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特点

法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2-26 11:52:57

A.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学术界一般认为主要有:①从社会的整体出发研究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效能;②研版究法律与社权会之间、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法律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③对一切与法律现象有关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研究;④研究社会的立法制度、立法条件和立法基础,以及法律实施的社会、经济效果。学术界多数人认为,法律的实际作用比法律的抽象内容更重要,主张通过考察法律与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寻求更有效的立法和司法手段,设计出一套对法律现象具有指导作用的科学法则,为修改、补充旧法,制订、实施新法,进行司法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参考方案。在稳定社会秩序、解决社会治安等问题上,不应局限于法律手段,而应重视综合治理。

B.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从工具主义法来律观、反形源式主义法律观和多元主义法律观等法社会学的基本法观念出发,提出法是由社会力量的对比状况决定的权威性价值准则和程序性、可诉性行为规范。
思考与回答“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高难度的思想体操。古往今来,无论是什么法学派别,或是持何种观点的法学学者,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如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就是正义;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中世纪神学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行为准则或尺度”,是关于种种有关公共幸福的事项的合理安排。自然法学派突出法律是人类某种生存状态的规则;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一种特定形态的规则;社会学法学派强调法律是一种人类活动。

C. 法社会学对法的概念有何独特理解

法社会学是专门以社会学的眼光分析法律的一门交叉学科。
对于法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学派与理解,最普遍的解释是: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对于最普遍的解释,社会学在这几个方面有着与其不同的独特解释:
1.法的产生。普遍解释认为,法是由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但就社会学的研究来看,一些社会习惯与社会道德也能发挥法的作用,也具有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这在学术界称为习惯法,它并不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但实际上发挥着法的作用。成文法虽然是国家制订和实施的,但它的制订和实施仍然不能脱离社会,否则人民不会遵守,人民不会遵守的法律,也不能称之为法。因此,法社会学认为,法是产生于社会的。
2.法的主要属性。普遍解释认为法的阶级属性是法的主要属性,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法社会学认为,法的主要属性是社会属性,因为法归根结底是规范社会秩序,只反映阶级属性的法律脱离社会,不会被人民所接受。
3.法与道德的关系。分析实证主义认为法即国家意志的表现,和道德无关,只要是国家制订和实施,就是法,即恶法亦法。但自然法学认为,只有为人民所接受的法才能称为法,认为道德与法有关,即恶法非法。法社会学在这一问题上倾向于自然法学派并进一步进行了发展,对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阶层,法社会学认为只有在社会阶层,法与道德的联系才最为紧密。

D. 法律社会学的学术任务是什么

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和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法律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法律社会学正是要研究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欧洲法律社会学的主要内容。比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是相同的。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也许有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我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法律制度是配合陌生人社会即现代商业社会设计的。
另外,法律社会学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把法律的实施看作是社会博弈。一项法律制定出来后,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博弈,不可能要求人们完全的毫无反应的依法律而为。(“法律必须被信仰”,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每个人对法律都会有所反应。
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纠正。法律形式主义虽然作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最高院关于“奸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单从刑法理论的角度考虑的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放到社会中去,问题就出现了。

E. 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

同学,你一定听说过文学、数学、生物学。就算你没有深入了解,你也一定大概知道这几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所以在给你解释社会学研究什么之前,我先问你,社会是什么?

总的来说,社会学涵盖面很广,并且与政治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有一门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牵扯也很深,另一个方面,除了政治事件,很多更明显的现象,比如微博田园女权(畸形女权)的兴起,都可以作为社会学的研究课题,所以说,如果你对社会学感兴趣,那这是一本并不枯燥又很了不起的学科。

F. 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法律社会学是以研究法律的实行和效果等作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但对我国来说,它还是一个正在创建的新学科。我们在一个新学科的创建时期应该讨论有关这一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或基本设想,例如这一学科的特征、研究对象、与原有的相近学科的分工、学科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和研究意义等等,以便在以后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尽可能地避免因缺乏这些基本理论或设想而对学科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后果。本文旨在对法律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或设想作一探讨。
一、法律社会学是我国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本章所指的法律社会学是法学中一个分支学科。按照国际社会科学中的传统,不仅法学,而且社会 学,都有法律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从这一意义上讲,法律社会学也可以说是法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事实上,法律社会 学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法学、社会学以外的其他许多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在内。因而法律社会学也具有“软科学”的特征。
二、法律社会学是我国法学中的一个横断学科或综合学科
在创建一个新学科时,我们要注意这一学科与原有学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分工。一个新学科之所以需要创建,通常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或人们主观认识的提高,使研究者感到新的研究对象难于容纳在原有学科中。
法律社会学和法学中的一些原有学科之间在研究对象上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之间如何分工?
法律社会学并不是像民法、刑法那样单一的部门法学科,也不像法学理论、法制史那样的基础学科。它是同这些学科既有交错但又不同的横断学科或综合学科。它仿佛是在一个市区中穿越许多直行道的横行道。它所研究的范围中既有理论问题又有很多部门法的实际问题。
法律社会学有它自己的理论,但总的来说,它不是理论法学而是应用法学,是通过现实社会问题来研究法律的实行、功能和效果。它不是我国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学派,更不是用来代替原有的法学理论。它能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但它本身是以法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之一的。它与原有的法学理论在研究对象方面的主要差别是:法学理论,作为法学的一个基础学科,要研究法律的产生、本质、作用(功能)、形式、发展,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制定和实行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应用法学,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通过现实社会问题,着重研究各部门法的实行、功能和效果问题。如果法律社会学主要是一般论述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例如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科技等的相互作用,这就会使它与法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在很大程度上发生重复,就会使人怀疑法律社会学是否有创建的必要。
与民法、刑法等部门法学不同,法律社会学要研究各部门法问题,但它通过现实社会问题来研究部门法;它不是一般地研究部门法,而是要着重研究这些法律的实行;在通常情况下,它所研究的课题不是一个部门法而是兼及几个部门法的问题。例如以青少年犯罪问题而论,法律社会学要通过这一现实社会问题研究刑法、行政法、家庭婚姻法劳动法等各部门法的实行,而且还要研究法律以外的经济、政治、伦理、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法律社会学也可以从法律的实行这一角度去研究法制史、外国法、比较法以及国际法等。总之,作为法学中的一个横断、综合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是极为宽广的,其内容也是很生动的。
三、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981年初,笔者曾与陈守一合写的《论法学的范围和分科》一文中提出,法律社会学应是我国法学学科之一。“法学还应着重研究法律制定后在社会中的实施,即如何实施,是否实施,怎样得到保证实施,这种法律在社会上的作用和效果如何,等等,这些问题在法学中称为法律社会学。”(4)
在当代中国,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对加强法律建设和改进法学教学和法学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律社会学着重研究法律的实行,而法律的实行正是当前法制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阻力,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已制定的许多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不能真正实行,缺乏应有的实效。由于过去长期不重视法制,因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几年中人们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加强立法,迅速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但随着立法的逐步增多,有法不依的问题就成为主要矛盾。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法制建设的一个最迫切的任务。制定法律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法律的实行,通过法律的实行才能实现法律的间接目的或主要目的,即维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如果很多法律不能真正实行、缺乏实效这种现象长期继续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第二,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意义还体现在它将有助于法学研究中贯彻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法律社会学的任务既然是通过各种社会现实问题来研究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行、功能和效果,那么它本身的研究必然要贯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必然要“以社会为工厂”。如果一个法学论著,不接触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研究人们的实际行为,就很难称为法律社会学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法律社会学,由于它所研究的特定对象,有可能在法学领域中为贯彻这一原则而作出突出成绩,从而推动整个法学学科向这一方面迈进。
在法学领域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过去长期以来之所以贯彻得并不理想,其原因相当复杂,既有研究工作者本身主观上的原因,但也有很多客观上的原因,包括原有政治体制上的缺陷;统计资料的严重缺乏,难于进行定量分析以及人们对法学研究的错误观念,等等。过去法学研究工作者在贯彻理论与实际联系这一原则上的各种困难因素,对今后志在从事法律社会 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同样是存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可能有助于改变目前法学领域中注释法学占有优势的局面。欧洲中世纪中期就盛行以注释罗马法而闻名的法学。我国历史上自东汉开始出现的律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注释法学。这里所讲的注释法学主要是指从文字上或逻辑上(就律学讲主要指以儒家经义)对法律条文进行阐释。对传播或实行法律来说,这种注释法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在近几年来的法学中,注释法学或具有注释法学倾向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课堂讲授、法学教材或论著的主要内容一般都围绕制定法的条文进行文字上、逻辑上阐释,而对这种法律实行的具体问题却不加涉及或很少涉及。在阐释法律条文时,也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甚至介绍某些案例,这样做法当然胜于单纯阐述条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做法的出发点仍在于帮助正确地阐释条文,而不在于研究法律的实行和效果。法学不能仅限于注释法学。就法律的制定到实行而论,法学还应包括立法学和法律社会学等。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并不否定注释法学的价值,但如果法学仅限于研究条文的注释则显然是不够的,对促进法制建设以及法学本身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

G. 法社会学的问题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2、哲学基础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 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
*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 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 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3、法社会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西方法律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分析
1:从19世纪未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各种社会矛盾趋向激化,战争、经济危机等灾难频繁来临;旧的利益结构急剧变动,新的利益结构正在形成,新旧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这些社会问题都需要法律进行回应与解决。法学家和社会学家感到用17、18世纪形成的传统思想已不可能解释日益变化着的社会需要,必须冲破传统的概念法学、分析法学的束缚。通过调整法学的结构,创立新的理论,如果法学与社会脱节,仍然在传统的思维空间和法律范畴内工作,仍然只是注释现有的法律,不为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服务,不为政府解决蜂涌而至的社会问题出谋划策,不去考察法律的实践效果,法律就没有多大用处。

2: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民主法治理想之间产生的空距越来越大,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关注以往法律没有涉及的领域,如劳动、福利、教育、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劳工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公共交通法、经济法等社会立法不断制定出来,“法律的社会化”成为时代的潮流。“法律的社会化”的主要内涵是:古代和中世纪的法律精神是义务,强调人民服从国家的权力。从17、18世纪“天赋人权”的观念流行以来,法律精神转向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进入20世纪后,资产阶级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权力和各种法律手段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法律不仅要注意保护个人利益,而且更应强调保护社会利益,因此用“社会化的法律”代替强调个人权利、自由的法律。法律社会化的结果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立法,如劳工法、最低工资法、环境保护法、住房法等,这是20世纪初席卷西欧、北美的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

这些社会化问题和法律实践当然要求对法学理论作出调整,如果法学研究依然与现实生活脱节,象分析法学那样局限于现有法律制度的要素和结构分析,进行纯粹的法律探讨,机械地注释成文法和判例法,不为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指南或提出意见,就不能适应社会和法律实践的需要。社会法学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和积极的社会推动下,并借助于社会学家提供的新观念和方法应运而生的。

3: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一贯主张把法放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理解。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斯多德的社会观念,从中世纪的阿奎那到启蒙学者对人和社会本质的看法,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因子。自17-18世纪开始就有不少学者认识到应在法与社会的关系中或在法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法律。如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就认为,法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制度,它起源于社会常例,而不是人性。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一直试图探讨社会环境对法的影响,强调地理、气候、国土和人口等自然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注意在社会现实中研究法与其他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把法的精神解释为“法律同各种政制、风俗、气候、宗教、商业等等应有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孟德斯鸠被奉为法社会学的先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和英国法学家梅因等历史法学家也很重视探讨法的发展动力,强调法与社会环境和在社会环境与社会历史中发现法的真谛,当然,休谟、孟德斯鸠和历史法学家们的论述只是预示着社会法学,还不能把他们的学说冠以“社会法学”之名。

4、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来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他们认为确保知识内容可靠或科学的唯一途径,是将知识建立于观察经验的基础之上,哲学不应以抽象推理而应以“社会学”为根据,知识的进步只能通过观察和实验。社会学的目的论和方法论启发了一大批学者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观察和研究法与和法律制度。

H. 法国社会学的当代法国社会学的特点

①学科间的交叉影响和跨学科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社会学与哲学的相互交叉和影响日益加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使人们对社会整合和社会均衡的观点产生怀疑,“存在”和“社会含义”的命题成为讨论的主题,而这种讨论往往处在社会学和哲学的边缘。战后对法国社会学影响较大的学科还有人类学和历史学。法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有着历史的姻缘,结构主义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是莫斯的学生,而莫斯直接师从于迪尔凯姆。列维-斯特劳斯在《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一书中更新了社会结构的观念,在《结构人类学》(1958、1973)中进一步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三种经验分析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社会结构的一般理论,此后在《野性的思维》(1962)和《神话集》第 4卷(1971)中把研究领域扩展到巫术、宗教、造型艺术、音乐、神话等,提出了精神发展的非连续性原理(亦称观念断裂原理)。人类学所揭示的在社会结构和精神结构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使社会学受到很大的启发。法国新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新史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历史“年鉴学派”,代表人物是M.布洛克和L.费布弗尔。新史学注重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心态结构、人口结构和生态地理结构等方面的变迁过程,涉猎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F.布罗代尔对心态结构的分析,曾一度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的时髦话题。在新史学转向社会学传统领域的同时,社会学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联系。对工业社会和社会现代化的研究,是战后法国社会学的重要课题。这方面研究的必要前提是了解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对传统社会的描述和分析。M.福科对法国社会学也有重要影响,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历史学和哲学方面。他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发掘以往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尚未涉及的领域,在《古典时期疯癫的历史》(1961)、《诊所的诞生》(1963)、《监视与惩罚》(1975)等著作中,对精神病、临床医学和监狱的历史作了独到的分析,通过一个个微小的侧面揭示了社会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从古典时代向现代的转化过程。特别是《监视与惩罚》一书,在美国被视为越轨行为社会学的杰作,在法国则被列入管理学和组织社会学的必读书。通过福科和列维-斯特劳斯著作的阐述,弗洛伊德在图腾和禁忌的研究中所运用的精神分析方法,受到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广泛重视。
②社会统计分析成为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古典社会学的基本方法是定性分析,最早的一批创始人都力图建立一套宏大完备、包容一切的理论体系,此后的研究者研究的目的多侧重于检验、解释和更新学派创始人的理论。到了80年代,人们更注重运用操作理论工具来分析社会现象,“可操作性”成为社会学的重要术语。除了资料搜集、访谈和问卷调查,社会统计方法越来越被重视。例如,对阶级、阶层的分析,过去一直着重于建立理论解释模式,1950年法国对社会职业阶层(CSP)实行正式分类编码后,这方面的研究大大深化了。法国社会学的一切经验性分析都离不开两个权威统计机构,即国家经济研究和统计中心 (INSEE)和国家人口研究中心(INED)公布的资料和数据。它们定期提供大量系统的数据,较之文献搜集和个案分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使大范围的社会分析成为可能,也使社会学的研究得以进入更加精确的微观领域。
③社会学日趋分化和多样化。社会学在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以后,不断地在自身界定中与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基本划清了学科界限。与此同时,社会学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政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先后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去,或者成为独立的学科,或者并入其他的学科。社会学朝着更加多样化、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传统分支学科外,劳动社会学、企业社会学、组织社会学、行动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宗教社会学、艺术社会学、闲暇社会学等分支学科逐步在社会学的母体中成长起来。在多样化的趋势下,法国社会学更加注重学科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④社会学的职业化特征日益明显。过去,社会学主要是围绕着教学和研究而发展,多数学生是把社会学当作一门补充知识来学习的。从1958年开始,法国设立了社会学学士文凭。从1975年起,20多家大学和研究所先后设立了社会学“深入学习文凭”(DEA,相当于博士资格文凭)和“高级专业文凭”(DESS),1976年以后又设立了社会学博士文凭。越来越多的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行政机构等实际部门工作。到80年代后期,法国社会学家的人数已从战后初期的10多人发展到1000余人。他们大都经过城乡发展、劳动、企业、家庭、公共政策、公众舆论、社区等方面的专业训练,除了教学和理论研究外,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职业活动:在专门业务研究机构工作,通常是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制订和实施各项调查计划,并运用统计手段进行资料分析,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写出评估或预测研究报告;在企业或行政机构的职业培训中心工作,主要对各类职业人员进行社会学应用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培训;在咨询事务所工作,主要就社会流动、组织机制、企业规划、民意趋向、人员就业等实际问题提供咨询,这种咨询事务所多数与一些国营企业或私人企业签有长期的咨询合同。
法国社会学经过150余年的曲折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较为完备的、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在理论上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新的突破,它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实际功能也逐步得到社会的公认。

I. 社会学的研究特点,

社会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它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实际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人们积累认识社会和安排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为有关社会部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科学依据。概括地讲,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首先提出“社会学”这一学科名称和创立这一学科的是19世纪的法国实证论者孔德,后又经英国学者斯宾塞把这一学科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此后,社会学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西方获得了发展。社会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不少研究社会某一领域问题的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等已成为了专门的独立学科,另外对如人口、劳动、民族、宗教等社会现象问题的研究,也正在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最终将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去。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学的存在和发展,因为这些专门学科之间总是留有许多空白点,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又总是会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必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正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所以社会学有着广阔的发展领域。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变迁等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学基础理论和许多专门社会领域还可以构成社会学边缘研究学科,如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完善自己,以更好地为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服务。社会学有自己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观察、采访、舆论调查来搜集资料,并运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分析。社会学专业需要一定的数学、统计学知识和相应的计算机技能。目前社会学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人口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方向。

J. 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学以研究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为对象,尤其是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社会学在方法论上注重社会调查,文献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模型建立。在理论上研究一种社会现象的社会基础。比如说法律社会学,研究法律建立、存在、修改的社会基础,政治社会学研究政治现象背后的社会基础。有些社会现象背后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就是最本源的,质朴的,最一般的规律。

热点内容
除斥期间法院主动 发布:2025-07-14 03:06:05 浏览:738
中国刑法第52 发布:2025-07-14 02:48:38 浏览:463
打招呼吓唬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4 02:26:58 浏览:178
经济法基础单选 发布:2025-07-14 02:25:19 浏览:816
劳动法是怎样规定雇佣童工 发布:2025-07-14 02:20:49 浏览:282
货车挂靠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4 02:20:35 浏览:618
剧说法治张斌 发布:2025-07-14 02:13:09 浏览:390
受欢迎的国际商法教材 发布:2025-07-14 01:48:21 浏览:946
问责条例北京 发布:2025-07-14 01:44:35 浏览:394
中国有没有体罚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4 01:43:20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