中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原则
㈠ 合同法违约责任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实际损失原则。合同违约责任承担原则有以下几个原则分别是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实际损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由于当事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引起的违约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凡违反合同的行为,除了免责的外,都必须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赔偿实际损失原则所谓实际损失,是指违约方因自己的违约行为而在事实上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全面履行这里所说的全面履行,是指违约方承担经济责任(如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金等)后仍应按合同要求全面履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九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㈡ 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原则的规定
合同法已废止,《民法典》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是:
1、当事人一方违约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违约方应当支付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㈢ 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未履行的违约责任主要有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㈣ 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有哪些
合同违约责任的规定如下:1、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2、违约责任条款约定。违约责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里面作详细约定,对于延迟交付货物或者交付货款的可以约定延迟履行违约金。3、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㈤ 《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除另有规定外,实行( )原则。
B
答案解析:
违约责任实行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是指有违约行为即构成违约责任,只有存专在法定或约定的免属责事由的时候才可以免除违约责任。客观要件,是指合同依法
成立、生效后,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未按照法定或约定全面地履行应尽的义务,也即出现了客观的违约事实,即应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
㈥ 《合同法》规定的承担违约责任是以( )为原则的。
B
答案解析:
[解析]
《合同法》规定的承担违约责任是以补偿性为原则的。
㈦ 合同法中违约责任采用什么原则及意义
合同法中违约责任采用的原则及意义:
1、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
(2)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是指不论违约方主观是否有过错,只要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合约定,就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3)损失弥补原则。即一方违约的,要赔偿另一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需要赔偿的损失不仅包括直接损失,而且还包括可预期利息的损失。
2、意义:
(1)能体现国家对违约行为立法政策的选择。如严格责任在于合理补充债权人的损失,体现了维护非违约方利益,保障社会公平的旨趣;而过错责品交易中所提倡的道德价值观念相一致,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则能体现合同责任的惩罚和教育功能。
(2)理论意义。由于归责原则所解决的是合同责任的责任根据或标准,它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归责原则也就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任何人对违约责任制度予以探讨,都不可能回避归责原则问题。
(3)司法意义。司法人员正确掌握归责原则,有利于从案件伊始判明非违约方有无证明违约方过错的义务,从而正确司法。
(4)对当事人的意义。当事人明确自己案件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利于收集有利于自己主张的证据,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提出合理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