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要约名词解
1. 求国际经济法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越多越好 谢谢
三、名词解释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的空白处。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国家契约
2.关税税则
3.外国投资法
4.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5.欧共体法
四、简答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的空白处。每小题6分,共18分)
1.国际经济法有哪些主要特点?
2.简述法人或其他组织取得外贸经营权的法定条件。
3.关贸总协定有哪些主要职能?
五、论述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的空白处。共10分)
试述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国际技术转让的基本方式。
答:国际技术转让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非商业性的技术转让。主要是指国家间或国家与国际组织间以签订经济技术合作
协定的方式而进行的技术转让。具有无偿性特点。
一种是商业性的技术转让。即通常所说的国际技术贸易。具有有偿性特点。具体又有两
种主要方式 一是技术贸易;二是技术投资。
2、简述特别提款权的概念和特点.
答.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按各成员国认缴份额的比例分配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它
是成员国在基金组织帐户上一种用数字表示的人为资产。
其特点有:
①成员国分得特别提款权后,无须再向基金组织缴交任何其他资金;
②成员国在需要时,可以无条件地使用特别提款权;
③特别提款权归成员国长期所有。
3、我国仲裁立法如何体现仲裁和调解相结合的特点?
答 我国《仲裁法》体现了仲裁和调解相结合的特点,表现在:
①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②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作出裁决;
③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
④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联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阐述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制度的主
要内容。
答:此制度包括风险转移的含义、时间及法律后果三项内容。
(一)风险转移的含义.
所谓风险是指足以致使货物毁损、灭失的意外事由。风险转移是指风险承担的转移,也
即对风险造成的损失承担的转移。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的风险应于某个时间由卖方改为
买方承担,此即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
(二)风险转移的时间
风险转移问题的关键在于风险在何时从卖方转移到买方手中,对此,各国法律规定并不一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的风险转移时间是:
(1)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有两种情况.
①如卖方没有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交付货物,则货物依合同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之时即为风险转移之时。
②如卖方有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把货物交给承运人,则货物于该地点交付给承运人时即为风险转移之时。
(2)如果货物是在运输途中出售,订立合同之时即为风险转移之时。但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巳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遗失或损坏,又不将此事实告知买方,则应由卖方承担此遗失或损坏。
(3)合同既不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又不是出售运输途中的货物,即一般是在卖方营业地交货的情况下,买方接受货物时,即为风险转移之时。如买方不在适当时间内这样做,则货物交由其处置但其不收取时为风险转移之时。
如果买方有义务在卖方营业地以外的某一地点接收货物,当交货时间已到而买方知道货物已在该地点交给他处置之时,才是风险转移之时。
(三)风险转移的后果:
货物在风险转移到买方后遗失或损坏,买方支付价款的义务并不因此解除,除非这种遗失或损坏是由于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所造成。
如果卖方已根本违反合同,则所有风险转移的规定,不影响买方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
2、论述双重征税协定的主要内容及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
答:(1)双重征税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协定的适用范围。包括协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效力范围,协定适用的税种范围以及协定对人的适用范围。
②对各类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的征税权划分。
③避免和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④税收无差别待遇。
⑤相互协商程序与情报交换制度。
(2)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两者的功能和作用各有侧重。
国内税法的作用主要在于创设缔约国征税权,确定课税对象范围和程度以及征税程序等。协定的作用在于运用冲突规范限制缔约国一方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同时规定缔约国另一方在行使税收管辖权时应该采取的消除双重征税的措施。
②两者彼此配合,互相补充。
一方面,协定中的冲突规范和实体规范的功能作用,需要缔约国国内税法上的有关实体和程序规范的配合补充,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协定中不明确的用语,允许各国依照国内税法进行解释。
③两者发生冲突时,协定条款原则上应有优先适用的效力,但不能绝对化。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国际贸易惯例
2、 要约邀请
3、 惩罚性赔偿
4、 融资性租赁
5、 注册资本
简答题 (3题,每题6分,共18分)
1、 简述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特点。
2、 简述《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
3、 简述仲裁协议的作用。
六、论述题 (1题,共12分)
试分析双重征税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跨国公司
2、 两段招标
3、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4、 汇票
5、 共同海损
简答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1、 试比较美国型的投资保证协定和德国型的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
2、 简述要约的构成条件。
3、 简述国际技术许可协议的含义及其分类。
六、 论述题(1题,共12分)
试述我国与GATT及WTO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2. 国际经济法,英文,名词解释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版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权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国际经济法学的一个名词解释
国家契约(state contract),是现代国际投资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法律形式,有人称特许协议(Concession)、“回经济特许协议”答“经济开发协议”,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同外国投资者个人或法人,约定在一定期间,在指定地区内,允许其在一定条件下享有专属于国家的某种权利,投资从事于公用事业建设或自然资源开发等特殊经济活动,基于一定程序,予以特别许可(special authorization or approval)的法律协议(legal instrument)
4. 什么是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版;国家与他权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范围,国际上和国内都学说不一,总的来说,可归纳为广泛和狭窄的两种概念和范围。广义的泛指调整国际经济交往的法律。其范围包括一切关于超越国界并涉及任何经济利益的交易和交往的法律规则和制度,不论进行交往和交易的主体是国家、国际组织或机构、国营金融机构(如国家的中央银行),还是个人、法人或跨国公司。它也不区分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狭义的是国际公法的一个特殊部门。凡国际贸易、经济交易中涉及的私法问题(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等)和国内法问题(如关于进出口管理的国内立法等)都不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
5. 国际经济法中要约和承诺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发出要求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6. 国际经济法要约有效期起算时间
要约是到达生效的。
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发出要求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7. 民法典中的要约也国际经济法中的要约有什么区别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 《国际经济法》中提单的概念
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概念。简称B/L,在对外贸易中,运输部门承运货物时签发给发货人的专一种物权凭证。收货属人凭提单向货运目的地的运输部门提货,提单须经承运人或船方签字后始能生效。是海运货物向海关报关的有效单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