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按学科划分劳动法属于经济法吗

按学科划分劳动法属于经济法吗

发布时间: 2022-03-27 17:32:06

㈠ 中国法学学科划分为哪六大门类,什么

一 理论法学
二 法律史学
三 应用法学
四 外国法学、比较法学
五 国际法学
六 边缘法学
法理学导论课上讲的。。。

㈡ 法学学科分类

按照中国学科分类抄国袭家标准,法学学科分类为:
理论法学
法理学
法律哲学
法律逻辑学
法律社会学
立法
法律心理学
法律教育学
法律史学
法制史
法律思想史
法律解释学
比较法学
外国法学
部门法学宪法学
行政法
民事法学
民法
经济法
劳动法
环境法学
婚姻法
知识产权法学
金融法学
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法学
刑法
司法鉴定学
刑事侦察学
军事法学
安全法学
国际法学
国际公法学
国际私法学
国际经济法学
国际刑法学
国际环境法学
国际知识产权法学
国内法学
诉讼程序法学
边缘学科
法律信息学
法经济学
科技法学
法医学
司法精神病学
法律统计学
犯罪侦查学
证据学
刑事证据学
民事证据学
行政证据学
法律系统工程学
交叉学科
网络法学
新闻法学
交叉法学科专题

㈢ 劳动法属于经济法学吗

  1. 劳动法(labour 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2. 概念《劳动法》[1]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从狭义上讲,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广义上讲,《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以及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劳动法》[1]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4. 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等。

  5. 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㈣ 劳动法属于什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属于社会法

劳动法的社会法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劳动者保护与劳动管理的统一。

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涉及的社会主体和社会生活广泛而复杂。

3、劳动合同是以国家意志为主导、以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殊合同。

4、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与管辖具有特殊性。

5、劳动监察是以保护劳动者个人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具体行政行为。

社会法旨在保障社会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权益的法律,是中国近年来在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新兴法律门类和法律学科。

中国现行的社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㈤ 劳动法是属于民法商法还是经济法或者是一个单独的法律部门

现在有一种新的分类,劳动法属于社会法。社会法不同于私法、公法,是政府对社会回关系的干预法。
大家都知道,私答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民法就属于典型的私法。公法是调整非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行政法属于典型的公法。按此种分类,很明显劳动法既完全不属于私法,也不完全属于公法,一些法学家就提出了社会法一说。
经济法也被划分在社会法一类。

㈥ 劳动法 属于社会法还是经济法或是别的什么法

广义说认为社会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中义说认为社会法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狭义说认为社会法仅指社会保障法

㈦ 劳动法属于经济法还是社会法为什么有的说属于社会法,有的说属于经济法呢谢谢

《劳动法》不属于经济法,属于社会法。劳动法和经济法是两个专独立的法律部门,同时都属隶属于民法,都是民法的一部分。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社会法包括:
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矿上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职业病防治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失业保险条例,安全生产法等。

㈧ 哪些法属于经济法

关于经济法是公法还是私法抑或是公私兼顾的法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公私兼顾的法。
所谓公法就是国家运用公权力对社会生活的某方面加以强制介入,以达到国家意志的优先化和强行规范化,其体现国家权力本位,例如刑法运用国家司法权和执行权对对国家统治构成威胁的犯罪分子加以强制惩罚,行政法赋予国家行政机关以行政执法权,对危害治安管理等违法行为加以处罚,司法权和行政权都是国家的公权,代表国家意志,调整和规范这类社会关系的法律都是公法,带有明显的命令和服从的色彩,当事人一方是国家,双方地位不平等。

所谓私法就是市民社会以私权神圣和意思自治为前提,排除国家公权的介入,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体现个人权利本位,强调个人私利的保护,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民商法。

经济法是调整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国家干预需要性,也就是说不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就不应该由国家干预,而是纳入民商法的调整。我们且不说需要的限制,单从理论上说,这个干预是有限制的有度的,不是国家想怎样就怎样,是经济生活中确实非国家谁也管不了的国家才能插手,这体现的就不是国家意志了,而是一种社会需要。从这个角度看,经济法虽然一方当事人是国家,但是没有公法的强制介入性,国家不能以其意志为优先,故而不是公法,但它有公法的一个特征就是国家介入性,但不是强制介入,而只是有条件的介入,这个条件就是社会需要。

既然其一方主体是国家,其就不具备私法的全部特征,故也不是私法。但是也有私法的色彩,因为经济主体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性;国家不能任意干预,而是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进行调控,不具有绝对的强制性,故也不是私法,所以我认为经济法是公司兼顾的部门法。

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属于什么法比如合同法属于民法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畴。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版、权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我国现行立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观点,认为《民法通则》是民法这个法律部门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属于大民法的范畴。

㈩ 《劳动法》到底属于经济法还是行政法规

劳动法是社会法的一种,属于经济法范畴,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一部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比行政法规的效力高,所以不属于行政法规。劳动法和经济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同时都隶属于民法,都是民法的一部分。

2、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些经济关系的调整是为了对国家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加强经营管理,显然与劳动法的调整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是不同的。

(2)两者的主体不同。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经济法主体范围广泛,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3)是实现经济自由和发展的保障;经济法主体地位不对等,具有层级性,又是保障经济秩序和稳定的需要;经济法主体角色的变动性,则充分体现了经济生活对各种经济主体之间和谐互动的一种需要。

(4)两者的原则不相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等;经济法的原则主要有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等。

(10)按学科划分劳动法属于经济法吗扩展阅读

经济法的特点:

1、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2、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3、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4、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5、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纵向经济关系,但对横向经济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热点内容
2018注会经济法关于诉讼时效 发布:2025-06-29 06:58:01 浏览:698
合同法选择管辖 发布:2025-06-29 06:56:32 浏览:540
敬规章 发布:2025-06-29 06:38:51 浏览:726
商丘法院杜 发布:2025-06-29 06:37:25 浏览:596
实质行政法 发布:2025-06-29 06:37:20 浏览:760
全国大学法学专业排名 发布:2025-06-29 06:31:30 浏览:932
自由与法治案例 发布:2025-06-29 06:31:22 浏览:483
体育规章制度 发布:2025-06-29 06:25:42 浏览:916
行政法规有关法律规定 发布:2025-06-29 06:21:18 浏览:935
劳动合同法图书 发布:2025-06-29 06:18:29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