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法的基本原则

社会法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 2020-12-26 02:54:42

① 简述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1、强制性原则
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原则是社会保险基金三方负担筹集的原则的保证。一方面,受到利益的驱使,很难保证雇主自愿为其雇员加入社会保险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费用;另一方面,尽管参加社会保险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劳动者,但劳动者的个体差异很大,其具体情况纷繁复杂,使其自愿地加入社会保险体系并按期如实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在实践推广中也是非常困难的。在社会保险的参预与费用的缴纳等方面必须实行强制性原则,这样才可以有力地保证社会保险的推广和运作。
2、保险基金征用法定原则
保险基金征用法定原则可以说是强制性的派生原则。它包含着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保险基金的征收法定;二是保险基金的用途法定。保费征收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保险费用征收的种类和费率的确定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任何社会保险机构和其他机构不得未经法律授权而擅自改变。如果对保费征收的权限不加以严格限制,就可能出现保险费率和种类变动失控,加重投保人负担,促成社会不安因素。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用途对基金进行妥善的管理和运用。通过对保险基金征用进行严格的法律限制,可以更好地防止相关机构对权力的滥用,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作。只有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按照法定用途使用,社会保险才能正常运行。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给付和具体纠纷的处理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要求社会保险体系中每一个成员承受的负担与其自身的经济状况保持一致;而相同社会经济区域条件下的投保人所获得的基本保障也应当是相同的,不论其最初缴纳的保险费用的多少。在出现社会保险纠纷时,应以此项公平原则作为处理事务的指导精神。社会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收入的再分配,使收入在不同年龄、健康状况、时期以及就业机会的人们之间发生转移,虽然它在缩小贫富差距上的作用不尽人意,但却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符合实质公平的要求。

② 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保险活动,解释和执行《保险法》的基本依据,主要版有:
①遵守法权律与行政法规的原则
保险活动属于民事活动,因此保险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与行政法规。因为只有守法,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违法就就受到制裁。保险活动的当事人,不但要遵守《保险法》及有关的行政法规,而且要遵守国家所有的法律与行政法规。
②自愿原则
③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民事主体在保险活动中,要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意志,即立法者要实现以上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
④境内投保的原则

公平竞争的原则
⑥专业经营的原则

③ 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如下:

第三专条属: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④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权利保障原则
2、普通性原则
3、平等性原则
4、基本生活保障与提高生活质量专相结合的原则

⑤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人之作为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确认。人权来源于人的理性、尊严和价值。基本人权则是当代国际社会所确认的一切人所应当共同具备的权利。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之所以被宣布或确认为权利,不仅是因为它们经常面临着被侵犯、被否定的危险,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持和国家强制力量的保护,而且是因为人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和动力。现代法律就是保护人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强制力量。正是人权体现了现代法律的精神,正是人权保障奠定了现代法律的合理性基础。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就是为了争取和实现人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突破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把工作重点从调整对立的阶级关系转移到承认和保护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等权利义务关系上来,转变重政权轻民权的观念,克服“防民”思想,提高人权保障意识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当前,在刑事司法领域,一些执法人员还存在着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的观念,习惯于有罪推定,忽视刑事司法的人权保障功能。因此,我们必须着力提倡打击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增强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意识。
其它的内容也简要列一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四,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五,监督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
六,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⑥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主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
社会主义行动宣言
?中国需要一个代表中下层阶级利益的社会组织,在现代的中国还没出现一个代表中下层阶级的社会组织,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迫切需要一个代表中下层阶级的利益的社会组织,只有建立这样的组织才能反映真正的中国社会的现实,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使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真正体现和反映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在现在的社会中,由于还没有一个代表中下层阶级利益的社会组织,处于中下层阶级的人民在社会中往往处于弱势和无权的状态,在现实状态中由于中下层阶级没有一个代表自己的社会组织和团体,不能在社会和国家政治中,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力量,从而摆脱弱势和无权的地位,只有建立真正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才能选出真正代表中下层人民自己利益的代表,从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员,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更加民主的方向更加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方向展.
?中国由于没有一个代表中下层阶级利益的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出现,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其子女教育问题.工作条件极端恶劣问题.还有工人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城市居民子女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城市小商贩问题,上访问题,农村城市部分人口返贫问题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中国的农民和工人是一个分散的群体,没有能力参政和议政,没有组成一个组织和团体,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参与制定有利于农民和工人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方针'一些规则,所以只有团结起来组成一个代表农民工人利益的组织和团体,积极的参与国家政治,利用广大农民工人的力量,不断地追求政治上的民主平等,才能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不断地发展,那样人人政治上平等自由民主和经济上平等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但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让社会自由发展和靠上层阶级的善心和施舍来实现的,他必须靠我们广大农民工人自己积极的广泛的参政议政来实现的,而要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制定有利于农民工人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权利;,就要在人大代表选举中选出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大代表,而且还要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占大多数,这就要有农民工人自己社会组织和团体,只有这样 才能制定有利于农民工人的国家政策方针,所以大家要行动起来建立农民工人自己的组织团体,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实现这个理想,造福子孙后代,使我们的子孙享受我们制定的方针政策,让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平等,在经济上也有平等的发展权,使我们大多数人的社会主义理想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不完全是马克思所写的那样,也不是哪个学者所写的那样,它是所有的中下层人民来参与制定的社会,它是所有中下层人民意愿的体现,它是在所有中下层人民的行动中产生并实现的.它不能在我们的等待中自动实现,它不能靠政客和当权者仁慈来实现,只有靠我们大家的行动和不停的努力来实现我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行动起来吧!每一个人,行动起来吧!农民工人,行动起来吧!每一个有社会主义理想和抱负的人,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国的复兴,为了更好的社会制度,为了农工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行动起来吧!
美国黑人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因为他们为自己和后代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行动了,结果美国黑人领袖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篇让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名文."五一"劳动节的诞生,是由于世界工人的大罢工产生的,发达国家工人的每小时最低劳动报酬和八小时工作制等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制度,不是执政者的施舍,而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工人的行动和抗争,才得来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只有行动才能真正维护我们自己的权利,要想建立一个农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有靠我们自己.中国还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社会,所以建立以农工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农工的权利急需一个团体和组织代表,这就需要组成一个代表农工利益的团体和组织,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广大农工,为了中国,为了以农工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而奋斗,一起来建立一个团体,为农工代言,为农工的利益参政议政,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占大多数,使农工的利益,上升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只有团结建立一个代表中下层阶级利益的的团体,才能使我们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在人大上有一席之地,才能左右国家的方针政策,建立有利于农工的法律法规,所以大家要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坐等社会主义社会是不会实现的.世界各国有利于农民工人学生的就业政策福利政策等等的政策法规,都是世界各国农民工人学生有组织的行动和抗争得来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别国的经验,参政议政,为中国和自己的未来而奋斗.行动起来吧!中国!行动起来吧!广大农工!行动起来吧!广大人民!

⑦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权利保障原则

2、普通性原则

3、平等性原则

4、基本生活保障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资料沃保网。

⑧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平等原则、统一原则。

合法原则:

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严格执行和遵守国家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严格依法办事,不仅是广大人民应该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所反映的民主是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的民主。民主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的一切规范都贯彻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

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从而也就从根本上铲除了产生一切不平等的社会根源。

社会主义法治所确认的平等又是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平等,即不仅是享有平等权利,而且也履行平等义务。在社会主义法治里,权利义务是一致的。

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其基本含义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统一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会主义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不允许各地区、各部门擅自制定和推行与法律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定相违背的制度和规定。

(8)社会法的基本原则扩展阅读: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1) 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完备社会主义法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宪法具有最高法律的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 确立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原则。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宪法、法律或有关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依法行使职权。

(4)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5) 监督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实施。这种监督来自党、群众团体、广大人民群众、专门机关和社会舆论。

热点内容
未成年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发布:2025-05-16 03:41:14 浏览:246
旅游法67合同法94解除权 发布:2025-05-16 03:38:05 浏览:492
侵犯刑法与行政法律 发布:2025-05-16 03:33:15 浏览:703
行政法规的组织起草机关 发布:2025-05-16 03:21:04 浏览:816
台湾法官法 发布:2025-05-16 03:19:39 浏览:741
商会规章制度必须执行 发布:2025-05-16 03:10:50 浏览:153
法官年收入有20万吗 发布:2025-05-16 03:09:25 浏览:165
实际驾驶人与车辆所有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6 03:07:01 浏览:117
2016婚姻法律知识大全 发布:2025-05-16 03:01:32 浏览:551
民法第68条 发布:2025-05-16 02:51:06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