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史学与社会科学

法史学与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 2022-03-08 19:58:54

❶ 简史比较教育史上的"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和"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区别与联系。

借鉴时代作为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它的开始就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也是在这部书中首次被正式使用的。借鉴时代的另几位重要的比较教育学家是法国的库森(VictorCousin,1792~1867)1831年,身为外国教育情报调查人的库森,受法国教育部长之命考察普鲁士的教育,并把考察结果写成了《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为法国政府制定初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法——1933年的《基佐法案》(Loi de Guizot)提供了重要参考。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教育督察长霍拉斯·曼(HoraceMann,1796~1859),1842年访问欧洲归来,撰写了一
本著名的《第七年报告》。这是一份对欧洲各国教育进行了历时6个月的考察以后提交出来的报告书。
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教育经验,方法是访问调查他国情况,并以其作为改进该国教育制度的借鉴。
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但这一时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网络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计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该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
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比较教育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也被称为因素分析时代。

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
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撰写了28卷的《教育问题专题报告》,自1897~1914年陆续发表。这些报告,详细地描述了欧洲各国、美国以及英属领地的教育状况,分析了不同地区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总结了教育经验,并指出了教育发展的趋势。他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他还提出民族特性这个概念来说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并且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该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深受萨德勒的影响,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丁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的特点。德国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国的汉斯(NicholasHans,1888~1969)也是因素分析比较教育的代表人物
————————————————————————————————————————
从50年代起直到现在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三阶段,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这一阶段也被称为“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方法层出不穷、研究成果大量增加和研究领域的扩大等方面。
仅从研究方法可以看出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
这一阶段的比较教育研究中除了历史法之外,还使用了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1)描述。主要任务是描述个别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为此,开始时必须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各国教育的实际状况。收集资料的方法有阅读资料和直接观察两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到外国进行考察。
(2)解释。主要任务是对所了解的教育情况进行解释,以便不仅了解事物是怎样的(How),而且了解事物为什么会那样(Why)。为此,必须对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当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3)并列。主要任务是把所要比较的国家的材料,按可以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决定比较的格局,并且设立比较的标准。然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说。
(4)比较。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所列材料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验证第三阶段所提出的假说,然后作出一定的结论。
美国的诺亚(H·J·Noah)和埃克斯坦(M·A·Eckstein)被认为是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的典型。他们在其合著的《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一书中,从分析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人手,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他们认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假说、数量测定、参照研究和理论分析。据此,他们提出比较教育的研究程序应当是:
①确定问题;②提出假说;③明确概念(提出指标);④选择例证;⑤收集数据;⑥整理数据;⑦说明结果。

70年代以来,比较教育研究的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冲突论和依附理论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些以批判性范式为题的新研究。这些研究既采用了宏观层次又采用了微观层次的观点。此外,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Ecation)是近年来教育国际化和教育问题全球化在比较教育理论界的一种反映。比较教育本来就是一门从不同国家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学科,但随着国际社会发展在多方面的全球化现象日益增加,教育现象也越来越表现出全球化的特征,于是,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也开始从一般的对不同国家教育的比较向对一些全球化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总体性考察和研究扩展。

——————————————————选择网络 比较教育

❷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一、三者的研究目的不同:

1、人文科学的研究目的: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

3、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二、三者的概述不同:

1、人文科学的概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具体体现为社会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

2、社会科学的概述: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3、自然科学的概述:自然科学以定量作为手段,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

三、三者的涵盖的学科不同:

1、人文科学涵盖的学科:西洋古典学、宗教学、哲学、语言学、文艺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人际关系学。

2、社会科学涵盖的学科: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3、自然科学汉高的学科: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其中包括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是科学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人们认知、维护、改善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工具。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

❸ 有历史学,也有历史,都属于社会科学,是吧

历史学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一)。但是,许多时候,许多历史学家看不起社会科学,认为社会科学家不能够完善描述历史事实,甚至误读历史。而随着社会科学的逐渐进步,许多社会科学家也开始看不起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家看不到历史背后的“规律”。这是一个不健康的局面。事实上,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应该相互支持,但又相互监督,这样才能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知识进步。

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不同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历史只是人类社会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按照科学实在主义(scientific realism)的理解,我们的真实世界有三个层次:真实的(real)、事实的(actual,比如历史events/事件)、经验的(empirical,指我们的个人经历)。经验领域只覆盖我们的经验(experiences),事实领域只覆盖我们的经验和具体的事件(它们可以被我们描述)。而真实领域则包含经验、事件和(因果)机制(mechanisms)。显然,真实领域包含事实领域,而事实领域包含经验领域。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因果机制这样的真实,只有科学活动才能够捕捉(或发现),而不可能直接靠观察和记录就能得到。我们只能先归纳事实,逻辑揣摩,然后通过科学研究才能确定因果机制的真实存在。
历史学通常只关注事实的(actual)这个部分,而社会科学则关注真实世界所有的三个层次。也就是说,历史学和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对象尽管有重叠,但却是不同的。而正因为如此,尽管历史学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一(因为历史学提供一部分“社会事实”,所以我们都必须读很多历史),但历史学不是社会科学,至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如此。
也许历史学家会说,他们也关注真实部分的因果机制(causal mechanism)和结构(structure)。但是,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对获取关于这部分真实世界的知识的方法使得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仍旧不同。
社会科学遵循下面的一个基本特性。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在确立一个真实的社会事实后(what),问出一个为什么(why)的问题?也就是说,仅仅是陈述某一个(历史)事实是社会科学的第一步,而不是终极目标。这也就意味着,仅仅是陈述历史不是好的社会科学
更重要的是,对于为什么(why)的问题,社会科学的回答方式是:什么样的因素(what factors,包括situations)、加上什么样的机制(what mechanisms?)、经历了大致的什么样的过程(how,sequences、time)导致了一个(发生或没有发生的)特定社会事实【这一点和自然科学也是一样的】。而为了要获取这样的答案,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非常像自然科学,因为社会科学中最最核心的方法是比较,而且是“有对照的(controlled)”比较(大致也可以叫“structured & focused”的比较)。这种“有对照的”比较,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研究,其核心都在于对于不同的事件和案例问同样的问题,并且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证据。
更进一步说,“有对照的”比较对于社会科学的作用好比是自然科学中的实验室里的有空白对照的实验对于自然科学的作用。正如没有“有对照的”实验就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自然科学一样,没有“有对照的”比较,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社会科学。这一方法论上的共同点使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科学,尽管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当然,因为社会科学的“有对照的”比较不是真正的实验室的实验,社会科学中的“有对照的”比较是一种近似或者逼近自然科学的实验。
社会科学对于“有对照的”比较的高度要求(或者依赖)基本意味着,除了利用一个案例来证伪某一个假说的尝试(critical test)之外,任何单一案例的讨论通常都不是好的社会科学。而相比之下,历史学家通常都是讨论单一案例:历史学家对一个社会事实的“解释”通常的方式是:A+B+C+D+E导致了某一个结果。即便历史学中存在比较,通常也不是“有对照的”的比较。
好的社会科学家非常尊重历史,但又和历史学家阅读历史的方式不同。社会科学家从历史归纳一些出一些东西,加上逻辑推理,来发展一些包含了因素和因果机制的理论,然后又回到历史中区寻找支撑理论的证据。社会科学家显然也可以非常精细地读很多历史,包括一些被历史学家所忽视的历史。此外,好的社会科学还可以探究并且运用比历史更遥远的社会事实。毕竟,到了上古时期,历史学无济于事,而是考古学和考古人类学的领域,而社会科学不仅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还能够促进考古学和考古人类学的发展。比如,社会科学家关于战争起源的理论将运用考古学、考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的知识,从而来理解人类社会如何从一个无战争的世界演变成为一个战争变得普遍和残酷的世界。

❹ 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名字不一样~

选我为正确答案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从过去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组织、风俗习惯的人类学,倾向变为以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性或者团体性行为的学科。在社会学中,人们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群体或机构的成员存在。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新闻学等。

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一般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范畴.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它们一般具有阶级性质.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新科技革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

❺ 转帖:历史学属于社会科学吗

其实我个人认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分类不是太必要,就像我们没有必要强行把广义上的自然科学强行分为自然科学(狭义)(理科)和技术科学(工科)一样。人文学科(个人认为不能称之为“人文科学”,因为文化学、艺术学、美学、语言学、文学这些学科属于艺术类的,不具有科学的任何特征)和社会科学本来就是互相融合、不分彼此的,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把历史学划到人文学科这边,那么请问经济史、政治史、法制史、军事史、民族史、社会生活史算什么?难道这些研究的不是人类社会吗?同理,人文地理学真的只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吗?如果这样那文化地理学、艺术地理学、文学地理学、语言地理学、地域心理学该怎么分类?还有哲学研究的对象难道只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包括人类社会吗?显然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本身密不可分,应该算作一个整体即“人文社会科学”。

❻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英国] 彼得·伯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czpKSYXywGcmJocZRFIM5w

密码:ofie

书名: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作者:[英国] 彼得·伯克

译者:姚朋[等]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1

页数:249

内容简介: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彼得。伯克的经典之作。《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从各种角度追溯了历史学和社会科学许多领域的兴起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近十年中的相互交融,重新梳理了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扩大了社会理论的概念。作者论述了当代史学领域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新成果、新方法、新术语与新概念(包括社会学家研究使用的术语与概念),评述了史学界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大师们的富有开创性的观点与理论,对中外史学界与社会学界均有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年生,获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Emmanuel college)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多样性》、《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种,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出版。

彼得·伯克的系列作品将在北大出版社“社会文化史译丛”与“历史学的实践丛书”中陆续推出。

❼ 一般来说,法律分支除了法学法律史学还包括什么

法学的六大分支

1、理论法学,又称基础法学。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中国法律院系为这个学科开设的课程称为法学基础理论(简称法理学)。

2、法律史学。可分为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

3、国内法学。指一国各部门法学,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环境法学、刑法学、诉讼程序法学以及军事法学等。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因此,在国内法学体系中,宪法学占有主导地位。

4、国际法学。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

5、立法学。研究立法原则、规划、立法体制、立法风格、立法程序、立法技术以及法律汇编、立法评价等问题。

6、法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或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一些边缘学科。如科技法学、法医学、司法鉴定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律统计学等。

2法学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

❽ 历史学是科学还是人文

  • 所谓人文科学,是指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
    人文科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最早的学问就是人文科学。古人把人类的各种学问都统一称之为“智能之学”,或曰“哲学”,其实就是人文之学。

  • 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常它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等。社会科学的形成远远迟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从具体时间来看,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以经验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都是从18世纪中后期才开始独立出来,到19世纪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系统的理论结构。社会科学的出现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近代以来西方自然科学与技术变革兴起与迅速发展的产物。

  • 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对象的不同。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人文科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技术,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依归。而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如果说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的主观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文化的话,那么社会科学关注的中心则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它是外在于具体个人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它们对经济、政治、法律、社会进行分门别类的或整体的考察,对人类社会的结构、功能、机制、变迁、动因等等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获得关于人类社会运行与发展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更有效率地管理社会。

    二是研究方法的不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意义分析的方法,是一种解释的方法,而社会科学则较多的引进了自然科学的方法,实证的方法。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则列举了11个学科: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并认为前5种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后6种属于人文科学。

  • 这说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确实有某种难以割裂的内在联系。例如,历史学就是一门兼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学科,从研究对象看,历史学无疑属于社会科学,但从研究的主旨和研究方法看,历史学更属于人文科学。

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主要内容有哪些

导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一)生产力系统
(二)生产关系系统
(三)上层建筑系统
(四)人口系统
(五)自然环境系统
二、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一)社会有机体
(二)经济社会形态
(三)技术社会形态
一、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
(四)开放性原则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三、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一)历史主义的方法
(二)科学预见的方法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三)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二)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
第六章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第七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后记

热点内容
名词解释行政法主体 发布:2025-07-08 05:13:11 浏览: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发布:2025-07-08 05:11:51 浏览:733
贵州松桃法律援助电话 发布:2025-07-08 05:11:38 浏览:984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的回应 发布:2025-07-08 05:01:13 浏览:677
合伙一人出资一人出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8 04:52:30 浏览:23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发布:2025-07-08 04:46:05 浏览:449
知识即道德 发布:2025-07-08 04:40:37 浏览:446
郭守杰经济法2017网盘 发布:2025-07-08 04:36:25 浏览:478
外国行政诉讼法原则 发布:2025-07-08 04:26:55 浏览:18
司法行政管理科员 发布:2025-07-08 04:26:53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