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基础公式

经济法基础公式

发布时间: 2022-03-08 17:28:37

Ⅰ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营业税的计算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的营业税计算其实就是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营业额(或销售额、转让额)x适用税率,只要把数字代进这个公式,立即可以计算出营业税。其中的适用税率套用规定的营业税税率即可,关键是营业额的计算非常重要,不同应税行为下的营业额的确定方式是不同的。

营业税税率:
按行业、类别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比例税率,具体规定如下 :
1、建筑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
2、金融保险业、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税率为5%;
3、娱乐业实行5%~20%的幅度税率,具体适用的税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税法规定的幅度内决定。

营业额的确定与计算方法:
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罚息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不包括下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建筑业:
建筑业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承包建筑工程、修缮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和其他工程作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额,即建筑安装企业向建设单位收取的工程价款及价外费用。
(1)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2)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3)纳税人自建自用房屋的行为不纳税;若纳税人(不包括个人自建自用住房销售)将自建的房屋对外销售,其自建行为首先应按建筑业缴纳营业税,再按销售不动产缴纳营业税。
(4)纳税人提供装饰劳务的,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营业额。
(5)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其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营业额中。

2、金融保险业:
(1)金融业:
金融业的营业额主要包括贷款利息收入、金融商品转让收益以及从事金融经纪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的手续费收入。
其营业额的确定有三种方法:
一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
二是以余额为营业额;
三是以手续费收入为营业额。
(2)保险业:

保险业的营业额为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向对方收取的全部收入。
办理初保业务的营业额为纳税人经营保险业务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即向被保险人收取的全部保险费。
储金业务的营业额为纳税人在纳税期内的储金平均余额乘以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的月利率。储金平均余额为纳税期期初储金余额与期末余额之和乘以50%。
保险企业开展无赔偿奖励业务的,以向投保人实际收取的保费为营业额。

3、文化体育业:
文化体育业的营业额为从事文化体育业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收入额,包括演出收入、其他文化收入、经营浏览场所收入和体育收入。
单位或个人进行演出,以全部收入减去付给提供演出场所的单位、演出公司或经纪人的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4、娱乐业:
娱乐业的营业额为经营娱乐业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门票收费、台位费、点歌费、烟酒、饮料、茶水、鲜花、小吃等收费及经营娱乐业的其他各项收费。

5、服务业:
服务业的营业额为纳税人从事各项服务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额。
(1)纳税人从事代理业务,应收其向委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可扣除部分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旅店业的营业额为提供住宿服务的各项收入。
(3)饮食业的营业额为向顾客提供饮食消费服务而收取的餐饮收入。
(4)旅游业务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5)租赁业务的营业额为经营租赁业务所取得的租金收入金额,不得扣除任何费用。
(6)其他服务业的营业额为发生其他服务业劳务时,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6、转让无形资产:
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额为转让无形资产所取得的转让额,具体包括无形资产受让方支付给转让方的全部货币、实物和其他经济利益。
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土地使用权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纳税人转让抵债所得的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7、销售不动产:
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为纳税人销售不动产而向不动产购买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纳税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的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纳税人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Ⅱ 经济法基础增值税问题,为什么答案公式不一样

1、不管账面成本还是采购成本,区别在于,金额是否含税,含税和不含税,计算内税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容需要看题目的前置条件,看是否含税
例如,117万是含税金额的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是100W,税额是17W,含税金额等于两者相加,117W
如果117万是不含税的金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就是117W,税额是117*0.17=19.89,含税金额是117+19.89=136.89万元
2、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混淆不清楚,
179-5 如果是不含税的,(179-5)÷(1-13%) 这个公式可以求出含税金额,但是(179-5)÷(1-13%)*13% 这样确是错误的。求税额应该直接用(179-5)*13%就可以的。

Ⅲ 关于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的一道计算题)

因为在消费税征收范围里面,对于: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等三类是按复合专计税方法计算的消费税额。所属以在计算进口消费税税额时,公式为:
=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或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或进口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300*2000*0.5/10000中的:300是指进口数量300吨;2000是指一吨等于2000斤;0.5是指每斤缴纳消费税0.5元;10000是指最后的答案金额单位为万元。

200*2000*0.5/10000中的:200是指当月销售200吨。其他和以上的说法一样。

Ⅳ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1.贴现利息的计算: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年贴现率×贴现期÷全年天数

【提示】贴现期: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2.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抵扣历年试题

(1)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提示】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9%税率货物或者6%税率的服务的农产品:按照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①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②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③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3.生产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方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5.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6.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进口数量×定额税率

Ⅳ 经济法基础,税法计算题,求过程

150*60%*13%-10*13%
=11.7-1.3
=10.4

Ⅵ 初级经济法基础的工资计算问题。

这个含税级距指的是当月应税工资减掉3500以后超过部分,11000-3500=7500适用超过4500至9000元的部分.

Ⅶ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不定项选择题解题技巧

《经济法基础》不定项选择题题型解析


《经济法基础》试卷中,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值为2分,展现形式是一个大案例后附4个小选择题,每个小选择题都围绕大案例展开,共有3道大案例,共计12道小题,总分值24分。何为“不定项”,是因为这些小选择题可能只有1个正确选项,也可能有多个正确选项,考生需要将不定项选择题与多项选择题仔细区分。


答案数量不同


多项选择题应选2-4个答案,至少选两个答案;不定项选择题应选1-4个答案,可以只选择一个答案。


评分规则不同


多项选择题是“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不定项选择题是“少选但不错选可以得相应分值”。



《经济法基础》不定项选择题解题技巧


《经济法基础》试卷中不定项选择题虽为“大题”,但是可以分解成独立的单选题及多选题,相较于其他类型考题,不定项选择题的特点在于综合性强且重点突出。从2019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试卷分析来看,试题难度适中,考生若能在复习阶段集中精力理解核心考点,做到灵活掌握,举一反三,考场上轻松应对也不是什么难事。


保守选择


正如上述评分规则所说,假如一道不定项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那么考生选择B/C/D,可得0.5分;选择BC/BD/CD,可得1分;选择BCD可得2分;若考生选择的答案中包含错误选项A,很抱歉这道题一分不得。那么考生在做此类型试题时,遇到拿不准、没把握的选项不妨放到一边,勾选自己有把握的选项,这样起码会保守得分,避免一分不得情形出现。


融会贯通


从2019年《经济法基础》真题试卷分析来看,各批次试题考点覆盖全面,涉及税额的公式计算类题目较多,各批次考点虽有重复,但考查方式及角度并不相同,边缘化考点基本没有考查到,基于此考情,考生有必要在备考时将《经济法基础》科目的“恒重点”着重理解掌握,并及时转换思维,学会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高效得分!


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最新资讯、备考干货、每日习题等,小编都会及时进行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起来,祝愿各位考生们顺利通过考试。

Ⅷ 如何计算企业所得税 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

初级职称上课的时候老师都有讲哦,厦门博智上初级经济法基础的课程上得很生动,很容易理解记忆哦。

热点内容
广泛宣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8 07:34:49 浏览:187
十七大法治 发布:2025-07-08 07:25:37 浏览:981
为什么要把经济法和行政法分开 发布:2025-07-08 07:21:20 浏览:712
什么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发布:2025-07-08 07:19:09 浏览:561
劳动法的工作时间 发布:2025-07-08 07:06:20 浏览:466
道德与法治丹丹 发布:2025-07-08 06:48:17 浏览:854
行政法中的数字 发布:2025-07-08 06:48:13 浏览:978
刑事诉讼法档案装订标准 发布:2025-07-08 06:42:38 浏览:310
道德与法治野百合也有春天结局 发布:2025-07-08 06:40:08 浏览:267
unsw法学 发布:2025-07-08 06:37:43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