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的别称

经济法的别称

发布时间: 2022-02-27 07:43:46

经济法的渊源(表现形式有哪些)

1.宪法。 2.法律。 3.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Ⅱ 经济法的渊源(表现形式有那些)

宪法 法律 法规 规章(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 司法解释 国际条约和协定

Ⅲ 经济法的形式是什么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内
3.行政法规容(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地方国家机关;
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
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7.国际条约或协定。

Ⅳ 经济法的概念是什么

答:1.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失灵时需要由国家进行调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属于国内法的体系,但他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不是一切经济关系,更不是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
3.经济法的地位:
经济法是独立的法的部门,因为他的调整对象有特定的范围,他只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而且其调整对象同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
经济法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4.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通常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应采取如下的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

Ⅳ 简述经济法的渊源有哪些

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二、经济法的渊源: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它规定的多是基本经济关系。

3、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1)行政法规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规定及履行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法。

Ⅵ 经济法的渊源是什么

经济法的渊源是从经济立法的不同来源来表现经济法的形式。经济法的渊源与我国回整个法的答渊源是一致的。
由于经济关系极其复杂,需要更多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去调整,经济法的渊源更为广泛多样,其中行政法规和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的规章,占有更大的比重。

Ⅶ 四个经济法的名称

一.国际经济法来、国际贸易自法、国内经济法、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二.1经济组织法: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
2市场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证券法、票据法、房地产法。
3宏观调控法:预算法、国债法、税法、银行法律制度、固定资产投资法律制度、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

Ⅷ 经济法的渊源的种类包括哪些

(1)宪法。、
(2)法律。
(3)法规。
(4)规章。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法.
(6)司法解释。
(7)国际条约、协定国际条约。

Ⅸ 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公法,是调整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随着部门法划分界限的逐渐明确以及法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法学意义已经被特定化为与民商法相并列的经济法法律部门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经济法学科,而不再是“调整经济法关系的法”或“与经济法相关的法”这样的表面含义。

(9)经济法的别称扩展阅读

经济法特点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五、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纵向经济关系,但对横向经济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Ⅹ 经济法的定义是什么

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的说,经济法就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热点内容
婚姻法第三十二第三款第五项 发布:2025-07-13 09:14:54 浏览:93
2019新婚姻法关于离婚 发布:2025-07-13 09:14:08 浏览:391
协议上只签字的话又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13 08:50:09 浏览:463
明星应当如何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3 08:47:55 浏览:775
条例规定党的纪律处分 发布:2025-07-13 08:26:51 浏览:346
行政法判断改错题 发布:2025-07-13 08:23:10 浏览:555
合同法教学案例 发布:2025-07-13 08:22:24 浏览:581
不适用刑法典 发布:2025-07-13 08:08:57 浏览:685
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 发布:2025-07-13 08:07:39 浏览:962
行政法上的行政最理想的状态 发布:2025-07-13 08:07:31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