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⑴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有效吗
有效来。
劳动法是1995年颁布的,之后都源是陆陆续续缝缝补补。
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很多劳动法的内容被细化了,
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很多1995年之后颁布的涉及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对劳动法进行了细化补充。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⑵ 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是否有效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是有效的,但其中的个别条款与之后的法律规定抵触已失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为适用范围和相关问题的意见:
1. 劳动法第二条中的“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2. 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3.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4. 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
5. 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动法中被称为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
6. 用人单位应与其富余人员、放长假的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其劳动合同与在岗职工的劳动合同在内容上可以有所区别。
7. 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
8. 请长病假的职工,在病假期间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9. 原固定工中经批准的停薪留职人员,愿意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的,原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不愿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的,原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10. 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党群专职人员也是职工的一员,依照劳动法的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11. 经理由其上级部门聘任(委任)的,应与聘任(委任)部门签订劳动合同。
12.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13.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或合并后,分立或合并后的用人单位可以依照其实际情况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原劳动合同。
14. 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如果与原单位仍保持着劳动关系,应当与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原单位可就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在与合资、参股单位订立的劳务合同时,明确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休假等有关待遇。
15. 租赁经营(生产)、承包经营(生产)的企业,所有权并没有发生改变,法人名称未变,在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该企业仍为用人弊宽饥单位一方。
1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可以由用人单位拟定,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拟定,但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才能签订,职工巧散被迫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未经协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17.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应予以纠正。用人单位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的规定进行赔偿。
18.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19.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20.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不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
21. 用人单位经批准招用农民工,其劳动合同期限可以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
22. 劳动法第二十条中的“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是指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期限不间断达到十年。
23. 用人单位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支付和劳动者违约时培训费的赔偿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但约定劳动者违约时负担的培训费和赔偿金的标准不得违反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等有关规定。
24.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
25. 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和劳动部《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劳部发〔1994〕447号)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26.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27.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
28. 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
29.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30.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即使存在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情况,只要劳动者同时存在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31. 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被劳教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32. 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33. 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如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4. 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35. 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36.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法和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37.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或合并后,分立或合并后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其实际情况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38.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39.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40. 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
41. 在原固定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富余职工辞职,经企业同意可以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根据《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第111号,1993年公布)发给劳动者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42. 职工在接近退休年龄(按有关规定一般为五年以内)时因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劳动合同的,如果符合退休、退职条件,可以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在终止劳动合同后按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
43.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44. 困难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应区分不同情况,有些亏损企业属政策性亏损,生产仍在进行,还能发出工资,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45. 在国有企业固定工转制过程中,劳动者无正当理由不得单方面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不得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为由,借机辞退部分职工。
46. 关于在企业内录干、聘干问题,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全体职工统称为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各种不同的身分界限随之打破。
47. 由于各用人单位千差万别,对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的规定也就差异很大,因此,国家不宜制定统一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48. 按照劳动部办公厅《对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9号)的规定,各地企业在与原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保护老弱病残职工的合法权益。
49. 在企业全面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以后,原合同制工人与本企业内的原固定工应享受同等待遇。
50. 在目前工伤保险和残疾人康复就业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对因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仍由原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医疗等待遇。
51. 当前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应在非国有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进行,积累经验,逐步扩大范围。
52. 关于
⑶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律分析:脊握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汪运,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签劳务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十二条 在校生利用樱陵庆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⑷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底38条与《劳动合同法》第46条有矛盾吗
有矛盾,2008.1.1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以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准。2008.1.1后劳动合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的权,或者以降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如降职降薪)续签而劳动者不续签的,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经济补偿年限从2008.1.1后算起,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2008.1.1前的工龄不计算经济补偿金。
⑸ 鍔冲姩閮ㄥ叧浜庤疮褰绘墽琛屼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鍔冲姩娉曡嫢骞查棶棰樼殑鎰忚佹槸鍚︽湁鏁
鏈夋晥銆傚姵鍔ㄩ儴銆婂叧浜庤疮褰绘墽琛屻堜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鍔冲姩娉曘夎嫢骞查棶棰樼殑鎰忚併嬫埅姝2023骞5鏈17鏃ユ病鏈夋槑鏂囧簾姝锛屼粛鐒舵湁鏁堛
⑹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属于法律还是行政法规还是部门规章
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专》的通知由属原劳动部发布,属于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的决定,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调整本部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并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规章等。
相关规定:
《立法法》第八十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⑺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销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亏举族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答派用本法。
⑻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是否有效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还是有效的,只得和《劳动合同法》有冲突的条款,就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
⑼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是否有效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1995年8月4日发布),目前仍然有效。
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亦时常引用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