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在合同法上

在合同法上

发布时间: 2020-12-27 05:12:49

㈠ 我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上采用什么原则

无过错责任

㈡ 试述合同自由原则极其在合同法上的具体表现

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合同主体在进行合同活动时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专自主,即合属同主体在从事合同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意。合意一经完成,合同宣告成立,当事人就受到合同的拘束合同。本质上就是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其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并根据其意志调整他们相互间的关系。
合同自由原则在我国《合同法》中具体体现在第4条中,根据该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一般认为,该条是对合同自愿原则的确定,但实际上所谓合同自愿原则,也就是合同自由原则。因为按照一般的解释,合同自愿原则即包括了缔约的自愿,也包括了合同内容的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在履行合同中,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或变更内容,还可以以自由约定调整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由此可见,自愿原则在含义上基本涵盖了合同自由原则的内容。

㈢ 向别家公司发函行为,在合同法上属于什么行为

看你的函件的内容是否明确。如果函件上标明了标的,价格等信息,那么属于要约,对方的回函属于承诺,合同成立。如果函件上的内容不明确,那么属于要约邀请。

㈣ 合同公平原则及其在合同法上的具体表现

《合同法》第三条来规定:合源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这一原则有如下几层涵义:
其一,当事人平等原则中的“平等”是指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的平等,而不是事实上的平等。个人都是《合同法》上主体,其人格完全平等。
其二、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之间的机会平等,而不是实质平等。机会平等也称程序平等。法律不可能做到对于每个人从行为到结果都绝对平等;法律所能做到的就是提供给当事人一个平等行为或竞争的机会,至于结果如何,则只能通过其他社会规范方式来调整。
其三,合同当事人平等原则贯彻于合同的全部过程,它要求合同当事人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设立、变更、消灭合同关系,避免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的情况发生。

上述内容中有《合同法》中相对应的条款,并且加以了一些阐述。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㈤ 1) 甲公司7月1日的行为在合同法上称为什么

1.(默示)预期违约
2. 乙公司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如果已有合同义务的履行时),版要求甲公权司提供充分的保证,如果甲公司未能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供充分的担保的,乙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如果甲公司提供充分的担保的,则因违约情形归于消灭,乙公司应恢复本合同的履行。

㈥ 在合同法上,租赁合同属什么合同

一、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租赁合同的性质为:诺成合同、有偿合同、双务合同。
二、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凡是当事人需要取得对方标的物的临时使用、收益而无须取得所有权,并且该物不是消耗物时,都可以适用租赁合同。
在租赁合同中,把自己的财产交给他人使用的人叫做出租人;使用他人财产并支付租金的人叫做承租人。
租赁合同与借款、买卖等合同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租赁合同是转移财产使用权的合同,而不转移物的所有权,这是租赁合同区别于买卖、赠与等转移财产所有权合同的特点。
二是租赁合同具有临时性。租赁合同不适用于财产的永久性使用,当事人约定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三是租赁合同为双方有偿合同。
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有以下几点:
(1)租赁合同是转让财产使用权的合同,在租赁期内,承租人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收益权,所有权仍然归出租人享有。
(2)租赁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负担使承租人为物之使用收益的义务,承租人负担支付租金的义务,同时其各自之义务就是对方所享有的权利。
(3)租赁合同在当事人之间既引起债权法律关系,又引起物权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租赁合同是在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合同。它可以在自然人、法人之间调剂余缺,充分发挥物的使用功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其价值。通过租赁,承租人与出租人双方的利益可以同时得到满足,因此,租赁是现实经济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经济形式。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有些交易行为,如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的租赁、企业承包租赁经营等形式,是否用本法关于租赁合同的规定加以调整,在起草合同法的过程中有不同意见。有的人认为,上述几种经营形式从实质上讲是租赁,应该由租赁合同调整;也有人认为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分析,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多地是对土地的使用权的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最高可达到70年,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它是一种用益物权,各国一般都将这种土地使用权通过物权法来调整。本章规定不适用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租问题,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具体规定,只是在少数地区进行试点,它是为了便于各级政府进一步盘活存量用地的一项措施,它还有待于在试行中不断总结经验。
对于企业的租赁经营合同与本章规定的租赁合同是不同的,表现在,一是企业租赁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另一方则是本企业的职工,他们之间本来就有一个内部管理的关系;二是合同订立是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的,有时还须由有关部门批准;三是租赁的标的是整个企业,而不是某一特定的财产,是人财物、产供销、资金、技术、经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承租人获得的不仅是对财产的使用权,而是一种经营权;四是承租人须以自己的财产向企业提供担保;五是按照合同的要求,合同终止时,企业的价值须大于租赁时的价值。从上述特征中可以看出,本章规定的租赁合同不能适用于企业的租赁经营活动。

㈦ 请问合同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您好:
《劳动合同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劳动合同法》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以及《劳动合同法》对于其生效之前发生的劳动法律关系有无溯及力。这里着重讲《劳动合同法》的溯及力问题。
所谓溯及力,是指《劳动合同法》 生效以后,对于生效以前成立的劳动合同是否可以适用的问题。一般而言,对于溯及力的问题,采取从旧的原则。按照《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规定:
①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14 条第2款第(3)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也即,对于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已经订立的劳动合同,需要双方继续履行该已经订立的劳动合同,而不需要重新按照《劳动合同法》 的规定再订立。但是对于两次以上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计算订立合同的次数则采取的是阻断方式,也即,通过适应新法的规定,从新法实施时起来计算订立合同的次数。
② 对于新法实施之前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是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应该依照新法在新法实施之日起的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③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限问题,对于在新法实施之前已经存在的劳动合同关系的年限能否计算到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内里呢?《劳动合同法》采取了阻断计算的方法,也即施行之日已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的,依照本法第46 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按劳动者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在本单位工作之年限计算。作为补充,该条还规定,如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则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执行。

㈧ 在法律上使用合同法还是使用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现在还没有正式实施,到2021年1月1日起立案的才按照民法典规定。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