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婚姻法52条

婚姻法52条

发布时间: 2022-03-23 01:49:16

1. 婚姻法民事诉讼第51-52-50条的内容

婚姻法 第五十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专情况,属制定变通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变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第五十一条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废止。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条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2. 婚姻法是如何规定探视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八条规定,“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根据此规定,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也就是即使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有不利因素,也不能变更探望权主体。并且将子女规定为探望的对象,只能被动的接受探望。这在司法实际中出现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2)婚姻法52条扩展阅读:

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

1.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

2.探视权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离婚而产生的一种身份权。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3.离婚后对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来说,只是变更行使探视权的方式。

4.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父母双方应尽的法定义务,同时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对子女的探视也是应有的法定权利,这种权利和义务不能因离婚而消除。

参考资料:网络-《婚姻法》

3. 婚姻法五十,五十一条,五十二条

你好,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是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共计六章51条,没有你说的52条。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4.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四十六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四十三条:“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4)婚姻法52条扩展阅读

家庭暴力的责任

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处死刑。

根据法律法规,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结婚和离婚自由的,同样触犯刑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5. 台湾的婚姻法

法律上不可以
在传统中国,“一夫一妻制”是一个基本制度,在实践中常常是版“一夫权一妻多妾制,持续了数千年历史。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规定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对于纳妾行为不再容忍,纳妾者按法律将受到制裁。

中国大陆,中华民国政府初1930年公布《民法》,规定一夫一妻制。但初期民间纳妾仍然盛行,政府只能做到要求高级官员不要纳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婚姻法》规定一夫多妻不合法。

在香港,由于采取习惯法,直到1971年大清律例被正式取消,“一夫多妻”才改为不合法。香港、澳门现今仍有家庭是一夫多妻的。著名例子有富商何鸿燊,有4个妻子,他的伯父有12个妻子。

在台湾,一夫多妻也是不合法的,会触犯中华民国刑法第237条“有配偶而重为婚姻或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相婚者亦同。”。

但是,少数政商名流公开拥有超过一名配偶。大企业家如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大同集团林挺生等,政治人物如曾任行政院长之张俊雄、立法委员林进兴等,均有台面化一个以上的配偶。

6. 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怎样适用于假离婚,欺诈结婚的问题

合同法不适用于婚姻问题。
离婚结婚适用婚姻法,婚姻法与民法通则有不同回或冲突时,根据答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婚姻法。
婚姻法中没有假离婚,假离婚就是离婚,结婚的说道多一点,有婚姻无效、可撤销等说法,都用于特定的特殊情况。

7. 军婚的政策

1.军婚民事特别保护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33条明确规定:“现役军人 1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法律对现役军人配偶的婚姻自由权做出了限制,离婚时必须征得军人的同意。军人为祖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律以限制军人配偶的婚姻自由权来维护军婚的稳定,这对于军人配偶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法律对于军人配偶提出离婚作了“但书”的规定,既“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这包含两层意思:①军人配偶向现役军人提出离婚时,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取得军人的同意;②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时,军人配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再征求其同意。所谓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法律从立法的本意出发,对其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既“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以及军人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但书”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军人配偶的婚姻自由权放开了限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原婚姻法中军婚特别保护制度的一种完善,它沟通了过错主义离婚理由和离婚过错赔偿制度的关系。军人配偶提出离婚时,如果是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军人配偶有权请求军人一方承担离婚过错赔偿。

2.军婚刑事特殊保护

民法对军婚的保护主要是对军人配偶离婚自由权的若干限制,而我国刑法却是通过罪行来维护军人婚姻的稳定。我国《刑法》第259条之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通过设立破坏军婚罪和强奸罪来维系军人的婚姻,以对抗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军人配偶长期与军人异地分居的间隙来破坏军婚的行为。破坏军婚罪的行为除了同居以外都是重婚的行为,法律将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分开,将与军人配偶同居的行为也纳入了保护的范围之内,明显扩大了军婚的保护范围,体现了刑法保护军婚的立法本意,即以较重刑维护军人的婚姻关系。在刑罚的科处上,破坏军婚罪与普通公民所涉嫌的重婚罪相比略重一些。前者规定为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后者规定为2 年以下有期徒刑;再者,破坏军婚罪,属公诉案件范畴,当然也适用于“公诉不诉,自诉起动”的情形。而重婚罪属自诉案件范畴,司法机关对之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不可否认,由公安机关取证比当事人自己取证更容易受到保护。[1]

3.其它相关法律对军婚的特殊保护

我国《国防法》第52条第2款规定:“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役军人的荣誉、人格尊严,对现役军人的婚姻实行特别保护。”这一法律条款从原则上规定了法律对军婚的特别保护,这就使得我们在以后立法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护军人的婚姻,在肯定军婚的基础上采取若干措施来增强军人的荣誉感,让他们安心服役、训练、备战。

8. 新婚姻法第二十五条是什么

《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9. 假离婚逃避赡养义务

广东胡律师

1、两人的离婚协议并不影响儿子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协议中财产的约定属于无效的;

2、两位老人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0. 民事诉讼法 婚姻法都被哪个最新条例收纳了

首先合同效力的规定是属于合同法的序列,其次合同法52条有明确的规定,自己去查。

热点内容
电子版合同章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1 15:48:03 浏览:824
杭州市垃圾分类条例 发布:2025-07-01 15:47:16 浏览:522
行政诉讼法93条 发布:2025-07-01 15:45:26 浏览:625
电缆质量问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1 15:33:34 浏览:972
刑法残酷美女 发布:2025-07-01 15:33:32 浏览:819
劳动法关于因公负伤工资的规定 发布:2025-07-01 15:20:09 浏览:658
2014司法考试真题解析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1 15:00:43 浏览:696
法治垣曲 发布:2025-07-01 14:57:26 浏览:171
三农政策法规 发布:2025-07-01 14:49:07 浏览:14
游戏抽奖概率的法规 发布:2025-07-01 14:48:57 浏览: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