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孳息的理解
『壹』 对经济法的理解与认识
1.经济法产生的直接根源是自由放任的商品经济管理模式所产生的市场秩序失衡,从而要求国家公共权力的介入以维护公共利益、稳定市场秩序、促进效率与公平。
2.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利用其公权力对市场经济主体以及运行的调控、管理、监督、引导,所以经济法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一方为国家相关主管机关,另一方为经营者(包括市场被管理主体和中介组织,其中中介组织又同时具有市场主管机关授权的监管职能和接受管理的义务)。它们之间是调控和被调控、监督和被监督、管理和被管理、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是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的关系。
3.由于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有宏观和微观两的领域(例:相关经济法对经营者不正当竞争方面的管理就是微观方面的管理;而相关经济法对市场运行的管理便是宏观方面的管理),所以经济法可具体分为:宏观调控法律关系;国有参与法律关系;涉外管制法律关系;市场监管法律关系。
4.由于经济法所调整的上述对象和范围不同于其它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所以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尽管法律从整体上来说是用来维护和平衡效率与公平这两大价值,但作为经济法这一独立法律部门有其所侧重的追求价值,即经济法总体上追求的价值是:可持续的社会整体效益。
6.由追求价值便引出了经济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民主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正原则。
7.结合综上所述,故经济法的概念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及其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修正市场运行的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另外,有关经济法之性质的争论,即公法、私法抑或公私混合法,本人认为已无现实意义,皆因当今行政权力之扩张于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本位法律观念的回归,所以,本人认为于现实中再讨论这一性质问题已毫无意义。)
楼主,此问题实在太大,以上仅为概括叙述,并加之一些个人观点,所以不详之处欢迎指教。不胜感激!
『贰』 南平CPA的经济法原物与孳息的知识点有哪些呢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原物与孳息
孳息是指物或权益而产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据自然规律产生的物,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据法律规定由一定法律关系产生的物。
【解释】原物与孳息是两个独立的物。
2.孳息的权利归属
(1)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2)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物权变动的原因与公示方式:
1.物权变动的原因
(1)基于法律行为——物权行为
(2)非基于法律行为
①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②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③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解释】上述3项中,物权变动不以公示为前提。即如果是针对不动产,则无需登记就发生物权效力。
2.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
(1)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释】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不动产的物权变动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释】前面“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就属于该规定中“法律另有规定除外”的情形。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叁』 经济法问题,请问质权人与留置权人在对孳息收取上有何区别
一、这是一个物权法的问题。
二、二者区别在于质权人与出质人之间存在关于质权的合版同,可权以约定孳息的处分方式,未约定的,质权人才有权收取;留置权人就留置的行为与债务人无任何约定,而是依据法律当然的收取留置物产生的孳息。
『肆』 法律中的孽生是什么意思,经济法上写着“孽生的利息”
‘孽生的利息''没有这种说法应该是,叫孳生的孳息。这是《物权法》上的法律概念。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法定孳息是指,银行的利息、房屋的租金等。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法定孳息 法定孳息
,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法定孳息与天然孳息都有孳息之名,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现有的立法例看,多将其并 物权法
列规定,但它们本质并不相同,而且分属不同领域。两者区分的基础,在于法定孳息是交易之物。天然孳息是派生之物。 (一)物质形式不同 法定孳息因为是用益(用益物权和用益债权)对价,因此原则上用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即法定孳息的物质形式原则上是货币、是种类物。天然孳息可以是种类物,也可以是特定物。前者如收获的小麦,后者如产下的一只熊猫。但天然孳息进入交易状态后,才有区分种类物和特定物的法律意义。天然孳息都是动产,法定孳息因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故在逻辑上也可以是不动产,但笔者并未发现实务中有这样的例子。因为,不动产的价值一般较高,作为用益的对价,一般是得不偿失的。 (二)“收取”的性质不同 “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应依物权法之规定,法定孳息之收取,应依债法之规定。” 法定孳息在取得前,是债权请求权;取得后(货币或其他动产占有后)是物权。对天然孳息的收取是(直接)取得物权。 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传来取得。或者进一步说,天然孳息作为产出,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作为对价是传来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规范,主要是静态归属规则;法定孳息的法律规范,都是动态的交易规则。
『伍』 经济法中,什么是孳息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孳息就是原来的物产生的新的东西。如母牛生产的小牛,存款产生的利息等等
『陆』 只在中国经济法中,家养的母牛生犊属于法定孳息还是天然孳息 注意:1只在中国经济法 2是 家养 的 。
天然孳息
『柒』 在经济法中有个孽息是怎么回事
是孳息,不是孽息。孳息包括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属性而产生的物,如母牛所生的牛犊,果树上所产出的果实,土地上所生产的粮食,都为天然孳息。法定孳息是指依一定的法律关系由原物所生的物,例如,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依股本金所得的股息,即为法定孳息。
『捌』 对于经济法的认识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重要的法学学科之一,经济法学同其他法学学科一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系。
经济法学研究对象为:中外经济法史;中外重要的经济法的制定与修订背景,具体内容,实施情况;中外典型的经济法事例、案例;中外经济法学的学术史,中外经济法学的学术动态及研究成果。
二、经济法学的学科地位
经济法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经济法学的学科地位,取决于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经济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将其定位于法学本科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经济法学可作为独立的法学二级学科被许多高等院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
三、经济法学的特点
(一)边缘性学科
学习经济法学,要全面地知晓、运用法学各个领域的知识,特别是综合运用法理、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理论。学习经济法学,不仅仅要运用法学学科分析的方法;而且要学会运用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
(二)新兴性学科
经济法学在世界上只有近100年的历史,在新中国只有20余年的历史。
(三)挑战性学科
经济法学在理论上定论较少、流派纷呈,法律数量多、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时时催人奋进,富于挑战性。
『玖』 经济法中的买河蚌得珍珠问题,运用合同法还是物权法来解决显失公平OR孳息问题
这个案例不能用《合同法》中的显失公平来解决。
最高法《民通意见》第72条对回显失公平答的认定是:“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该案例中,河蚌里有珍珠是低概率事件,但作为正常人都可以预料到有这种可能,所以双方当事人在买卖过程中不可能存在利用优势或对方没有经验的问题。显失公平最常用于处于劣势消费者与处于优势的经营者之间,该案不适用于民法中的显失公平。
根据《物权法》第116条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孳息的所有权归原物的所有人享有,取得孳息的权利也随原物所有权转移而同时转移。该案例中珍珠是天然孳息,其所有权在河蚌的所有权转移时就已经附随转移给了买方,故珍珠应有买方所得。
本案例不能用不当得利解决,构成民法中的不当得利有一个重要条件,即无法律上的原因。该案例中,买方获得孳息(珍珠)是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结果,即有法律上的原因。故甲的行为不属于不当得利。
『拾』 经济法里面讲的“孳息”是什么分类怎样
孳息来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在民法源上,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