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的合同撤销权

合同法的合同撤销权

发布时间: 2022-02-27 02:05:56

合同法中撤销权消灭是什么情况

合同法中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我国《合同法》有相关的规定。

㈡ 合同法的撤销权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合同可撤销的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撤销权人行使合同撤销权后,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处于无效状态。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㈢ 合同法撤销权的具体规定具体是什么

撤销权的规定是:如果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行使撤销权来保全其债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四十条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五百四十一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四十二条
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㈣ 合同法中撤销权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法撤销权的具体规定是:撤销权是撤销权人依法具有的,对存在重大误解、显示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况的合同,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请求撤销该合同的权利。一般情况下,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㈤ 合同法撤销权是什么意思

关于撤销权的具体规定是,如果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等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行使撤销权来保全其债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四十条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五百四十一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五百四十二条
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㈥ 合同法规定,有撤销权的情形有哪些

下列情形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

1.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某种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的合同。

2.一方当事人直接以强制手段迫使对方与已订立合同。

3.趁人之危订立合同。

4.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5.订立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法》将于2020年12月31号失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热点内容
行政法考点分布 发布:2025-07-13 09:47:50 浏览:129
河南郸城律师 发布:2025-07-13 09:36:12 浏览:134
婚姻法第三十二第三款第五项 发布:2025-07-13 09:14:54 浏览:93
2019新婚姻法关于离婚 发布:2025-07-13 09:14:08 浏览:391
协议上只签字的话又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13 08:50:09 浏览:463
明星应当如何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3 08:47:55 浏览:775
条例规定党的纪律处分 发布:2025-07-13 08:26:51 浏览:346
行政法判断改错题 发布:2025-07-13 08:23:10 浏览:555
合同法教学案例 发布:2025-07-13 08:22:24 浏览:581
不适用刑法典 发布:2025-07-13 08:08:57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