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保障法指导案例分析

社会保障法指导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2-18 05:00:03

A. 社会保障法 两道案例分析题!!求解答!

1、(1)甲属于工伤,乙属于工亡。丙属于意外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新)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甲属于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乙属于第十五条规定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形;丙不属于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任何情形。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2)忽悠公司拒绝赔付甲乙的损失,甲乙应先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人认定工伤,甲还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只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法院等依法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丙应在一年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对广告公司的诉讼。
2、(1)不合法。单位扣发100元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造成损失的,才能扣发工资,且扣发的金额不能高于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根据《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克扣工资。
(2)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小靳可以要求:A,返还克扣的工资;
B,经济补偿或赔偿金;C,如果有证据证明单位安排加班的,还应支付加班工资。
D,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在2008年1月1日之后,仍然不签订的,应当自2008年2月起依法支付二倍工资。
E,防暑降温费,是国家法定的福利待遇,也应该支付。

最后,第二题出的有点变态。特别是第二问,工资之外的,怎么叫收益啊?应该叫权利吧?这TNNd的太没有专业精神了。

B.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

答;景某部分请求能得到法律支持;一、因为虽然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景某提供了有偿劳动,用人 单位并对景某实施了管理,双方履行了劳动内容,仲裁院会按照双方实际履行合同内容确定双方承担权利和义务。2010年1月至3月工资应得到支持。
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得不到支持;因为《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至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方属无期限劳动合同并应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调解、仲裁法》规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应签书面劳动合同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属劳动报酬范畴,属惩罚性“工资”,劳动者应在自己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景应在2009年10月1日主张11个月双倍工资,最晚在2010年9月31日前主张双倍工资(注:2009年10月后每晚一个月主张,双倍工资少一个月)。所有景某主张双倍工资已超过仲裁期限,得不得支持。

C.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题,求助。

1、企业转产可以作为企业情势变更情形之一,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2、企业版以此为理由解除劳权动合同,需要证明企业确实因变更业务,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时需要先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无法就变更达成一致的,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3、张某可以要求企业与其协商变更,单位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要求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D. 一千字关于劳动社会保障法的案例分析

法律规定其实只有一条,但是可以稍作展开说明。

根据《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也针对这种情况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在这里,法律对工资的支付的形式是十分明确而肯定的,没有任何例外条件,因此,企业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任何借口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支付工资的做法都是违法的。本案中,洗涤厂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改善管理,扭亏为盈,但用本厂产品折价顶替发工资则是错误的,其所说的资金周转困难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洗涤厂确实因为种种原因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应当按照劳动部[1995]226号文件规定的精神,妥善解决工资支付问题,即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的时间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这就是说,企业确因资金周转影响到工资发放时,可按规定延期支付工资,而不能以实物顶替工资。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报酬,是他们生活的基本保证,法律规定要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仅是由于货币是市场商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且是为了保证劳动者真正实现按劳分配,而实物则无法实现货币的职能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一些困难,但是,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任何理由和借口都是不能成立的,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E.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案例分析!求正确答案!

  1. 可以解除,不用承担违约金。谢某以书面方式提前30天通知前单位辞职事宜,符合法律专规定;谢属某未与签订培训协议或保密协议,无承担违约金义务。

  2. 企业有责任转出档案,如不愿办理,可以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请人才市场直接办理转出。

F. 求两题——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案例分析题

2个问题都来是06年的,到目前自都已经超过时效!

针对案例一:

法院的做法不能说一定是错误的,如果你以债务纠纷起诉,法院应该受理,享受2年的诉讼时效,如果牵扯到工资拿就属于劳动争议,应当先走劳动仲裁!如果走劳动仲裁程序的话,工资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是不超时效的,但是该案例中约定了支付工资的时间为2007年1月,那时效是1年,也就是说到2007年12月31日内,都可以!

针对案例二:

1、产假至少90天,晚婚晚育、难产、双胞胎等情况还会相应增加产假,产假期间按原工资享受待遇!生育费用生育保险如果没有报销的话,可以要求单位承担!

2、社会保险应由单位承担相应部分,申请劳动仲裁可以要求单位支付!

3、哺乳期间,应享受每天1个小时的时间!

4、住房公积金不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可以到相应征缴机构投诉!

G. 案例分析(劳动法与社会保障)

一、第一个问题:
1、国务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内的企业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2、单位应支付小赵工伤待遇,理由是:小赵与单位之间属于劳务关系,劳务关系的雇工,也是职工之一。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涵盖范围。
二、第二个问题:
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 第十八条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2、《劳动合同法》规定,孕期的女职工有特殊保护,但是如果员工有严重违纪行为,比如案例中的小王,如果她的旷工时间已达到上面第1点条件,那么小王的过错性解除合同的条件就成立了,企业仍然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H. 社会保障概论案例分析题

其实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主要还是起一个社会稳定的作业。从社会和经济两方面考虑

I. 社会保障学案例分析懂的来 谢谢!~

第一题不太了解,第二题,是不可以最多只可以领24个月的。第三题可以参保,养老缴费满15年可以拿到退休工资,女性要享受退休医保必须缴费满25年,但退休的时候医保年限不够的可以补缴,按月计算补缴费用。

J.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一个案例

1、双方约定可扣减就可以按约定扣减,但扣减标准违法无效。应保障最低生活。
2、甲公司解除合同不合法,未出现约定情形及法定情形,在合同期限内不能单方解除。
3、可支持王某的以上请求,但不是最佳办法。最好是双方协商解除,要求公司依法支付相关赔偿金了事。

热点内容
劳动法加班补多少倍工资 发布:2025-07-19 00:20:52 浏览:341
行政法法律部门是 发布:2025-07-19 00:11:35 浏览:637
劳动法摘抄 发布:2025-07-19 00:03:34 浏览:533
党内法规制度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23:51:20 浏览:147
高密法官霍 发布:2025-07-18 23:11:21 浏览:354
满侠大律师 发布:2025-07-18 23:10:07 浏览:224
行政诉讼法失效 发布:2025-07-18 23:10:05 浏览:549
刑法战争 发布:2025-07-18 23:10:04 浏览:591
刑法第三章共几条 发布:2025-07-18 23:00:59 浏览:863
劳动合同法2006 发布:2025-07-18 22:49:08 浏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