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隐名股东合同法

隐名股东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2-02-20 05:29:43

㈠ 公司法对隐名股东的规定有哪些

规定:
(一)《解释三》首次明确了隐名股东的地位
《解释三》第25条第1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回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答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二)隐名股东取得投资收益的依据及诉讼中的证据认定问题
《解释三》第2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隐名股东和公司的内外部关系
《解释三》第25条第3款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㈡ 隐名股东的义务和权利

隐名股东的权利主要包括:1、分红权;2、授权名义股东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3、知情权;4、请求救济被损害的股东权利的权利等。义务主要包括:1、足额缴纳出资的义务;2、全面履行与名义股东订立的合同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三十三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第一百五十二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㈢ 隐名股东投资协议签订是否具有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隐名股东的投资协议有法律依据,即《合同法》和《公司法版》。

按《合同法》第四条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权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如果合同双方是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自愿订立合同,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合同有效。

按《公司法》,显名股东登记于股东名册,行使股东的权利。隐名股东通过投资协议,行使合同约定的权利。

隐名股东如果遇到显名股东违约:

如果显名股东违约,并不当然失去股东资格。这属于合同违约,隐名股东可以追究其合同违约责任,要求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㈣ 隐名股东有那些权利与义务

隐名股东的权利包括分红权;授权名义股东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知情权;请求救济被损害的股东权利的权利。隐名股东的义务包括足额缴纳出资的义务,以及全面履行与名义股东订立的合同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三十三条
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一百五十二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㈤ 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的合同

律师提示您:
1,关于法定代表人风险,如果公司涉嫌犯罪,法人一般难逃其责;同时,法人可能会因为民商事诉讼而被司法拘留或者限制高消费。
2,关于股东风险,一般涉及出资不实或者抽逃出资的刑事责任风险。
建议委托律师起草相关协议,明确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具体责任以及纠纷处理方案。

㈥ 什么是隐名股东

你好,匿名股东就是说某人愿意投资并且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但是这个人不愿意公布自己的姓名或者是其他信息,这样的股东就叫做匿名股东
匿名股东是查不到他的姓名的,匿名的含义就是查不到真实的名字

㈦ 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的合同

我在网上找到这个事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铁饭碗”舍不得放找人当“傀儡” 十几年老友撬锁抢走公司!

“没想到,不到半个月,我辛辛苦苦经营了5年的公司就被认识了十几年的好朋友抢走了!”昨天,林女士气愤不已地向记者讲述了两个月前的故事。

2000年4月,林小姐和三个朋友投资50万元成立了一间公司。在办理注册手续时,她也正在办理从国营单位离职的手续。为了避嫌,她和其他三位股东商议,让自己的好朋友A小姐(化名)担任“法人代表”,A无需出资但亦不占股份。“我们认识了十多年,她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她也很乐意帮我这个忙”。

五人签订了内部协议,林小姐等四人为该公司的隐名股东,管理公司日常业务。由于经营有道,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在业内口碑颇佳。

今年5月份,正在外地出差的林小姐突然接到公司出纳员的电话,说办公室被撬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协议、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各种支票、账单、印章等全部不翼而飞。但让林小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撬锁人竟然是A。紧接着,A又在报纸上刊登了公司公章作废的消息。这时,林小姐才如梦初醒:“A用了这个方法,没出一分钱也没出一丝力,就把整个公司霸占了!”

隐名股东”目前无法可依名不正言不顺 可能助长腐败和不正之风

广东合众拓展律师事务所的陈震律师认为,市民“隐名投资”的原因有三:一是隐名投资人鉴于自身的身份不宜公开,借用他人的身份证投资公司;二是隐名投资人为了规避法律法规,借用他人的名义开设公司;三是因疏忽或其它原因而导致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时,少报或者错报股东而形成的“隐名投资”。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的条文对隐名股东进行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有关司法解释中包含有“隐名投资人冒用法人、其它组织名义组成公司,应由直接责任人即隐名投资人承担责任”的表述。

“隐名投资”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投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利益受侵害后法律救助困难;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等。

目前,在法律界,“隐名股东”能否被承认存在分歧。陈震律师指出,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类型的案子,在不同的法院、甚至是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判决结果经常是大相径庭。总体上说,如果有有效的股东协议,又实际参与了公司的运作与管理,“隐名股东”请求的确认股权的诉讼请求经常会被法院支持;如果只有协议而没有参加公司的实际管理的“隐名股东”,其股东身份通常不会被法院承认,其投资会被认定为债权,由其他股东(显名股东)负责偿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隐名股东中不排除政府官员和公司管理者,他们利用种种便利投资充当隐名股东做生意时,有些地方会给他们开绿灯。”另外,他也指出:“有些人为了洗黑钱把钱投到朋友的生意场上去,这也会给社会带来隐患。”

广东卓信律师事务所的黄律师认为,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法制不健全,难于对“隐名股东”这种经营方式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对“隐名股东”的认可有可能导致某些单位和个人(国家公务员)采取隐名股东的方式暗中投资并操纵经营,以权谋私,捞取权力和资金的双重报酬,助长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用感情维系金钱关系不可靠

实在要“隐名”就先签协议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张先生谈到放弃令人羡慕的政府机关工作的原因时,他向记者坦言,“还是不放心啊。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易碎,靠感情来维系是不可靠的,就算两个朋友再好,如果有经济利益冲突的话,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纠纷。”他认识的不少人就是因为在做隐名股东时,太相信友情,没有签相关协议,到头来吃了大亏。

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少“隐名股东”纷纷浮出水面,当上了“显名股东”。“心里不踏实。”投资虾场生意的李先生一语道破“隐名股东”的心声。

由于我国法律暂时缺失对“隐名股东”的规定,陈震律师提醒说:“私下里轻易签署隐名投资协议是有很大风险的。”他表示,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甚至是司法解释对“隐名投资”行为作出必要的规制,极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实际投资者经常要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建议尽量不要采用“隐名投资”的方式从事投资活动。对于已经采取“隐名投资”方式的投资人,最好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一、隐名投资人应与其合伙人签署“隐名投资协议”,以协议方式约定双方的权益义务,发生纠纷时作为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身份即使不被承认,但可依据该合同主张权益。

二、隐名投资人应该采取措施约束出名投资人严守双方约定的投资意向或项目:如要求显名投资人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等。

三、如政策法律允许,应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将隐名投资变更为出名投资。

小链接

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与之相对应记载于工商登记材料上的股东则为显名股东。目前,在企业界隐名投资现象相当普遍,一旦发生纠纷,就会产生极大麻烦。

热点内容
社会道德的作文 发布:2025-07-19 23:34:04 浏览:995
道德经在世界 发布:2025-07-19 23:17:04 浏览:223
劳动法的遣散费处理 发布:2025-07-19 23:14:25 浏览:402
在校生创业违法高校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9 23:14:22 浏览:389
被法院冻结的钱 发布:2025-07-19 23:12:24 浏览:65
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方案 发布:2025-07-19 23:00:32 浏览:534
刘黎法官电话号码 发布:2025-07-19 22:49:45 浏览:50
大连法律援助条例 发布:2025-07-19 22:48:57 浏览:811
深圳市司法局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19 22:43:19 浏览:196
法官剖析材料 发布:2025-07-19 22:36:39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