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保障法思考题

社会保障法思考题

发布时间: 2022-02-20 22:06:13

❶ 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特征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强制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广泛性是指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涉及面极其广泛,它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与角落,城镇、农村、企业、机关、团体、个体劳动者,工、农、兵、商、学、城乡一般居民,老、弱、病、残、伤、死、生、失业、天灾,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这一点,除宪法、民法等少数法律以外大部分法律都难以与社会保障法相比。

强制性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无论是社会保险制度,还是社会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优抚制度,凡属覆盖范围之内的,所有单位和公民、职工个人均须五条件参加,不具有参加与否的任意选择权。

虽然在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中,签署保险合同可以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合同自由原则在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的适用必须要受到限制,这主要是为保证受保障对象的权利不受侵害。因此在订立社会保险投保和经办委托等有关合同时,应该贯彻法律规定的内容,只能有条件地适用合同自由原则。

复杂性是指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既包括行政性法律关系,又包括平等性法律关系,另外还包括涉及社会保障争议处理时的仲裁、诉讼法律关系。

它们相互独立,有时却又纠缠在一起,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一,筹集方式多样,各项待遇享受的条件和标准各有不同,其中内容纷繁复杂,跟一般法律相比,复杂性更为突出。

❷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案例分析!求正确答案!

  1. 可以解除,不用承担违约金。谢某以书面方式提前30天通知前单位辞职事宜,符合法律专规定;谢属某未与签订培训协议或保密协议,无承担违约金义务。

  2. 企业有责任转出档案,如不愿办理,可以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请人才市场直接办理转出。

❸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名词解释 什么是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关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安全生产法、消防回法等。也是保障社会成答员基本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享受权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为了保证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特殊社会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❹ 面试题:“谈谈你对社会保障法有什么看法”该怎么去回答

首先,颁布社会保障法,是中国法制完善的必然趋势,社会保障直接关系回到国民生活水平,关答系到是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社会要平稳发展就需要解决大后方问题,而这项大后方问题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其次,社会保障法的出台,是我国法制进步的表现。
最后,社会保障法作为一部法律出台,能规范的保障国民利益,使社会保障能有法可依

❺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题,求助。

1、企业转产可以作为企业情势变更情形之一,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2、企业版以此为理由解除劳权动合同,需要证明企业确实因变更业务,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时需要先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无法就变更达成一致的,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3、张某可以要求企业与其协商变更,单位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要求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❻ 求两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题目答案:

1.(1)单位辞退吴某等30名员工不合法。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之一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但符合这一条的前提是“经过另行安排工作(即调岗)或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时”才能予以解除(即辞退),此处甲公司未另行安排吴某等人工作或再次培训就以不能胜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违法;(2)应当支持,理由同上;(3)该案中甲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吴某等人作为劳动者可以选择两种主张:一是主张继续旅行劳动合同并要求甲公司另行安排工作;二是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即接受辞退)但应主张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以“不能胜任工作”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也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现在家公司未符合法律规定的“不能胜任工作”的解除劳动合同情形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相当于上面提到的基础劳动合同经济补偿两倍的赔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是按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但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 (1)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辞退王某,应当提供证据证明有哪些录用条件,王某为何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单位不能举证,则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不能据此辞退王某;(2)2011年10月,李某已过试用期,属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即正常用工期间),回家探亲路上受伤属于“非因公负伤”,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患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过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才可予以辞退。本题中用人单位未与李某另行安排工作就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李某应当要求为继续履行合同(另行安排工作)或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3)不妥当。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而不支付加班工资的做法构成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补足相关加班工资并配合劳动者办理转移手续,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刘某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支付所欠的加班工资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因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失而由劳动者单方提出解除)。

❼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

1、商场要求“吴某需先交200元风险抵押金,如果吴某违约,则200元押金不再退还”。
2、试用期内约定为容6个月。因为本合同约定的期限才2年,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试用期工资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4、约定劳动者“患病住院怀孕”,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对吴某进行任何经济补偿。属于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❽ 图片中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一个论述题,还请各位网友帮忙解答,谢谢

其实这道题目是有争议的
1,关于第一条提问,本身是存在争议的
理由: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解释,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一般劳动者属于狭义的劳动者,其中“学生”身份的人其职业是被认定为“学生”而非一般劳动者,因此全日制在校生不能认为是一般劳动者。由于不能认定一般劳动者身份,也就很难认定可以成为劳动合同主体。
但是根据原劳动部意见第四,第十二条的相关解释,由于马红丽已经取得毕业生推荐表,而且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明显,应当认定双方有意向建立劳动关系,可以视为劳动关系建立且有效。
月长石个人意见: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临近毕业的毕业生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界定存在严重争议,在法律未修改的前提下,月长石个人认为马红丽不具备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资格。理由上面已经阐述。
2,根据第一条解释,本案中马红丽与该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关系应当视为一般劳务关系而非法定的劳动关系,可根据合同法进行约定,而不能适用于劳动合同法。
3,由于无法认定劳动关系,自然不存在劳动争议。
4,因为马红丽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存在劳动争议,因此仲裁应当驳回马红丽的诉求。
而由于没有劳动关系存在,用人单位行为也就不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况,适用于合同法。
另外,本案月长石个人认为由于法律的界定,马红丽和用人单位没有建立劳动关系,但不代表马红丽和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关系。一般劳务关系在出现纠纷时,适用于民法,侵权责任法及合同法,如马红丽的损害确实和用人单位存在直接关系,马红丽可另行向法院起诉主张赔偿。

PS:月长石这里的解释是基于认为马红丽不具备劳动关系建立主体的资格而做出的判断,但由于这一点目前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马红丽已经取得毕业生推荐表。目前已知部分地区出台的规定是认为这种情况已经可以认为毕业,而有些地区则认为只有持毕业证书后才能认定其毕业生身份,因此本案如果真实发生,实际判决可能要根据地方不同而决定。

热点内容
简述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 发布:2025-07-17 05:51:05 浏览:243
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21条 发布:2025-07-17 05:46:03 浏览:699
企业社会主义道德 发布:2025-07-17 05:35:56 浏览:434
思修法治 发布:2025-07-17 05:07:49 浏览:143
国家公务员工资条例 发布:2025-07-17 05:07:42 浏览:770
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案例 发布:2025-07-17 05:03:46 浏览:902
惠州法院拍卖房产 发布:2025-07-17 05:03:45 浏览:722
法官人真好 发布:2025-07-17 05:01:35 浏览:999
16秋经济法概论作业3 发布:2025-07-17 04:53:12 浏览:839
皮城执法官皮肤特效 发布:2025-07-17 04:52:50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