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胁迫合同法

胁迫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0-12-27 16:47:21

1. 合同法中的胁迫的概念是什么

依据《合同法》有关胁迫相关司法精神,胁迫,指为达到非法的目的,采用某种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压力或直接对他人肉体施加暴力强制的行为。
纵横法律网-广东天汇律师事务所-余守学律师

2. 如何认定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 胁迫行为构成:一是行为手段,以侵害相对方利益为要挟;二是行为后果,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
因胁迫订立的合同,违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属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若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九条 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

《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3. 受胁迫后的合同效力和权力有效吗

受胁迫后的合同效力和权力无效。

1:在胁迫或者签订合同人神志不清的情版况下的合同是无效的。权如果你有证据证明自己是被胁迫下签订的合同,那么这个合同是无效的。你例子中,丙和乙的合同是有效的,但这个前提是乙是合法拥有的,如果乙是胁迫甲而获取的。

2:本身就是非法,无效的,这里,丙虽然没有过错,但由于乙与病签订合同的物品本身不属于乙的,那么自然丙的合同也无效了。丙受到的损失是通过起诉乙来获得补偿。

3:受胁迫签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如果只看登记,那么乙应当房屋有所有权,因为不动产采用登记要件主义丙买房屋,不知情的话,应该是善意取得,甲只能追究乙的责任.

4: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撤销权除斥期间一年。

4. 怎么理解欺诈 胁迫在民法中无效 在合同法中可撤销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法律允许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撤销该项民事行为, 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机构对“欺诈”做出的法律解释是:欺诈,是行为人故意制造假相、隐瞒事实真相并可能使他人误解上当的行为。只要欺诈行为人有故意实施欺诈行为并有导致他人误解上当的可能性,就构成欺诈。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诈行为必须有导致他误解上当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威胁,具有社会危害性,至于是否产生了他人受骗的结果,则不影响欺诈的构成。如果引起他人误解而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行为人达到了目的,产生了行为人追求的结果,则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这里必须弄清楚“欺诈”与“欺诈的民事责任”也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其构成要件也就自然不同。在欺诈手段上,“故意制造假相”既包括了口头的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的欺诈手段,又包括了以书面或行为等方式为欺诈行为的欺诈手段,其涵盖面更为准确和全面。
胁迫,指为达到非法的目的,采用某种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压力或直接对他人肉体施加暴力强制的行为。例如,甲以对乙造成人身伤害相威胁,强迫乙与之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因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的意志,对于这种行为,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

5. 民事胁迫合同,不懂法律的

一方以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的,合同无效。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专或者仲裁机构变更属或者撤销。
参照《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6. 为什么民法中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是可撤销的,而在劳动法中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

简言之,当法律有特别规定,且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相冲突时,应当适用特别规内定。
具体容言之,
首先,法律对劳动合同的效力有特别规定。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有专门的劳动合同法约束,劳动合同法为经济法中的特别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如签订劳动合同时受胁迫,则合同无效。
其次,劳动合同法的特别规定与民法对一般合同的约束有不同。民法(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约束民事活动中的一般的合同关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签订一般的合同受到胁迫,是可撤销的。
因此,适用特别规定。

7. 在什么胁迫情况下签订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7)胁迫合同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九十二条 合同终止后的义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九十三条 合同约定解除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合同的法定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条 解除权消灭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第九十六条 解除权的行使

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十七条 解除的效力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8. 合同法以胁迫手段取得物品 被胁迫人可向胁迫人主张什么权利

合同法并没有对以胁迫手段取得物品,被胁迫人可向胁迫人主张什么权利进行版规定,但物权法第三十权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三十四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热点内容
经济合同法39条 发布:2025-05-21 06:54:01 浏览:351
劳动法请病假需要什么证明 发布:2025-05-21 06:54:00 浏览:868
新香港立法会大楼 发布:2025-05-21 06:53:06 浏览:920
英国法院网 发布:2025-05-21 06:23:27 浏览:568
刑法必背119 发布:2025-05-21 06:18:52 浏览:560
国家电大家庭婚姻法 发布:2025-05-21 06:16:52 浏览:465
合同法有关履行条款 发布:2025-05-21 06:15:31 浏览:620
婚姻法两岁一下 发布:2025-05-21 06:13:14 浏览:563
婚姻法教育费包含 发布:2025-05-21 06:12:30 浏览:198
极重性耳聋有办法治疗吗 发布:2025-05-21 05:44:57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