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婚姻法满足退还彩礼的条件

婚姻法满足退还彩礼的条件

发布时间: 2022-05-17 18:46:05

1. 婚姻法彩礼退还条件

法律分析:以法律的视角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不难发现彩礼给付目的是彩礼返还的基本条件。”“作为彩礼的一种支付方式,其本身包含着对方对婚姻的承诺。若未结成婚,其目的就落空了,此时彩礼仍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如果双方未办理登记手续或者未共同生活的话,可以返还彩礼。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主要规定在司法解释中,是否退还,主要考虑双方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是否共同生活、给付彩礼是否导致给付一方生活困难。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第五条 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第十九条 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2. 婚姻法规定的要回彩礼的条件是什么

法定要回彩礼的条件是:男女双方还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男方因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要返还彩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3. 彩礼返还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以下三种情况需要返还彩礼:(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4. 2021新婚姻法彩礼退还问题

彩礼可予以返还的法定条件为以下三种:1、双方未领取结婚证;2、双方虽领取结婚证,但未共同居住;3、一方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符合以上三种情形的,在主张彩礼返还时,才有可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一、彩礼的意思
这里所说的彩礼,在一些地区又称聘礼,是严格有针对性的。它只是指按照当地习俗,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额的现金或财产,表示他有诚意与对方结婚。中国的古代法律称由此产生的婚姻为“订婚和结婚”。因此,如果一个男人向另一方支付财产,那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了最终与另一方缔结婚姻关系,他必须支付财产。如果有明显的地方习俗,就是彩礼。如果支付的财产没有按照当地习俗作为最后手段支付,或者没有当地习俗规定只有支付彩礼才能缔结婚姻关系,但男方自愿支付,不附加任何条件,则属于一般赠与,不是彩礼。应当作为一般赠与处理,离婚时女方非自愿返还的,法院一般判决不予返还。
二、这种情况下应当返还彩礼
200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中就彩礼的返还作了明确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因此,如果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男方可以要求女方(包括女方家庭实际接受彩礼的亲属)返还彩礼;否则,彩礼在离婚时不予返还。当然,如果女方自愿返还,则不受此限。
总而言之,为婚礼准备钱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结婚礼物。还有,在准备婚礼仪式的时候,要提前了解清楚相关内容。让自己在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同时婚礼彩礼的准备也需要大家在双方协商后在相关方面做好周密的准备。

5. 婚姻法彩礼返还

法律分析:彩礼可予以返还的法定条件为以下三种:1、双方未领取结婚证;2、双方虽领取结婚证,但未共同居住;3、一方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符合以上三种情形的,在主张彩礼返还时,才有可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若是不符合上述情形的,法院一般不会判返还彩礼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6. 退还彩礼的法定条件

法律分析: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规定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存在女方将彩礼转化为陪嫁物品的情况。若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男方所付彩礼及女方所购陪嫁等物品相互返还,则不免给女方造成太大损失。考虑到双方为结婚互有损耗,实践中结合以下两方面因素予以处理:一方面,女方陪嫁是依女方家庭喜好所购,以返还女方为宜,因浪费而造成损失,可以酌情考虑男方留用相关物品,分摊女方损失;另一方面,在彩礼的返还上,可酌情要求女方返还部分或大部分,不宜僵化处理。一方以结婚为目的产生了大量花销,后因种种原因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者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以结婚为目的所购之物超过普通生活所需,因浪费而受损失,故另一方需承担相应部分损失。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7. 婚姻法财产分割关于彩礼返还的条件是哪些

法律分析:返还彩礼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如果不是这三种情况,彩礼作为一种赠与,一般是不可以要求退还的。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当事人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当事人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第五条 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第十九条 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8. 2021年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什么情况需要退回彩礼

1、2021年新的民典法要开始执行了,在新的民典法里明确规定了,如果夫妻两人是以结婚为目的,那么离婚时候彩礼是不要退还的。

2、不过也有情况特殊的时候,如果两人并没有领取结婚证,那男方给了彩礼,现在两人分手的话可以要求退还彩礼。

3、如果两人领取结婚证,男方家也已经给了彩礼,但两人并没有共同生活过这种情况,离婚的话可以要求退还彩礼。

4、如果在结婚之前男方家给了彩礼,并且因为给了彩礼之后家庭生活很困难,结婚之后女方要求离婚,那这种情况要求对方给彩礼,如果不退还彩礼可以通过法院诉讼。

2021年民法典对结婚彩礼的规定

1、《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其实这个法条不是新的,是每一部婚姻法里都有的政策,因此关于彩礼问题一直都是延续旧制度,与之前无异。

3、法律没有禁止彩礼,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和给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是两码事。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反对借婚姻强行索取彩礼,或者以巨额彩礼作为结婚的条件。

4、但是男方按照当地习俗支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或者结合自身经济条件承受能力自愿给付女方的金钱的行为是可以的。

热点内容
微法院待审查 发布:2025-05-20 14:02:36 浏览:854
建设法治国家的障碍 发布:2025-05-20 14:02:33 浏览:779
由裁判到立法 发布:2025-05-20 13:59:46 浏览:270
普会村法院 发布:2025-05-20 13:45:23 浏览:378
关于退伍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17 发布:2025-05-20 13:44:37 浏览:844
2014一建法规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5-20 13:44:28 浏览:660
民法典演戏 发布:2025-05-20 13:31:37 浏览:474
司法辅拍书 发布:2025-05-20 13:31:30 浏览:4
二建法规mp3 发布:2025-05-20 13:25:02 浏览:464
婚姻法34条中中止妊娠 发布:2025-05-20 13:24:46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