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漫画宣传单

合同法漫画宣传单

发布时间: 2022-02-22 11:42:55

❶ 房子首付已付合同已签单是和宣传单不符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款吗

原则上是可以退款。但宣传单上如果有“具体已实际情况为准”等字样是不可能的

❷ 宣传单的下角印有最终解释权是否触犯法律

这种宣传单和会员卡上的内容,应该属于合同法上的“格式条款”,对格式条款的解释,内首先应当按容照一般正常人的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如果按照通常理解进行解释会出现两种以上的解释的,应当按照不利于格式条款提供者的意思进行解释,
在格式条款中,如果格式条款提供方写上了免除自己责任,加重对方法定责任,排除对方法定权利的内容的条款,属于无效条款,
所以最终解释权归自己,但不是说自己有权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是要接受合同法的限制的

❸ 合同法案例分析 ,急求答案

海报和标价是要约,扫码和标价不一致以扫码为准。实际价格并未超过同类专价格,乙想免费属拿钱不可能。但如果乙认为甲的行为对自己有误导,可以要求退货,如有损失,因甲店存在过错,乙可以主张赔偿。至于乙主张甲是故意欺诈,证据尚不足以得出此结论

❹ 如果宣传单上面写着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 是不是已经违法了

最终解释权条款违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格式合同的解释规则,属于无效条款。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偿用非格式条款”。

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上述规定的解释规则均为强制性法律规范。最终解释权条款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属于无效合同条款。

扩展材料: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六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2、《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第十二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使用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不得作出含有下列内容的规定:

(一)免除或者部分免除经营者对其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承担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赔偿损失等责任;

(二)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提出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以及获得违约金和其他合理赔偿的权利;

(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依法投诉、举报、提起诉讼的权利;

(四)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消费者拒绝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五)规定经营者有权任意变更或者解除合同,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权利;

(六)规定经营者单方享有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

(七)其他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❺ 开发商的广告宣传单有法律作用吗

广告宣传单属于要约邀请,没有强制法律效力。当个人和开发商达成共识后签订的合同等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❻ 关于法制的漫画,取什么标题

起个合同制约较好

❼ 宣传单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商场所散发的宣传单内容具体明确,体现了该商场欲与广大公众订立买卖合同的意愿,其行为有别于只为了吸引顾客前来询价、商谈买卖的内容笼统、宽泛的广告,故本案商场向王某发放的宣传单在性质上应属要约。

❽ 我给他发宣传单一,他没有给我说有劳动法合同。

我国现行法律不存在有试用期内主动辞职可以不发工资一说,你可以请他出示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支付条例》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所以如果确定是在试用期内:你提前三日提出辞职,公司就必须支付足额报酬给你。不存在试用期内辞职就可以不给发工资一说。

❾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是要约邀请还是要约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来说是要约邀请,但销售广告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则视为要约,如果商品房销售广告符合以下特点,视为要约。

一、具有订立合同的目的。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而这种订约的意图一定要由要约人通过其发出的要约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在受要约人承诺的情况下产生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中必须表明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二、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约合同的受约人发出。要约人向谁发出要约也就是希望与谁订立合同,要约原则上是向特定的相对人来说的,但也有向不特定人发出,此时应具有以下两个条件:1、必须明确表示其做出的建议是一向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

2、必须明确承担向多人发送要约的责任,尤其是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必须具有向不特定的相对人做出承诺以后履行合同的能力。

三、内容必须具体确定。根据《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内容必须具体。所谓具体是指要约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内容来加以判断。合同的性质不同,它所要求的主要条款是不同的。

所谓确定,是指要约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要约应当使受要约人理解要约人的真实意思,否则无法承诺。


(9)合同法漫画宣传单扩展阅读: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在于:

1、要约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包括将来可能订立的合同的主要的内容,要约中含有当事人表示愿意接受要约约束的意思,而要约邀请则不含有当事人接受约束的意思。

3、要约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故要约往往采用对话方式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

❿ 地产开发商宣传单与实际交付不符是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还是属于合同违约法律如何界定

地产开发商宣传单与实际交付不符是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还是属于合同违约?属于合同违约,不过现在宣传册中都有以实际为准的字样,那就不算了

热点内容
聊城市物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16 00:06:04 浏览:573
2015注会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07-16 00:03:08 浏览:41
法治十三五 发布:2025-07-15 23:51:58 浏览:192
以审判为中心的法律援助建议 发布:2025-07-15 23:51:48 浏览:701
中国婚姻法保护老年人 发布:2025-07-15 23:45:34 浏览:921
快播法院直播 发布:2025-07-15 23:44:38 浏览:824
2011年7月自考劳动法试题答案 发布:2025-07-15 23:26:42 浏览:240
政府发的实施办法是行政法规吗 发布:2025-07-15 23:25:50 浏览:89
中国是否是法治社会 发布:2025-07-15 23:21:09 浏览:436
民法411 发布:2025-07-15 23:20:26 浏览: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