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婚姻法
1. 婚姻法自考简单么
不简单。
法律考试都不简单,你不仅需要牢记各项法律条文,还需要运用到各项案件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大量阅读以前的案例,特别累。
2. 自考法律专业的婚姻法到底能不能代替中国法制史
西北政法大学
专业代码:C030112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3 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含上机考核
4 4729 大学语文 4
5 0223 中国法制史 5
6 0242 民法学 7
7 0243 民事诉讼法学 5
8 0244 经济法概论 6
9 0245 刑法学 7
10 0247 国际法 6
11 0260 刑事诉讼法学 4
12 0261 行政法学 5
13 5677 法理学 7
14 5679 宪法学 4
注:旧计划中的“中国法制史”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两门课程,考生最多合格一门,可代替新计划中相应课程:若“婚姻法”合格,可代替新计划中“中国法制史”或“行政法学”中剩下的一门课程。
从以上看来应该可以的,下次办理免考你拿着合格证去自考办问一下不就知道了。
或者你在上这个网查查:http://www.xazikao.com/
祝你好运!
3. 自考报法律有哪些需要考
我也是自考法律本科的下面我就告诉你一下自考法律的课程
专业名称: 法律(本) 查看主考院校
开考方式: 面向社会开考 查看助学机构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类别 考试方式 大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查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必考 笔试 查看
俄语(二) 14 任选1门 笔试 查看
日语(二) 14 笔试 查看
英语(二) 14 笔试 查看
公司法 4 必考 笔试 查看
国际私法 4 必考 笔试 查看
合同法 5 必考 笔试 查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4 必考 笔试 查看
劳动法 4 必考 笔试 查看
知识产权法 4 必考 笔试 查看
法律文书写作 3 必考 笔试 查看
国际经济法概论 6 必考 笔试 查看
婚姻家庭法 4 必考 笔试 查看
公证与律师制度 3 任选3门 笔试 查看
国际贸易法 5 笔试 查看
票据法 3 笔试 查看
保险法 3 笔试 查看
房地产法 3 笔试 查看
外国法制史 4 笔试 查看
中国法律思想史 4 笔试 查看
法律毕业论文 0 通过 实践 查看
专接本加考课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类别 考试方式 大纲
民法学 7 加考 笔试 查看
民事诉讼法学 5 加考 笔试 查看
宪法学 4 加考 笔试 查看
刑法学 7 加考 笔试 查看
法理学 7 加考 笔试 查看
1、报考条件:
①学科门类为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管理学(11)类的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
②其他学科门类的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申报本专业,须加考:“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刑法学”、“法理学”五门课程中任选两门
2、考生可以不考外语,但须在“选考课”中加考三门(或以上)课程(不得与已选考的课程重复),不少于12学分
3、自学考试“律师(专科)”的毕业生,在报考本专业时:
①不得再报考“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必须在选考课程栏中,另选考一门课程。
②原已通过的“婚姻家庭法(二)”,可免考“婚姻家庭法(一)”。
③没通过“婚姻家庭法(二)”,可参加“婚姻家庭法(一)”的考试,或不考“婚姻家庭法(一)”而另选考一门选考课程。
④原报考律师专业(本科)的毕业生,已通过“中国法制史”课程可顶替一门法律专业本科段的选考课。
4、凡已通过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犯罪学、罗马法、国际关系史,自然科学概论、法医学、外国宪法、专利法与商标法、西方法律思想史等课程考试,取得课程合格证的可分别顶替本计划中的选考课。
5、自学考试法律(专科)的毕业生已取得“婚姻法(3)”课程合格成绩,可免考本科的“婚姻家庭法(一)(4)”。
我考的也是这个专业,总体感觉除了三个外国法以外都不难你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加油啊,祝你好运希望你早点通过考试。
4. 自学考试法律专科98年通过的婚姻法可以代替现在的思想道德修养吗
你好,不能,自考没有明确规定的顶替是不可以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基础政治课程不能顶替。
5. 法律本科自考科目有哪些
法律自考本科的公共课:
1、毛泽东思想概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英语。
必考科目有:
1、法律文书写作;
2、 国际私法;
3、国际经济法概论;
4、合同法;
5、劳动法;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7、知识产权法;
8、婚姻家庭法。
选考的有:
1、外国法制史;
2、中国法律思想史;
3、西方法律思想史;
4、金融法;
5、税法;
6、保险法;
7、公证与律师制度;
8、房地产法。
(5)自学考试婚姻法扩展阅读:
1、本专业计划共设置毕业课程15门。
2、报考条件:各类国民教育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
3、从2007年起,“婚姻家庭法(一)(00855)(3学分)”调整为“婚姻家庭法(05680)(3学分)”:“金融法(一)(00256)(4学分)”调整为“金融法(05678)(4学分)”。
4、考生已通过原计划有关课程,可顶替本计划中的相应课程:
①“行政法”可顶替“法律文书写作(00262)(3学分)”;
②“政治学原理”、“国际关系”或“海商法”可顶替“合同法(00230)(4学分)”或“公司法(00227)(4学分)”或其他选修课(原计划中的一门课程只能顶替现计划的一门课程);
③“金融法(一)”可顶替“金融法(05678)(4学分)”;
④“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可顶替“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4学分)”;
⑤“专利法和商标法”可顶替“知识产权法(00226)(4学分)”;
⑥“婚姻家庭”。
⑦“国际关系史”可顶替选修课中的任意一门课程。
5、已通过专科“婚姻法”或“公证与律师制度”,在本科段不需重考这两门课,应在选考课中另行选取两门课程考试。
6. 法律自考必考科目是哪几门
法律自考本科的公共课:毛泽东思想概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语(二)
必考科目有:法律文书写作、
国际私法、
国际经济法概论、
合同法;
劳动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知识产权法;
婚姻家庭法(一)。
选考的有(选三):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金融法(一)、税法、保险法、公证与律师制度、房地产法。
从普遍的角度讲,相对较难的科目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没有英语基础或基础差的,可能感觉英语比较难。
但目前已经有地方规定在学分不能减少的情况下,英语可以由选考科代替。
选考科目相对较难的有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
7. 2021自考法学根据新婚姻法吗
2021法学考试,应该是根据新的民法典出题了.
8. 自考法律家庭婚姻法 怎么复习 怎么备考最好是考过法律
认真看书、做题。这是最简单的一门课。
9. 自考法律本科的必考和选考
必考科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学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学分
3.英语(二) 14学分
4.法律文书写作 3学分
5.国际私法 4学分
6.国际经济法概论 6学分
7.合同法 5学分
8.公司法 4学分
9.劳动法 4学分
10.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 4学分
11.知识产权法 4学分
12.婚姻家庭法 3学分
选考科目:
1.金融法 4学分
2.税法 3学分
3.票据法 3学分
4.保险法 3学分
5.房地产法 3学分
6.市场竞争法概论 4学分
7.证据法学 6学分
8.公证与律师制度 3学分
考英语二还是要选考三门选考课
如果你专科读的是法律
考完15门课程,毕业论文也合格的话就可以毕业了
如果是其他专业的
还需要加考其他科目
具体如下:
1、 凡取得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院校的法律、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律师等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法律专业本科,监所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法律专业本科段,须加考民事诉讼法学或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2、 其他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专业本科段时,需加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五门课程。
3、 原法律专业自考专科毕业生报考法律专业本科段时,已通过“婚姻法”课程考试的,不须报考“婚姻家庭法”课程,可在选考课程中另行任选一门课程考试。
4、 原法律专业自考专科毕业生已通过“中国法制史”课程考试的,在报考本科段时,不须报考“中国法制史”,而应参加基础科段的“行政法学”课程考试,在专科已通过“行政法学”课程考试的,报考本科段时,须参加“中国法制史”的考试,以上考生,本科段可少选一门选考课程。
5、 原法律专业本科段第一轮考试计划与新计划中,凡课程名称相同、要求一致的课程,成绩互抵;原计划中由必考课改为新计划中的选考或由选考课改为必考课的课程,成绩对应相抵。如:金融法(原为必考)互抵金融法(现为选考);环境法学(原为选考)互抵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现为必考)。
6、 在原法律专业本科段第一轮考试中,已通过必考课“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选考课“立法学”、“侵权行为法”、“政治学原理”、“物权法”、“微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的,可抵新计划中的选考课。
7、 申请免考英语(二)的考生,必须在选考课中加考三门课程,其学分不少于14学分。
8、 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的通知,原来按老计划参加过考试的考生,凡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的,不再参加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只通过其中一门课程的考生,须参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10. 自考报考法律专业总共考哪几门课先考什么好
自考法律有15门课程 最好先考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