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经济法总论重点
⑴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1.贴现利息的计算: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年贴现率×贴现期÷全年天数
【提示】贴现期: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2.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抵扣历年试题
(1)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提示】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9%税率货物或者6%税率的服务的农产品:按照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①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②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③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3.生产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方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5.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6.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进口数量×定额税率
⑵ 经济法重点内容
经济法重点内容:
1、经济法概论
(1)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2)经济纠纷的专解决途径
(3)违反属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2、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2)会计核算
(3)会计监督
(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5)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3、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税收与税法概述
(2)税收制度
4、流转税法律制度
(1)增值税法律制度
(2)消费税法律制度
(3)营业税法律制度
(4)关税法律制度
5、所得税法律制度
(1)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2)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6、财产、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
(1)房产税法律制度
(2)车船税法律制度
(3)印花税法律制度
(4)契税法律制度
(5)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7)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9)资源税法律制度
7、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2)税务管理
(3)税款征收
(4)税务检查
(5)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8、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支付结算概述
(2)银行结算账户
(3)票据结算
(4)银行卡结算
(5)结算方式
(6)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⑶ 经济法概论考试重点
把各部法律弄清楚了,然后就是背诵了,考试的至高境界在于答问题时句句不错,字字不差,任重而道远,任何时候都把它放在心上,这样考试才会善待你,加油吧,我快毕业了。奋斗了两年。
⑷ 经济法,经济法总论
属表见代理。该合同合法有效。
⑸ 经济法总论包括哪些内容
你要考试?
⑹ 经济法的重点是什么
第一,三,七章
⑺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自考重点章节是
可以在网络文库看看有没有,这里的经济法概论历年真题应该是可以的
⑻ 经济法总论的内容简介
从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入手,提出经济法的调整目标、调整范围、调整手段、体系构造、基本特征、外部关系等问题;同时,也进一步确立了经济法的二元价值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外经济法的理论沿革和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以及经济法的形式渊源与效力范围的内在关联,以回答经济法发生论的基本问题,并引出经济法规范论的重要问题,包括经济法的主体组合与主体能力、行为结构与调制行为、权义结构与调控权限、责任原理与责任类型等。
此后,开始从静态理论研究转到动态的制度运行研究,引出经济法的运行论问题,介绍经济法的运行环节与程序制度。
最后,介绍经济法的范畴理论与具体范畴,从更为综合的角度,对经济法理论所涉及的重要范畴进行提炼,同时也对全书的线索和要点作进一步归结。
该著作深刻地分析了诸如经济法概念与基本框架结构,经济法学的形成与发展,经济法基本原理与性质特征,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经济法的规制手段与实效保障,经法实施与规制程序等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也精彩第探究了一般经济法、特别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问题,全书学术思维清晰,历史底蕴深厚,资料翔实,剖析深入,观点明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学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