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残疾

劳动合同法残疾

发布时间: 2022-03-07 20:53:59

A. 劳动法中关于残疾人保护的相关法规 工作21年现签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患病鉴定4级残疾,单位要辞退。

按规定用人来单位不得辞源退,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诉讼。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B. 残疾人劳动法全文

我国对残疾人再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残疾人保障法》中的第四章劳动就业中。

《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 劳动就业
第二十七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第二十八条 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第二十九条 国家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工疗机构、按摩医疗机构和其他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三十条 国家推动各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指导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比例。
第三十一条 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业。
第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和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
第三十三条 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确定某些产品由残疾人福利企业专产。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应当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
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
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第三十四条 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对于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接收;拒绝接收的,当事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单位接收。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第三十五条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

C. 残疾证在劳动合同法中能作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证据吗

不能,有残疾并不一定就丧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需要单独对劳动能力做个鉴定,以鉴定结论为准,希望对你有帮助,请采纳

D. 服装厂劳动合同对残疾人有效法律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E. 劳动合同法雇佣关系伤残9级赔偿

  •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九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版遇:

  • 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8个月本人工资;

  •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 九级伤残标准

  • 九级伤残是指达到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二项或轻度毁容者。

  • 颈部瘢痕畸形,不影响活动;脑挫裂伤无功能障碍。

  •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轻度感觉障碍等情形的伤残。

  • 脑挫裂伤无功能障碍,开颅手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 颈部外伤致颈总、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桥手术后无功能障碍。

  • 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

F. 残疾人劳动合同…

易法通解答:
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职工,应当版依法与其签订权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人职工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不得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残疾人职工的实际情况,对残疾人职工进行上岗、在岗、转岗等培训。
依照你的描述,建议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该情况,维护你朋友的合法权益。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咨询易法通。

G. 劳动合同法不能随便解聘残疾人吗

是可以解聘残疾来人源的。
《劳动法》明确规定了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4种情形即: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在该4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位提出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遭遇“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劳动,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在求职和创业时,我国法律确实存在向残疾人倾斜的政策。但,在职场中,残疾人与正常人是一样的,同样应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和约束,千万不能存有有残疾人证就不会被开除的想法。残疾证不是职场中的免死金牌。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记录 发布:2025-07-08 15:43:51 浏览:642
民事诉讼法第九版的电子版 发布:2025-07-08 15:41:38 浏览:568
谭道德婚礼 发布:2025-07-08 15:41:32 浏览:938
博湖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08 15:41:28 浏览:558
第三条例 发布:2025-07-08 15:26:52 浏览:904
刑事诉讼法最高院解释 发布:2025-07-08 15:13:15 浏览:658
日语涉外律师 发布:2025-07-08 14:46:39 浏览:836
审计实施条例 发布:2025-07-08 14:46:28 浏览:633
最新婚姻法颁布日期 发布:2025-07-08 14:44:49 浏览:260
在线学条例 发布:2025-07-08 14:31:27 浏览: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