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浅论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浅论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发布时间: 2022-02-27 15:36:30

合同法明确的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全过程中,都需要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例如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需要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② 什么是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全过程中,都需要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例如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需要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③ 简述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的最主要功能是对个体自由设定边界,是对严格私法自治的修正。

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主要功能包含如下方面:第一,限制当事人滥用权利,所谓“当事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六条)”的立法目的即在于此。

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在合同过程中发生、展开和终结的,合同关系因而也具有动态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诚实信用原则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功能。

④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及其在合同法中的作用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诚实信用原则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合同法第6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民社会必然的道德信条,必然关系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法律系统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

它在当代法律中的作用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成为整个民法领域得“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也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具有特殊意义的法律问题。

一般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

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种民事立法的价值追求,本身不直接涉及民事主体具体的权利义务,其性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自然也就会产生模糊性。诚信原则的内涵和外延因此也都不具有确定性。

(4)浅论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扩展阅读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1、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功能(即指导当事人正确进行民事活动,相当于行为规范功能)

2、完善立法机制,承认司法活动能动性(即授予自由裁量权功能,“法官造法的空白委任状”)

3、有助于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即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滞后性)

4、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功能(有助于保障交易安全)

对法官和法院的导向和规制主要体现

(一)、对法官的自由心证进行控制。为了贯彻诚信原则,法律上要求公开心证,即法官在判决书中应当详细说明判决的理由。

(二)、对法官的自由裁量进行控制。法律不可能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法律的稳定性情况来讲,就要法官必须从立法的宗旨出发,以诚实之心和不偏不倚的态度,探求法律的本意,根据具体案情,合理地解决纠纷,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法官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三)、禁止突袭裁判。要求法官通过诉讼程序与当事人充分交涉,保障当事人的各种诉讼权利。

⑤ 如何理解合同法的诚实守信原则

具体是指在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中,缔约人应当诚实有信,遵守诺言,版实践成约,正当竞权争,而不能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它包括如下三个内容:一是合同前义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不得假借签约而恶意进行磋商,不得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二是认真承担合同义务,即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应当实事求是,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承担及时沟通有关信息、相互协作配合、提供必要条件、防止损失扩大等义务。三是合同后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及保密义务等。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的等各个方面和各种阶段。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最典型的体现是在《合同法》第61条第2款,“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下列义务:(一)及时通知;(二)协助;(三)提供必要的条件;(四)防止损失扩大;(五)保密。”

⑥ 试论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及该原则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德篇

⑦ 论述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本着诚实守信的理念,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作为民法领域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在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⑧ 简述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伦理道德准则在民法上的反映。我国《民法通则》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不难看出,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法上有适用于全部民法领域的效力。诚实信用原则常被奉为"帝王条款“;,有"君临法域"的效力。作为一般条款,该原则一方面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确立了当事人以善意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规则,要求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遵循基本的交易道德,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以及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该原则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当人民法院在司法审判实践中遇到立法当时未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可直接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行使公平裁量权,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诚信原则意味着承认司法活动的创造性与能动性。近代以来,作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延伸,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法上,又普遍承认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该原则要求一切民事权利的行使,不能超过其正当界限,一旦超过,即构成滥用。 这个正当界限,就是诚实信用原则。

⑨ 合同法基本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论文

http://www.66law.cn/lawarticle/4406.aspx

热点内容
婚姻法中房租 发布:2025-07-13 03:58:08 浏览:587
社会与法第九大队全部 发布:2025-07-13 03:57:22 浏览:6
劳动法关于违规降薪 发布:2025-07-13 03:52:44 浏览:323
司法局使用法律援助中心请示 发布:2025-07-13 03:52:40 浏览:346
我国法律效力的原则 发布:2025-07-13 03:34:10 浏览:907
法官的法条 发布:2025-07-13 03:32:53 浏览:168
关于员工法律知识培训 发布:2025-07-13 03:16:37 浏览:676
英美经济法 发布:2025-07-13 03:16:06 浏览:421
2015建筑农民工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3 03:15:19 浏览:742
公正法治ppt 发布:2025-07-13 03:10:29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