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对于邀约的概念

合同法对于邀约的概念

发布时间: 2022-03-08 15:28:42

1. 合同法上的要约与承诺区别是什么

一、概念不同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二、意思表示要件不同:

a.要约内容具体明确;承诺内容应当与要约内容一致:

(1)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2)承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

b.承诺对要约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承诺有效;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除外。

三、生效不同要约采到达主义: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承诺应当以通知方式作出,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除外。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四、撤回、撤销不同要约可以撤回和撤销:承诺可以撤回/但不可撤销:

a.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b.承诺没有撤销制度;承诺一旦到达即生效,合同成立。撤销要约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①要约人明确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明示方式表明要约不可撤销的,要约不得撤销;

②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的,要约不得撤销。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的定义】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 合同法中要约和承诺的区别

合同法中要约与承诺的联系和区别是: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四条
要约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四条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3. 关于合同法要约问题

工程招投标中,业主发出的是要约邀请并不是要约,承包人发出的投标文件是要约,业主接到投标文件后,给承包人发出的中标通知书是承诺,此时,合同才成立。

4. 《合同法》中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分别要简单通俗易懂的。

其一,效力不同。要约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即:要约送达,要约人就不得撤回,如果当事人想要撤销要约,也要符合法定的条件。要约邀请对要约人没有在撤回上的限制,当事人可以任意撤回,要约邀请不存在撤销的问题。但要约邀请也可能构成缔约责任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上的责任。
其二,要约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受要约人承诺送达,合同即告成立。要约邀请,则不是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它只是唤起别人向自己作出要约表示或使自己能向别人发出要约。

其三,要约必须包含能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必要条款,或者说,要约必须能够决定合同的内容。如对一个买卖合同要约来说,通常需要标的、数量、价金三个条款。而要约邀请不要求包含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必要条款。要约邀请一般只是笼统地宣传自己的业务能力、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

其四,要约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而要约邀请的对象则一般是不特定的大众对象。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但不宜以对象的不同作为划分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基本标准,要约可以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这并不妨碍某特定人的承诺与要约的结合而成立合同;要约邀请亦不妨针对特定的当事人,特定的当事人可以根据要约邀请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要约。

其五,要约一般是针对特定相对人的,故要约多采取一般信息传达方式:即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要约邀请一般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故往往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传播。

要约与要约邀请最根本的区别是:受要约人有承诺权;受要约邀请人没有承诺权。这是效力上的区别。

5. 中国合同法如何规定要约和承诺问题

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构成要件主内要有:

(一)内容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人与人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说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话,一般是可以实现。

承诺是受要约人按照所指定的方式,对要约的内容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要约和承诺是一种相对人的行为。因此,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作出。被要约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约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

(2)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所谓有效时间,是指要约定有答复期限的,规定的期限内即为有效时间;要约并无答复期限的,通常认为合理的时间(如信件、电报往来及受要约人考虑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有效时间。

(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

6. 合同法关于要约的求答疑

1、受要约人要拒绝要约有两种方式:明示的,接到要约之后通知要约人拒绝要约;默示的,接到要约之后不理他,视为默示的拒绝要约。
2、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不可撤销指,对于要约人而言,如果在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就不能再撤销要约。对于受要约人而言,还是可以承诺可以拒绝承诺的,自然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

7. 合同法的基本要素有要约,承诺,对价。指出各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并指出它们的意义

一、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一项订约的建议要成为一个要约,要取得法律效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要约成立的要件有四个:

1、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使接收要约的相对方能够明白是谁发出了要约以便作出承诺。因此,发出要约的人必须能够确定,必须能够特定化。虽然合同双方都可以作为要约人,但作为要约人的必须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

2、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合同因相对人对于要约的承诺而成立,所以要约不能对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相对人以外的第三人发出。

3、要约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二、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全部条件的意思表示。这是我国新合同法第21条规定的承诺的概念,在商业习惯用语上,承诺又称为接受、收盘等。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 承诺必须由合同的相对人受要约人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要约必须由合同的相对人受要约人来做出承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承诺是对要约的接受,,是受要约人同意按照要约的内容与要约人建立合同关系的意思表示,因此,承诺必须向要约人做出。

3、镜像规则。镜像规则”是普通法上的传统制度,其主要内容是指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合理期间送达。 根据《合同法》第23条,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并且对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作了两种不同情况的规定。关于合理期间,一般情况下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所需要的时间;二,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进行考虑的必要时间;三,承诺发出到达要约人所需的时间。

三、对价:指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

对价的必备条件:

1、对价必须合法;

2、对价须是待履行或已履行的对价,过去的对价不能构成有效的对价;

3、已经存在的义务和法律义务不能作为对价;

4、对价须具有真实价值,但毋需完全等价;

5、对价必须来自受允诺人包括其代理人;

6、放弃有效的诉权构成对价;

7、部分支付不能作为偿还全部债务的有效对价,但这一规则受到禁反言规则的制约。

记住一点“等价交换”。

8. 《合同法》关于要约承诺规定是什么

【为您推荐】龙口市律师
盐都区律师
崇州市律师
台山市律师
罗庄区律师
顺平县律师
茶陵县律师
在买卖活动中,作为采购方向对方表达签署合同的意向后,对方收到要约,如果同意签署合同,会做出相关承诺。接下来双方会选择时间就合同细节进行探讨,并最终订立合同。关于要约和承诺在《合同法》中明文规定。那么《合同法》关于要约承诺规定有哪些条款,下面我们通过小编摘录的相关条文做个了解吧。
《合同法》关于要约承诺的规定
第十三条: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
第十四条: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要约邀请时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第十六条: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第十七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十八条:要约可以撤销。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的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的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的变更。
第二十二条:“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据此,承诺一般应以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作出,或者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的要求以行为作出。对于沉默或不作为是否可以是承诺的方式,法律未作规定,但通常认为,如果当事人又特别约定或交易习惯允许以沉默或不作为的方式作出承诺的,法律应承认承诺的效力。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我国《合同法》关于要约承诺规定的内容,不难发现,一方做出要约,要确保内容明确,并且如果对方承诺的话,发出要约一方要遵守要约的内容。同时,承诺的一方应当以通知的方式告知要约方。通常情况下,要约一旦发出就不能撤回,需要撤回的话要事先通知对方。
延伸阅读: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效力及法律后果
起诉合同无效是怎样的,属于合同的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格式要求

9. 要约的概念

《合同法》第十四条【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10. 合同法里面提到的“要约”是什么意思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回方称要约人,接收要约答的一方称受要约人。
《合同法》第14条对要约的构成,有具体要求。
简单说:一个有效的要约,加上受要约方反馈的有效承诺,就能成立一个有效的合同。

热点内容
广泛宣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8 07:34:49 浏览:187
十七大法治 发布:2025-07-08 07:25:37 浏览:981
为什么要把经济法和行政法分开 发布:2025-07-08 07:21:20 浏览:712
什么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发布:2025-07-08 07:19:09 浏览:561
劳动法的工作时间 发布:2025-07-08 07:06:20 浏览:466
道德与法治丹丹 发布:2025-07-08 06:48:17 浏览:854
行政法中的数字 发布:2025-07-08 06:48:13 浏览:978
刑事诉讼法档案装订标准 发布:2025-07-08 06:42:38 浏览:310
道德与法治野百合也有春天结局 发布:2025-07-08 06:40:08 浏览:267
unsw法学 发布:2025-07-08 06:37:43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