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补休年休假
❶ 2021年初会《经济法基础》必背法条(2)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
26.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27.根据规定,下列行业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8.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9.对于剧本作者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财产转让所得]
30.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偶然所得]
31.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I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r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32.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对已处罚款和加处罚款都不服的,-并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上t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33.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加处罚款,再申请行政复议。
第八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的建立]
3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书面劳动合同]
35.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中华会计
36.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37.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 -日。
3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休息/你假]
39.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40.当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时, 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①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②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③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④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⑤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劳动报酬]
4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42.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43.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王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①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 50%支付劳动者工资;
②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③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试用期]
44.劳动合向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这里的1年以上包括1年,3年以上包括3年。
45.同一用人单位与同-劳动者只能约定- -次试用期。以完成-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归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争议]
46.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47.当事人对终局裁决情形之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
48.终局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医疗期]
49.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 5年以上的为6个月: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 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 10年以上1 5年以下的为12个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 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失业保险]
50.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初会《经济法基础》必背法条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资讯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
❷ 经济法作业(劳动合同)
第一题
张某应及时向合同履行区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向其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期间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同时要求公司补签不低于原约定条件的无固定期限合同。
(1)《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同时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可知张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向其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期间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是合理可行的。
(2)张某2014年2月1日进入该公司,于2015年2月1日已满一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最后,张某应积极寻找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二题【出题老师是故意语意模糊的嘛==,“某一天”指的是除节假日休息日以外的某一天嘛,周六是2015年10月3日呢还是普通的周六呢,国庆节假加班是在法定节假123号呢还是调休节假4567号呢】【我假设某一天指的是某个工作日,周六是普通的休息日,国庆节假是法定节假日】
“某一天加班了三小时”:延长加班3小时,1.5倍工资,加班工资=(180/8)*3*1.5
“周六加班1天”:休息日加班8小时,2倍工资,加班工资=180*1*2
“国庆加班2天”:节假日加班2天,3倍工资,加班工资=180*2*3
加班工资=(180/8)*3*1.5+180*1*2+180*2*3
根据《劳动法》第44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企业可以首先安排补休,在无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加班费。
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劳动者补休,又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或经济补偿金,要按50%以上100%以下加付赔偿金;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要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第三题
不合理。周某的情况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不能以工伤对待。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以上。
❸ 会计初级考试: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门考试中间休息吗
会计初级考试: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门考试中间不休息,可由监考老师陪同回去厕所答。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印发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中、高级)。
用于2013年度考试,为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更好地复习备考。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组织专家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确定的范围修订。
编写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和《高级会计实务》等辅导教材。
以及与之配套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法规汇编》。本套辅导教材作为指导考生学习之用,不作为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用书。
❹ 有关劳动法II
楼上的律师看来只懂经济法而不懂劳动合同法。
1.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年限从2008.1.1算起(晚于2008.1.1入职用工的按照实际入职用工日算起)到合同到期实际终止日止,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按照终止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税前收入计算,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加班费。
2.如果当地的地方性劳动法规中没有规定或者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通知是否续签,那么用人单位不需要提前通知是否续签。全国性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没有这一规定。如果当地的地方性劳动法规有规定或者劳动合同中有约定就应当按照规定或者约定执行。
3.带薪年休假请参考以下法律条文: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❺ 这道初级经济法的题目,知道的朋友帮我解释下,谢谢啦
d
『答案解析』石某在A、B、C三个公司累计工作时间是8年,不满10年。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石某应享有5天带薪年休假(不包括“五一”法定休假日和年休假期间的周六、周日法定休息日)。
❻ 经济法基础里,在不同公司工作的年休假的算法
带薪年休假,是一名职工给社会创造了价值,作为社会作为国家给这名职工的一种回馈,以法律形式保障职工休息的权利。所以,在计算带薪年休假时,看的是累计工作年限,而不是看某个单位,不是看职工给这个单位创造的价值。
职工累计工作年限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❼ 高手解答一下我的经济法判断题把
32.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3 法定节日(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国庆、中秋、重阳之类)工资是日平均工资的三倍,不能以补休来代替发工资。
法定休息日(主要指周六、周日)工资是日平均工资的二倍,但如能安排补休的除外。。 工资 折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第二条规定“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十一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小时工资×1.5×实际延长小时
休息日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日工资×2
法定节假日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日工资×2(本人原工资不扣减)
❽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试题二答案
现在中华.会计.网校的论坛上都把考题和答案公布了,你可以对一下
❾ 在经济法中,节假日的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回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答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此进行折算。
❿ 初级会计经济法医疗期口诀是什么
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意思就是说:这3个月的医疗期必须在6个月内休完。带薪年休假: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比如说: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是5天,即在这一年你有5天的带薪假期,期间的周六、周日并不计算在这5天的假期内。
医疗期: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
停工留薪期:因工负伤
医疗期期间——3~24个月
根据“累计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的不同,享受的期间不同。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合格标准:
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的《关于202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获悉,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各科目的合格标准都为60分(满分均为100分)。
考试科目: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考试题型:
初级会计考试两个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试题型都分为四类,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频道。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初级会计经济法医疗期口诀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