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经济法博士生导师
㈠ 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是谁
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学博士们
姓名
现任职务
获得博士
学位时间
导师
授予学位院校
第一个法理学
博士
郑永流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9
北京大学
第一个法制史
学博士
朱勇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
1987
系我国首位法学博士
张晋藩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民法学
博士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兼法学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1990
佟柔
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个宪法学
博士
陈云生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7
张友渔
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一个行政法
学博士
袁曙宏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1993
北京大学
第一个行政诉
讼法学博士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兼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1993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刑法学
博士
赵秉志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院长
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1987
高铭暄
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个国际私
法学博士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校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国际私法学研究会会长
1988
韩德培
武汉大学
第一个刑事诉
讼法学博士
卞建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1991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民事诉
讼法学博士
陈桂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1995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经济法
学博士
时建中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
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8
徐杰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环境法
学博士
汪劲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7
北京大学
第一个军事法
学博士
曾志平
南昌理工学院副教授
2006
周健
中国政法大学
㈡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很多很来多很多。
最好的源自然是顾功耘,现在罗培新也很抢手,陈康华门路蛮多的据说会帮忙介绍工作但是属于放羊管理,徐诗英是我同学的导师据说不错,唐波票据法不错但是强不过民法那儿的傅鼎生,杨忠孝搞破产法的,吴弘信托法商法什么的,孙效敏貌似不带了吧具体也不清楚,其他就不了解了,经济法老师老多了。。。
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导师都有哪些谢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姚欢庆发布日期:2008-05-23 13:20 共256人浏览
·[考研一站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相关文章索引
·[考研一站式]中国人民大学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
姓名: 姚欢庆
职称: 副教授
学历:法学博士
Email:[email protected]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989年—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本科
1993年—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
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8年—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中国民商法律网负责人,浙江绍兴市仲裁委仲裁员,《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编辑。
论文 (1)买卖合同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转载
(2)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转载
(3)知识产权上民法理论之运用,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转载
(4)商业秘密保护若干问题研究,判解研究2001年第3期
(5)在先权利的法律保护,判解研究2001年第1期
(6)广西广播电视报诉广西煤矿工人报电视节目使用表纠纷案评析,判解研究2000年第2期
(7)知识产权冲突原因及解决途径,知识产权1998年第5期
著作 (1)知识产权法上新类型案例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个人
(2)2003年司法考试教程·民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出版,个人
(3)知识产权法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个人
(4)民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个人
(5)知识产权案例精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6)知识产权法教学法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7)担保法案例精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8)合同法案例精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9)商法概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0)商法总论(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1)外国民商法(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2)民法学(2000年司法部指定律考教材)(参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
(13)合同法要义及案例析解,(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14)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试教程(参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
(15)知识产权法(活页)(参编),法律出版社与CCH联合出版,2000年
(16)知识产权法(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知识产权合同理论与实务(版权合同卷)(参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
(18)知识产权合同理论与实务(工业产权合同卷)(参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
还有你去这里看看也许你能找到你想找的导师
http://www.100exam.com/EnrolTLists.aspx?SId=178&TId=1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史际春 [2008-05-23 11:5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刘素萍 [2008-05-23 11:5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徐孟洲 [2008-05-23 11:5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大文 [2008-05-23 12:0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立新 [2008-05-23 12:0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林嘉 [2008-05-23 11:5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王利明 [2008-05-23 12:0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王欣新 [2008-05-23 13:0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董安生 [2008-05-23 13:0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郭禾 [2008-05-23 13:0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赵秀文 [2008-05-23 13: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郭锋 [2008-05-23 13: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黎建飞 [2008-05-23 13:0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龙翼飞 [2008-05-23 13:0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肖建国 [2008-05-23 13: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江伟 [2008-05-23 13: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邢海宝 [2008-05-23 13: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张新宝 [2008-05-23 13:1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刘文华 [2008-05-23 13:1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叶林 [2008-05-23 13:1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李艳芳 [2008-05-23 13:1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范愉 [2008-05-23 13:1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韩立余 [2008-05-23 13:1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王宗玉 [2008-05-23 13:1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朱大旗 [2008-05-23 13:1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莫于川 [2008-05-23 13:1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建顺 [2008-05-23 13:1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何家弘 [2008-05-23 13:1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朱景文 [2008-05-23 13:1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 姚欢庆 [2008-05-23 13:20]
㈣ 刘文华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32年6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林县(林州市)
1955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法律系
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民法教研室研究生班
1958—1979在工业企业工作,曾任生产科长
1979年底回校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法学院)任教
1992年评为教授
1993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批为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经济法博士生导师(并列),截止2007年共招收,培养经济法博士生50名,现仍返聘招生. 专著:《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
主编:《经济法基础理论教程》(国家教委全国通用教材);《中国经济法教程》(第一版被指定为全国第一本自学考试用书,第二本评为北京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经济法》(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新编经济法学》;《中国经济法律网络全书》;《经济法概论》(全国财经专业自学考试用书);《经济法律通论》(教育部审定,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及经济学专业用书);《实用经济法教程》(大专用书)等. 北京市经济法学会会长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董事长,院长
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现主要为博士生开设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总论)
㈤ 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名单
国际法方向
左海聪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教育部2005年新世纪优秀人才,原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和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师从武汉大学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姚梅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WTO法等。
朱京安教授 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原中央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南开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管制法,绿色技术壁垒等。
许光耀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原湖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系主任,并获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师从著名国际私法学者李双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欧盟反垄断法等。
程宝库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国务院反商业贿赂问题首席咨询专家,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WTO竞争规则,农业协议,跨国反商业贿赂法等。
史学瀛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原天津外贸学院教授,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环境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节能减排法,生物多样性法,国际环境法等。
民商法方向
陈耀东教授,南开大学博士,曾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完成博士后期课程,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不动产法,物权法等。
万国华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券法,公司法,公司治理等。
何红锋教授,天津大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等。
法制史与法理学方向
柏桦教授,日本国立大阪大学博士,曾任人民大学教授,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和周恩来政府学院双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刑法史,古代法律思想史等。
侯欣一教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曾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制史研究会秘书长,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司法考试命题组卷一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法治思想史,陕甘宁边区法律制度,法律社会学等。
于语和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曾任天津大学法律系系主任,现任南开大学法制史法理学教研室主任,师从徐大同和曾宪义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法制史,民间法等。
刘风景教授,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任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处处长,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2010年新世纪人才入选者,师从著名法理学者孙国华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法哲学,法社会学等。
行政法方向
傅士成教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等。
刑法方向
刘士心教授,吉林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师从著名刑法学家吴振兴教授,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人才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犯罪构成论理论等。
张心向教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刑法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检察院咨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刑法,和刑法社会理论。
郑泽善教授,日本中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刑法,韩国刑法,比较刑法等。
㈥ 博士生导师名录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续表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㈦ 请问一个博士生导师一般带几个学生
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为好,不必硬要“一刀切”。只要有能力,又能保证带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带的学生越多越好。
如马祖光教授,带出的学生中有1/7还强的比例成为院士,这样有能力的导师多带一些学生又何妨?如果没有那么强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还是量力而行为好。原则只有一个:千万别带的学生多了,文化却少了;文凭看涨了,知识却看跌了。
㈧ 教育部最早批准的两位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是
摘要 余绪缨 教授
㈨ 世界上第一位博士的导师是什么学位
其实即使到现在,能指导博士做研究的也不必须自己有博士学位。中国的体系里面有博士生导师这个位置(中国开始设置博士生导师这个位置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博导自身拥有博士学位,这个要求是后来增加的,导致当时很多大学教授去补博士学位),在西方体系里面基本上是没有的。在外面,在有博士授予权的系所,基本上只要你有正式的学术位置,都可以指导博士。只不过一般来讲没有博士学位很难拿到这样的研究位置。博士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程度上是科研合作关系,学生比导师水平高的虽然不多见,但是也有不少的,至少,导师与学生各有所长的情况还是不难见到的。历史上博士这个称呼,最早只是一个教师资格证书。Doctor这个词本身来自拉丁语,就是教授的意思。在基督教早期教会时期,这个词指的是那些有能力解读圣经的人,也就是现在的神父之类的位置。后来,天主教开始设置考试,考试通过的,就会颁发这么一个教师资格证书licentia docendi。到13世纪,教皇把授予这个称号的权利给了巴黎大学,授予范围也扩大到了非神职的领域,成为了一个教师执照,licentia ubiquie docendi。这个时候这个证书才进入大学领域。一个新教师在可以自己教课之前,是需要跟着一个导师学习一些年头的,这大约就是现代的导师制的直接源头,虽然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历史实在太悠久了。出师之后,通过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授大学的资格,所以这个执照就要比学士学位高上一级。在很长时间里,硕士和博士的称呼是混用的,后来逐渐演变,博士成了更高一级的证书。在二十世纪以前,博士学位是个非常罕见的东西。比如英国体系,博士学位拥有者需要是在相关领域的佼佼者,这样授予就非常谨慎,人数也非常稀少,当时很多在大学教书的都拿不到这个学位的。后来德国体系要求取得大学讲师资格的都要做研究型的博士论文,这个传统普及之后,博士数量才开始增加,自然地位也逐渐降低,现在成了拿到大学位置的一个基本条件。特别是最近十几二十年,有些太多了的感觉。
采纳哦
㈩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生导师咋样,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啊
西南政法大学的经济法专业在全国都是很领先的,所以研究生导师水平也都很高。每年内一个导师大容约带二至四名学生。
西南政法大学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政法学校之一,尤其以法学最为突出。而且西南政法大学的经济法更是在全国数一数二,多年来为中国的法学界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经济法和刑法一直是西南政法的王牌专业,所以研究生导师的水平都很高,只是带学生的方式可能会有些不同。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可以提前向学长学姐打听一下老师,找一个性格合得来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