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印度婚姻法对女性的保护

印度婚姻法对女性的保护

发布时间: 2022-02-21 11:26:27

A. 婚姻法中对女性朋友的保护

新中国的婚姻法在中抄国历史上是最保护女性的。
但是在现实中做得有好有坏。
如果保护不力的话,可以使用保护工具,例如采取法律,经济,预防等等办法。
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启用委托律师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得到你,如有不懂可以追问。

B. 婚姻法在离婚问题上对妇女权益的保护的必要性

因为在性别认知上,妇女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有必要受到更多的保护。

一、我国《婚姻法》中对离婚妇女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一)妇女财产权的保护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个人所有制。女性在结婚之前所拥有的财产不因结婚而发生所有权的转移,离婚后该财产仍属于自己所有。对于离婚及离婚后分割财产的规定,体现了照顾妇女、弱者和无过错方、受害方的倾向。《婚姻法》第39条规定: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二)妇女人身权的保护由于妇女在身体上处于弱势,往往是家庭 、虐待的受害者,因此《婚姻法》在保护妇女人身权方面主要是对妇女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针对家庭 或虐待,《婚姻法》规定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应准予解除婚姻关系,以使受害妇女尽快脱离施暴者的控制,而且在离婚时受害人还可以就其所受伤害请求赔偿。另外,《婚姻法》第34条还对怀孕妇女人身权保护做出相应的规定。

(三)妇女婚姻自主权的保护《婚姻法》采用撤销受胁迫婚姻的方法保护妇女的结婚自主权。对于离婚自主权的保护,规定了双方自愿离婚,对单方离婚请求先行调解,在调解无效后准予离婚,《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了六种准予离婚的情形。总之,《婚姻法》在财产、人身及婚姻自主等方面对离婚妇女的权益进行了较多的保护。

我国《婚姻法》对离婚妇女权益保护存在的不足
(一)军婚规定不合理《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现役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该条是在非现役军人一方将现役军人告上法庭要求与其离婚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夫妻双方均为现役军人或现役军人提出离婚,则不适用33条的规定。最高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一)》(以下简称《司法解释》)规定: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是实施家庭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等情形, 即在现役军人有上述重大过错之外的其他情况下, 现役军人配偶要想离婚必须得到军人一方的同意。这种规定显然违背了离婚自由的原则,限制了现役军人配偶的离婚自由权。诚然第33条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军婚,早在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就有保护军婚的规定,当时规定保护军婚是由于全国战争不断,大批青壮年应征入伍,为了稳定军心,确保战争的胜利而制定的。而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是在和平年代制定的,在和平的大背景下,保护军婚的规定丧失了它存在的土壤。而且在《婚姻法》这个私法领域中,公民的权利完全平等, 任何人都不能享有特权,显然限制非军人配偶离婚自由权的规定有失公平。而且我国现役军人绝大多数为男性,法律的规定侵害的是广大女性的离婚自由权,如果双方婚姻关系已经破裂,仅仅根据军人一方不同意而维持这个名存实亡的婚姻,是对配偶一 87第21卷第12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12月方(大多数为女性)合法权利的损害,切断了广大女性追求幸福的道路。

(二)家庭 规制方面存在的不足首先,《司法解释》中对家庭 的界定不全面。根据《司法解释》,家庭 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司法解释》对家庭 的定义主要侧重于身体上的 。而《婚姻法》第43条的规定也体现出法律对家庭 的界定只限于身体 。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认为,对妇女的 行为是指公共生活或私人生活中发生的基于性别原因的任何 行为。这种 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妇女受到身心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也包括威胁采取这种行为,胁迫或任意剥夺自由,对妇女的 行为包括家庭 。从《行动纲领》中可以看出,家庭 包括身体 、精神 和性 。与此相比,我国法律对家庭 的界定范围比较窄,只指身体 。在现实中,家庭 除了身体上的殴打、折磨外,还出现了精神上的 行为,而精神上的 行为则逐渐呈上升的趋势,由于家庭 中妻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把家庭 仅限于身体 的规定显然不利于对妇女的保护,有可能使遭受精神 和性 摧残的妇女,在离婚时得不到离婚损害赔偿, 而且精神上的损害要比 上的伤痛大得多,影响更久远。其次,我国对家庭 受害者的救助措施不完善。我国《婚姻法》第43、45条规定了三种救助措施:一是受害人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请求劝阻和调解,或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二是对于正在实施的家庭 ,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制止。三是构成犯罪的,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诉,或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我国的救助措施都属于事后救济,不能在 未发生时将受害者与加害人隔离,而且家庭 具有私密性,使得许多受害妇女们在着手离婚期间甚至离婚后仍受到 侵害,时刻处于家庭 的危险之中。 (三)离婚妇女财产权保护范围小首先,缺少嫁妆的相关规定。嫁妆是由娘家为出嫁的女儿准备的一定数量的财物。随着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嫁妆的种类丰富多彩,嫁妆的价值也逐渐增大。而我国《婚姻法》没有规定嫁妆的归属。笔者认为,嫁妆属于妻子的婚前财产。因为,嫁妆是女方父母为自己的女儿准备的,它只是在结婚之后才随女方进入男方家,由夫妻双方共同占有使用,该财产是父母对自己女儿的婚前赠与。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那么嫁妆就应属于妻子的个人财产。在男女双方结婚之后,嫁妆(个人财产)被用于夫妻双方共同生活中,由双方共同占有、使用,个人财产承担了本应当由共同财产承担的义务。在夫妻双方离婚时,我国《婚姻法》对于是否应当由共同财产来补偿嫁妆(个人财产)的损失没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损耗、消耗、灭失, 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这明显损害了离婚时妇女的财产权。目前,我国结婚时多由男方来提供住房,房屋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值,离婚时仍属于男方;但嫁妆却随着时间逐渐折价、灭失,离婚时女方得到的是日益贬值的物品。同属婚前个人财产用于夫妻双方共同生活,离婚时境遇却完全相反,严重侵害了离异女性的财产权。其次,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小。我国《婚姻法》对结婚后财产归属规定了两种财产制,即夫妻共同财产制和约定分别财产制。据统计,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实行共同财产制,但所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C. 为什么印度婚姻法里面有女人和男人结婚够八年,离婚时男人就要赡养女人一辈子!但是中国婚姻法里面没有

这个必须从法律的渊源上说,法律的一部分渊源来自于民间传统,可能在印度,从古至今内就有这样的传统。容
另外从法的另外一个渊源宗教上说,可能印度的宗教也有这样的一种渊源。导致印度的婚姻法吸收了这样的渊源而制定出这样的规定。
也有可能性是印度对女性权益的保护更为全面周到。

D. 印度的婚姻法有何规定印度男女的合法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印度婚姻法规男性年满21周岁、女性年满18周岁才可结婚。

所以在印度,即使有婚姻法也基本如同摆设,不过较为发达的大城市还是比较文明的。而在落后的地区,即使是童婚这样的违法行为,依然屡禁不止。

E. 新婚姻法中,对女性的保护有哪些方面

第三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专得提出离婚。
第三属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F. 婚姻法中对妇女权益的保护

婚姻法在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哪些规定?

答:(1)婚姻法回在总则部分增加规定答了“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这一条对保护已婚妇女的合法权益、保护妇女免遭家庭暴力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2)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3)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判决。

(4)第40条增加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当予以补偿。

(5)第42条增加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G. 婚姻法中女性应受到什么保护

现行的婚抄姻法及三个袭司法解释对女性的保护措施还是挺多的,包括以下几点:
1、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可以对女性适当照顾;
2、离婚后女方生活困难,如没有住房,如果男方条件允许,要给女方提供帮助;
3、女方在照顾家庭、老人、孩子方面付出较多的,离婚时男方要给与补偿;
4、如果男方对女方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婚姻解除,男方属于过错方,女方可以要求赔偿
望采纳!!!

H. 西方婚姻法对女性的保护

法国人认为妇女权利的保障不仅体现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程度,它还是民族强盛的根本,因为母亲们的地位决定社会安定程度和下一代的培养和成长。在婚姻法中,更注重对女性权利的保护和“惩罚过错一方”。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在1791年宪法中率先宣示,法律视婚姻仅为民事契约。不久以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又确立了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的原则。自此以后婚姻自由原则及其必然产物——共诺婚制,相继为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所确认。共诺婚是以契约说为其理论依据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婚姻自由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形式上的自由,而非实质上的自由。
《法国民法典》对夫妻离婚财产的分割规定清晰严明:如果双方无婚前协定,所有财产都属于共同财产;如果双方协议离婚,财产按协商自行分配;如果一方起诉,俩人必须如实提供所有财产清单,任何一方瞒报财产,法庭将没收其全部财产,作为惩罚。妇女地位在西方发达国家是越来越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即便夫妻离婚,优势也都是倾向于女方,这在法国的婚姻法上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法国在离婚夫妻财产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惩罚过错一方”。对打官司离婚的夫妻,法院必须要求双方申诉离婚原因,通俗解释就是“哪儿一方有过错导致离婚”,如姘居、暴行、虐待、侮辱等,绝不可以以“夫妻不和、感情破裂”等空泛的语言作为离婚原由。确定离婚原由以后,法官会根据分配原则,在财产分配时“惩罚过错一方”,判别无辜方获得更多的财产和抚养费,并且会根据离婚受害者的精神受害程度给予其更多的物质补偿,使得过错方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法国婚姻法对离婚时房产配置的规定:法国夫妻双方婚前各自拥有的财产一般在离婚时不用均分,但是房屋的情况比较复杂,属于例外。即使是一些屋主在婚前已经将房款付清,但是婚后与配偶一起在房屋里居住、生活,由此就会涉及到每年房屋的地税支付、保养维修费用等方方面面的支出。这样一来,房屋就成了一个家庭住所,理所当然就要被视为夫妻双方的家庭共同财产。那么,一旦夫妻双方的婚姻面临解体,屋主婚前已经付清房款的房屋一样需要进行共同分割。至于那些结婚之前夫妻中任何一方以按揭方式购置的房屋,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支付按揭贷款,或是一方支付贷款,因为房屋已经属于家庭的共同财产,当然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就更需要对此进行分割。所以,法国很多腰缠万贯的富豪大款,事业做得越大,钱挣得越多,越不敢轻言离婚,哪怕你再有钱,假如一生离三四次婚,也会变成穷光蛋,多大财产也禁不住这么折腾。他们认为妇女权利的保障不仅体现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程度,它还是民族强盛的根本,因为母亲们的地位决定社会安定程度和下一代的培养和成长。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课时 发布:2025-07-16 18:09:30 浏览:810
与生活有关的行政法800 发布:2025-07-16 18:07:48 浏览:956
仓库落实规章制度的措施 发布:2025-07-16 17:45:23 浏览:33
劳动法自学考试选择题题库 发布:2025-07-16 17:44:34 浏览:12
人身意外险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6 16:34:38 浏览:516
局干部职工法律知识培训制度 发布:2025-07-16 16:29:35 浏览:987
经济法实质公平的含义 发布:2025-07-16 16:21:34 浏览:875
非法本法学硕士 发布:2025-07-16 16:12:56 浏览:928
法院不签字 发布:2025-07-16 16:07:02 浏览:313
认为规章同法律 发布:2025-07-16 15:52:33 浏览: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