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签合同违反合同法
1. 后补合同的效力问题如何认定
题目所说的情况下合同是有效的,法律依据如下:
《合同法》第三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1)后签合同违反合同法扩展阅读:
有效合同的要求: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
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根据《民法通则》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因为上述三个条件是民事行为能够合法的一般准则,当然也应适用于当事人签订合同这种民事行为。
所以,合同有效的条件也应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只不过是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民法通则》中的“不违反法律”具体表现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结合到《合同法》第10条等规定来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还要求合同必须具备某一特定的形式。
因此,以上四个条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从《合同法》第44条来看,就是要“合法”。当然以上四个条件也都是《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具体规定,只有符合这些条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会有“有效”的可能。
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则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照本条规定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对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所以如果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时,另一方当事人只能依据《合同法》第121条的规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也就是说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和现有的法律规定,有效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并无法律约束力,没有为守约方或受害方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保护,有待合同法的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 先开工后签合同是否符合合同法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先开工,开工后一个月内签劳动合同是符合劳动法规定的。超过一个月未签订的,用人单位就得支付双倍工资了,超过一年仍为签订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 请问:签订合同之后,现甲方失约,违反合同条款,乙方怎样走法律程序
这估计不是简单我违约责任吧。
一般违约责任都会在合同中说明的。这种情况建议起诉吧,不知道细节,这种行为很容易牵扯到非法集资。
4. 合同签订后单方面违约拒不付款的违背了合同法的哪一条
违反了合同法的承担相应义务的条款。合同签订,双方均应该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合同都会规定违约条款,如果对方已经履行了义务,合同另一方就必须按规定履约,不履约,可以向法院起诉。
5. 甲乙双方签订合同过后,甲方不给乙方合同文本。请问这个合同是否违法,违反了了哪条法律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建议你可以咨询一下律师给出专业的看法。
(5)后签合同违反合同法扩展阅读: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2号染色体和猩猩甲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平衡易位)缔合模式接近度超过16N,并臂间多次倒位,其余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
6. 先付款后签合同违反了法律什么规定
合同的生效是合同的订立时期或是双方约定的时间,后订立的合同不会约束到前期的事宜,前期的付款双反认可没问题,不认可就不是一个事了。
7. 在合同期内又与第三方签订合同违反合同法哪一条
根据合同的相对性,我们可以认为合同只对彼此有限范围内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无非于其他人员对本合同的介入与涉足。
8. 先施工后补签合同违反什么规定
先施工后补签合同属于倒签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当事人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实施相关合作事项,并未因倒签合同给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但倒签合同不仅与企业内控制度中关于风险防范的目标相悖,也不符合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同时还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在实践中应当控制和避免倒签合同。
9. 签订合同违反法律的哪些规定
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是无效的。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法律法规
注意: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10. 请教高人 先打款再签合同是否违背合同法
《合抄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先打款说明你们之间有了口头形式的协议,也属于合同形式的一种。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如果是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先打款是以履行义务的方式达成合同,存在瑕疵,但是能补签合同,也不违法,但是存在风险。
如果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因此自打款时借款合同已经成立,之后补签书面的合同只是对之前已经履行的合同的一种书面确认,不违法法律规定。
只要借款合同的其他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先打款再签合同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