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A
小题2:A
⑵ 2016年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除劳动关系违复反法律规定的制,要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金,即赔偿金。相关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⑶ 2016年的时候合同法是哪一个版本
2016年时候合同法是1999年的版本
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
合同的订立程序如下:1.要约和要约邀请:
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而要约邀请没有法律约束力。所谓要约的内容“具体确定”,是指该意思表示已经具备了未来合同的“必要内容”,并不要求该意思表示必须具备合同的“所有条款”。
2.要约的生效、撤回、撤销和失效:
(1)要约的生效;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2)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3)未指定特定系统的,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不是指要约一定实际到达受要约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约只要送达受要约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够控制的地方(如信箱)即为到达。承诺也采用“到达生效”。
(4)要约的撤回
要约在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由于“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因此,承诺可以撤回、但不能撤销。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
(5)要约的撤销
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承诺前,要约人可以撤销要约。但下列情形要约不得撤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要约人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得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6)要约的失效
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3.合同成立的时间
(1)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这是大部分合同成立的时间标准。
(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如双方当事人未同时在合同书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则以当事人中最后一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合同的成立时间。
当事人在合同上摁手印的,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⑷ 新劳动合同法:女职工产假有何规定
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专: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属由90天延长至98天。
一般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⑸ 合同法第206条是什么
《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内限没有约定或容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⑹ 2016最新劳动合同法再婚假影响效益工资吗
再婚假不影响绩效工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的绩效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双方约定的绩效管理制度执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⑺ 2016年最新劳动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
在劳动相关法律中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回《劳动法实施细答则》等。
《劳动法实施细则 》
3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送达职工的,视为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⑻ 2016年劳动合同法女民工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既然是有固定工作,那么用人单位就应当为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在内的五险版,目前,职工养老权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拟于2017公布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会在公布5年后开始实施延迟退休。
⑼ 如何理解《合同法解释》规定的情势变更 作者:许延斌 时间:2016-04
您好,《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版立合权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情势变更,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完毕前,合同赖以订立的客观情势发生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异常变动,导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有悖于诚实信用,将导致显失公平的后果时,则应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的制度。
情势变更的适用条件:
1.须有不属于不可抗力或者商业风险的情势异常变动的事实。主要包括等价关系的严重破坏(如严重的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合同目的不达(如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两种类型;
2.情势变更须发生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完毕前。
3.情势变更的发生不可归责于当事人。
4.情势变更是当事人于缔约时所不可预见的。
5.情势变更使继续履行原合同将显失公平。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