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明朝

社会与法明朝

发布时间: 2020-12-27 04:37:17

A. 明朝和清朝都有法律,所以它们也是法治社会

明朝和清朝属于封建社会,由皇帝主宰,不是法治是人治,皇帝拥有在法律至上的特权。

B. 民间传说刘伯温斩了龙脉给明朝续命,为什么有这种传说

民间传说刘伯温是诸葛亮转世,有经天纬地之才,知前后500年,有演义的成分,当然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他也是出谋划策,虽然无法同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人的功劳相比,却也是功不可没,深受朱元璋器重,可以说他比那些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来说,肯定是要聪明得多,首先他不拉帮结派就是最聪明的做法。

同甘苦易,共富贵难,这在明朝初期表现得极为明显,但是也不全怪朱元璋,这些劳苦功高的武将们,也有着各自的问题,比如蓝玉的嚣张跋扈,李善长的拉帮结派都是无法容忍的,没有急流勇退的想法,缺乏收敛是他们最终被害的主要原因。

刘伯温能够创造自己的价值,提高了自己存在的性价比的同时,也保全了自己,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奇迹。


C. 明朝原先定都南京,为何后来迁都北京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随着朱元璋驾崩,建文帝即位。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历时三年多的"靖难之变"。最终兵变成功。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决定,改变了大明朝此后200多年的国运。朱棣宣布:在北京建立故宫,落成之日,迁都北京。开启了大明王朝新的篇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无愧于一代有节气的帝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朱棣此举迁都,保证了大明朝后200多年的基业。可以说明智之举。

D. 明朝的李自成被重创后,为啥流寇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自天启七年起,流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对大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最初,西北总督杨鹤采用了招抚的态度:只要你愿意投降,我就既往不咎。事实证明:这一套相当失败。

既然招抚不成,那就围剿吧。

E. 明朝和清朝各存在了多少年

明朝和清朝都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

明朝(1368年-164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 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亦称为大清国、清国。近代以后在与西方交往中,还短暂的以中华大清国来签订不平定条约,此后大清国和中国两词混用,逐步使中国这一称呼替代了大清国。

(5)社会与法明朝扩展阅读:

明清王朝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文明不能用大小来衡量,都是中华历史文明推动者贡献者,功劳都是一样的,功不可没!

清朝贡献

1、屹立世界东方:在中国秦以来两千多年的皇朝历史上,开创过200年以上大一统皇朝的,只有西汉、唐、明和清。

2、奠定中华版图盛清的版图,东临鄂霍茨克海,南极曾母暗沙,西南界喜马拉雅山,西达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正北到大漠,东北跨外兴安岭、直至库页岛,疆土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比今天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多三分之一。

3、多民族的统一

清代民族关系是中国皇朝史上最好的时期。

4、创制满洲文字

创制满文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中华文化史上、是东北亚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

5、兴建皇家园林皇宫的宁寿宫暨乾隆花园、建福宫花园、御花园等。西郊的“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和畅春园、圆明园。

6、传承中华文化

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文明都中断了,唯独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是得以传承和发扬。清朝对中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7、英杰人物辈出

在中华历史人物星汉中,清代是56个民族里贡献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和科学家最多的一个历史时期。

8、中国人口激增

清朝的人口,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191376250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为249183590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264179320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304354110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为413457311人,就是说道光时人口突破四亿。

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有人估计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9、迁都盛京沈阳

天命十年即天启五年(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

10、保护文化遗产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一反历代大一统王朝对前朝宫殿焚、毁、拆、弃的做法,对故明燕京紫禁宫殿下令加以保护、修缮和利用。

三、明朝的贡献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明朝有出了三部《水浒》、《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2、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为世界所惊叹,很多人认为是郑和发现了世界。

3、首创内阁首辅制度,君臣共治,为世界君主立宪制创造了基础。

4、营建北京故宫,兴修长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部分。

5、创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永乐大典》,傲立在世界的东方。

6、《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光芒璀璨,影响着世界。

7、明朝的军事方面的技术,为世界火器影响巨大。

8、明朝曾经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世界经济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9、启蒙李蛰、王阳明等的出现,在中国思想界,哲学界又绽放几朵奇葩,可以堪比西方的文艺复兴。

10、为天汉子民增强刚硬本性。 汉强唐盛 宋富明刚, 明朝人是刚强的,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

四、应当特别强调明清对历史的贡献,不是某个人的贡献,也不是某个民族的贡献,而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贡献。

F. 都说明朝误中华六百年,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

第一:清朝负面影响让明朝来背,好的方面就说大清如何如何声明

1:多年以来清粉明粉之争愈演愈烈,不好的地方说清承明制,好的地方说大清圣明



刚刚拿了明清两朝前期的负面影响做了对比,实际上清朝大屠杀真的是灭绝人性。明朝后期自从隆庆开关之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慢慢各种社会转型出现,苏州有一个农民叫谭晓。他大量收购了许多的荒田在上面盖建猪棚,下面做成鱼塘,循环利用,很快变成了苏州一带有名的首富。

清朝后期针对帝国主义入侵,内忧外患的局面也并不是没想办法。比如说后期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等都是为了解决清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不过更多的是为了一己私欲,要不然洋务运动之后也不会有后面的甲午惨败。这些就比如说回光返照,清朝灭亡是不争的事实!

G. 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指出的什么问题最终导致了明朝灭亡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都城,崇祯帝自缢身亡,至此大明结束。而自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至崇祯帝自缢,大明王朝享国祚276年。就如中国历史上众多封建王朝一般,大明王朝亦是没能够超过300年国祚关口,而关于明亡的原因则是莫衷一是,各执己见。

但就是这样一场成效卓著的变法,却在他死后,万历帝亲政后被废止。而也就在张居正提出明朝积弊的 不足百年间,就在他去世的62年后,大明王朝这座危楼轰然倒塌。从感情上而言,人们对于崇祯帝这位明朝末帝多有怜悯之意,他一生勤勉,而对于天子守国门的传统又是相当恪守。但对于历史周期律中的封建社会而言,当社会土地兼并,生产资料高度集中,而伴随着明皇室多达百万的族群数量、高昂的财政支出;官吏之间又有东林党这样自诩清流,却成为固化的代表 地主利益的团体;边疆地区,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满清的一步步崛起;财政上在消灭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之后,再也聚敛不起有效的财政收入,再加之以小冰河时期,干旱、灾害等极端天气的出现,明朝之亡恰如其分的都被张居正概括在内。

H. 明朝的文官制度对现代的法制社会有什么启发

明朝的文官制度,其抄实相对来说是很民主的,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里,明朝的制度体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个人看来现在的法制社会制度和明朝时期的区别不是很大,只不过没有了皇帝,其他的都是一样的,相对的说法律更健全了,我感觉现在的老百姓还不一定有明朝时期的老百姓幸福呢,明朝时期对官员的管制室空前的,对老百姓管理还是相对宽松的。

I. 《大明律》是中国社会晚期高度成熟的法典的出处

薛允升:《唐明律合编》,中华书局,北京,1958

J. 明朝和清朝面对蒙古问题,都是怎样处理的



我们抛开历史的偏见,更加客观的看待骊姬,便会发现,她所使用的伎俩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识破。特别是“毒胙事件”,晋献公连查都没查,就治了申生之罪。这的确是很蹊跷的。

要知道,那时候的晋献公虽已衰老,但他可不是一个无能之辈。晋献公对外能征善战、对内巩固君权,把晋国变成了春秋强国。由此看来,他在治国方面是有两把刷子的。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晋献公在“废立太子”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有原因的。因此,笔者得出了一个结论:晋献公本就想废除申生,立奚齐为太子。只因为他没有借口去这样做,所以这个想法一直不能实现。而骊姬给了晋献公一个很好的“台阶”,让他能够“借坡下驴”。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三:

一、所有的废立之事,都是晋献公在私下里主动和骊姬商量的。

二、申生已经成为太子,晋献公还是一意孤行的经常派他去前线作战。

三、晋献公把奚齐留在身边,而把其他的儿子都安排到了别的城市居住。

小甲认为,晋献公要废申生而立奚齐,有他自己的理由。因为晋献公本就是一个强调中央集权的君主,而他自己就是在兄弟之间的混战中爬上来的,所以他担心一切破坏晋国君权稳定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的舅氏家族势力会对诸侯国的统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太子申生的舅舅,是强盛的国家——齐国的家族成员;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夷吾,都是晋国边境的强敌——狄人所生;而骊姬的儿子奚齐,他的骊戎家族已经不会对晋国的统治构成威胁了,因为骊戎早已被晋献公灭掉了。

晋献公临终之前,把奚齐托孤给荀息。因为他知道,奚齐的能力还不够,需要荀息的忠心辅佐。而晋献公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其家族是否会对晋国的统治产生威胁。所以自奚齐一出生,晋献公就想废掉申生,转而立奚齐为太子。试问,骊姬在晋献公“其心已定”的情况下,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所以,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骊姬只不过是晋献公的一枚棋子,是“废长立幼”事件中的从犯。小甲认为,把“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帽子扣在她头上,是不恰当的。

有荀息辅佐,骊姬之子是有可能成就霸业的

幼主奚齐,被杀时只有十四岁。他即位时还很小,如果他能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努力学习治国的道理,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况且,他还有名臣荀息的辅佐。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九月晋献公去世,奚齐即位。十月武将里克谋反,他杀掉了奚齐。之后,荀息立骊姬的二儿子卓子为国君。十一月里克不仅杀掉了卓子,还“鞭杀骊姬于市”。最后,荀息自杀。

多么可悲可叹!

小甲相信,向来足智多谋的荀息也觉得骊姬的两个儿子都是可教之才,如果悉心教导,他们是能够继承晋献公之事业的。

其实,在骊姬死后,晋国之乱才正式开始。可笑的是,骊姬却背负着祸乱国家的千古骂名香消玉殒,而“骊姬之乱”这个词语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