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人大呼吁婚姻法

人大呼吁婚姻法

发布时间: 2022-05-29 12:49:26

⑴ 人大代表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周岁,该不该降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将再次建议,修改《婚姻法》第六条,将男女法定结婚最低年龄定为18周岁。“我真的很希望这个建议被采纳。”
降低法定婚龄呼声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12年3月,黄细花就提出这一建议,当时被网友评价为“雷人”,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赞同。去年1月,人口学者何亚福在《新京报》撰文表示,法定婚龄应降到18岁,他质疑成年了为何不能结婚,同样引网友热议。
当时,新浪发起了一项网络调查,有6373人参与。调查中,赞成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为51%,不赞成的为45%,剩下3.8%“说不好”。

法定婚龄应降到18岁,这一建议是否真的“雷人”呢?
中国法定婚龄的变迁
法定结婚年龄,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允许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古时候,由于人类寿命不高、生产力低下等原因,男女结婚的年龄都很早。
那时候,法定结婚年龄主要由作为生物学意义上,人的生理需要来决定的。
由于女子14岁、男子16岁左右就已发育成熟,开始具有生育能力。唐、宋两朝规定男子需满15岁、女子需满13岁;元朝规定男女须满15岁;明、清则为男16岁、女14岁。

1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医学认为过早生育对母婴健康均不利,法定结婚年龄开始变晚。

民国时期,改革了明清以来的婚龄制度,提高了两岁,规定男未满18岁、女未满16岁者不得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将法定婚龄由从民国时期的“男18岁、女16岁”提高到了“男20岁、女18岁”。事实上,这部《婚姻法》,内容较为简单,规定也并非很具体,总共才27条的法律,宗旨为“废旧立新”,核心落在“妇女的解放”上。
到1980年,中国有了第二部《婚姻法》。当时比较激烈的争论,集中在法定婚龄的问题上。
当时鉴于推行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数量的要求,计划生育等部门主张把最低法定婚龄提高一些,甚至有人主张要把法定婚龄提高到晚婚年龄。
最终,经过修订,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中规定,将法定婚龄从“男20岁,女18岁”,修改为“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七成国家的法定婚龄是18岁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男22岁,女20岁”这个年龄结婚算挺早的,但相比而言,中国的法定婚龄在全世界范围内算是很高的了。有学者曾对全世界108个国家的法定婚龄进行过统计,发现七成国家法定结婚年龄是18岁。

中国香港、澳门的法定婚龄仅为16周岁。中国台湾则为20周岁,父母同意下男18周岁,女16周岁。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法定婚龄也只是在18岁左右——英国、希腊规定男女均16岁;德国、意大利男女均为18岁;法国男18岁,女15岁;日本和韩国男18岁,女16岁。
美国各州不一,部分州规定,如双方未满成年人年龄,经双方父母同意方可结婚,爱达荷、密西西比、新泽西和华盛顿等州则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由于法定婚龄过早会在侵犯少女权益,给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童婚也会为消除贫困、发展教育以及性别平等带来障碍,196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会员国应明定最低结婚年龄无论如何不得少于15岁。

降低法定婚龄带来的争议

赞成方:成年人应有选择的自由
由于房价居高不下、结婚成本提高、对婚姻的期望值过高、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等原因,现代人的初婚年龄已经不断提高。例如,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市居民初婚年龄为男性30.17岁、女性28.19岁,分别比2012年上升0.17和0.89岁。
但是,在偏远地区仍然存在未达法定婚龄就“结婚生子”的现象。赞成者认为,考虑到实际情况,提早婚龄是对他们婚姻的一种保护。

文章一开头提到的人大代表黄细花说,女子14岁、男子16岁左右就已发育成熟,开始具有生育能力。

中国男女青少年从性成熟到法定结婚年龄之间的时间长达6年之久,容易造成一些社会问题。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普遍存在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也是时代的需要。
人口学者何亚福撰文表示,“
既然18周岁已经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如果犯罪,就要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了,怎么还不允许结婚?如果不允许结婚,这意味着还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也有网友表示:“如果法定婚龄降到18岁,只是意味着在18岁有了结婚的权利,并不是强迫满18岁就结婚。英国人16岁就可以结婚,但也没有多少人真的满16岁就结婚,只是放宽了限制,结不结婚看个人选择。拥有权利不代表一定要行使权利。”
反对方:会产生更多社会问题
然而,有很多人对“18岁法定婚龄”提出批评。他们认为,按照目前的教育体制,18岁仅仅是高中毕业,刚出校门还没有走向社会就“允许”结婚,实在是不宜提倡。
一方面,18岁虽然在法律上成年,但在家长的娇生惯养下,很多人还是个不能生活自理的“孩子”,很难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强,对生活条件要求高,早结婚后由于缺少磨合和耐性,很可能导致离婚率大幅上升。婚龄问题,草率不得。
新闻评论员徐甫祥撰文称,18岁虽然在法律上成年,但婚姻已不仅仅是其个人的事,能对自己负责,不代表就能对其爱人负责,更不表明能承担起对子女的责任。
从18岁起开始对自己负责,到进入婚姻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还有一个过程,或者说一个缓冲期。

其实,降低法定婚龄之所以被再次提及,还在于人大代表认为现行法定婚龄会造成晚婚晚育,不利于“全面二孩”政策落地。黄细花在提出降低法定婚龄之外,还提出全面放开生育这一建议。

反对者认为,年轻一代生孩子并不是被年龄政策所束缚,更多是经济条件、社会压力等因素,过分提前婚龄应对人口老龄化并不妥当,降低法定婚龄还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⑵ 中国的新婚姻法

关于婚姻的新规定:男女自愿离婚,并且在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了离婚登记的,会有一个三十天的冷静期,在这三十天之内,随时可以撤销离婚。三十天满之后,需要领取离婚证,不领的视为撤销离婚申请。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⑶ 两会提案:法定结婚年龄更改为十八岁是否通过

两会提案法定结婚年龄更改为十八岁没有通过,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依然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规定:

第六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第八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3)人大呼吁婚姻法扩展阅读

各国不同的法定结婚年龄:

1、日本规定的适婚年龄是男性18岁,女性16岁。但是日本的成年标准是满20岁,20岁以下都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未成年人在申请结婚的时候,要有父母等持有监护权的长辈的同意,一旦结婚,尽管不到20岁,在法律上也将被视为成年人。

2、印度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女不早于18岁,男不早于21岁。

3、在德国,法定结婚年龄是16岁,但是也有条件的,如果双方都是16岁,在法律上基本不允许结婚,而是其中一方要18岁,另外一方如果16岁,要有家长或者监护人的签字同意,有条件的可以结婚。

⑷ 呼吁婚姻法确未共同生活的急待高院明确的司法解释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2004年4月1日起开始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统一了彩礼纠纷案件裁判尺度,给人民法院的裁判带来了很大方便。该解释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关于如何理解该解释第十条第(二)项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这一规定,目前司法实践当中就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应当以当事人是否已经办理结婚登记并且共同生活为主要判断依据的。给付彩礼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即使存在长期同居关系,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仍然应当返还彩礼,给付彩礼后已经办理结婚登记且长期不间断的共同生活,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对于已经生活过(含长期共同生活居住、间断性共同居住、短时间内共同居住),该种观点均认为已构成共同生活,在一方离婚时提起要求另外一方退还婚前给付的聘礼、聘金时,一律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二项,认定为已登记并构成共同生活,法院予以驳回。笔者认为该种观点,实际上是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二项规定的限制解释,有违公平原则,同时也是对法条的片面认识和理解。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除考虑应当以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外,还要考虑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如果没有达到实质意义上的结婚,这个条件就没有达到,那么这些彩礼就应该能拿回来。实质意义上的结婚,除了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外,仍需双方具有共同生活的意愿。假使有一方为了骗取另外一方的聘礼、聘金而假意与另外一方办理结婚登记,虽双方登记后,偶尔在一起生活,不能认定构成《婚姻法》解释二关于“共同生活”的认定。否则有违公平原则,也极易为女方利用假结婚来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农村人口中的骗婚)提供法律庇护,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普通百姓对法律的认同,司法的社会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该观点认为,所谓的共同生活是指较为长期、稳定的夫妻生活和经济生活。对于间断性共同居住、短时间内共同居住也不能简单的认定为是共同生活。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⑸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准备提交建议修改《婚姻法》什么时候能实行

2012年召开的第十五届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认为应修改《婚姻法》关于“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的规定,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
但那只是一个提案,并未提到人代会的议事日程上,何时通过只能拭目以待了。

⑹ 婚姻法24条审查建议为何引起社会热议

12月24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专门将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份报告首次集中公布了近年来全国人大备案审查中推动相关部门纠正“带病文件”的十大案例。其中,推动解决《婚姻法》“第二十四条”的争议赫然在列,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年初公布了《关于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的补充规定》,明确: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补充规定》对司法实践中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给出了回应,但有人认为这离《婚姻法》“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这一前提仍有距离。

⑺ 全国人大在制度创新上是否准备建立新婚姻法

好像没有这个计划。
目前的婚姻法已经比较完备,在实施中没有太大问题,社会各界对婚姻法的修改也没什么呼吁,所以不会起草什么新婚姻法。近期,连推出新的司法解释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⑻ 关于婚姻法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全文共分为6章,包括总则、结婚、 家庭关系、离婚回、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答附则,共51条。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废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同时废止

⑼ 如何给中国的婚姻法提意见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话是没办法啊给婚姻法提意见的,想要给婚姻法庭见的必须是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政协人才可以给中国的婚姻法提意见。

⑽ 这次人大会议是谁提议中国要实行一夫多妻制

在这次人大会议上,有一部分专家提议,中国要实行一幅多棋子很显然的,这就是个笑话,是违背国家婚婚姻法规定的提议当然是通不过的。

热点内容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全文 发布:2025-05-15 15:41:15 浏览:532
劳动法中关于医疗假期长 发布:2025-05-15 15:37:56 浏览:360
劳动法上的经济补偿 发布:2025-05-15 15:34:12 浏览:604
百名法学家百场直播 发布:2025-05-15 15:31:52 浏览:667
2014年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发布:2025-05-15 15:31:42 浏览:669
公司法发起人 发布:2025-05-15 15:14:01 浏览:512
3Q经济法 发布:2025-05-15 15:11:59 浏览:731
员工做私单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15:05:59 浏览:874
湖南法院判决书 发布:2025-05-15 15:05:54 浏览:498
新旧民事诉讼法执行期限 发布:2025-05-15 14:55:10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