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银行经济法

银行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0-12-29 01:41:57

经济法的问题

1 符合,根复据规定增发股票条件制包括最近3年及一期财务报表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分配利润的20%。本题中,A上市公司均符合上述条件,所以具备发行条件。

2 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本题拟配售股份13000万股,未超过15000万股(50000*30%),所以符合规定。

3 符合,根据规定,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本题中A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约为6.66%,所以符合规定。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4 符合。根据规定,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特定对象不能超过10名,A公司的发行对象数量为10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5 自己随便写两句就行了

② 经济法基础

计算土地增值税抄的公式袭为:应纳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税率。公式中的“增值额”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一、收入:4000万
二、扣除项目:
1地价:800万
2开发成本:1500万
3银行借款: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按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按第(1)、(2)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第(1)、(2)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
本题 向金i融机构不能分摊且不能提供证明:(800+1500)*10%=230万
5.营业税:4000*5%=200万

城建及教育费附加 200 *(7%+3%)=20万
6.房地产企业加计扣除:(800+1500)*20%=460万

扣除项目合计:800+1500+230+200+20+460=3210万元

望采纳、·

③ 学经济法出来到银行能做什么呢

很多都是专业不对口,需要二次学习,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落伍不合理。
只要有兴趣,自已又能擅长,就可以作为职业。

④ 为什么在广西银行存钱,不犯经济法

想要在剩下的备考时间内有更大的把握通关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像以前那样地毯式的学习已经不适用,现在需要的是有重点的攻克,为了让各位考生对经济法的冲刺学习更有方向,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一下经济法各章节学习重点及备考经验。

一、经济法重点章节及学习方法

经济法全书第三章到第九章为重点章节,基本上各类题型都能考到。而其他章节主要考察的都是客观题(大家要注意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偶尔会考到一点案例分析题),对于这些章节的学习主要到能看懂的状态就可以,在考试出题时能够准确选出,不一定要求大家一字不落的记忆原文。只要利用剩下的时间把第三章到第九章的内容重点突击学习并强化记忆即可。

二、经济法冲刺经验总结

经济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所以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理解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而且注册会计师考试时只要写出大概意思就行,并不要求大家把原文写出。自己会做的题一定要尽量的拿到满分,不会做的也要尽可能的多拿分,毕竟分数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不要小看一分的作用它很可能决定了你是59还是60。

如果你是上班族考生备考时间实在不充足,那么首先就要把郭守杰老师所讲内容彻底掌握,时间充足的考生可以把冲刺的内容大概学一下。练习题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并不是采用题海战术,而是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教材的复习上,推荐大家在考前提高最后六套题的使用率。

经济法需要记忆的东西有很多,临近考试是大家记忆的最好的阶段,要多给经济法一点时间不断的重复加强记忆。

三、经济法考试注意事项

CPA经济法的考试时间只有120分钟,根据近三年的机考情况分析,部分考生可能会答不完卷子,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充足的心理准备,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自己60分的目标,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也是一种考试的智慧。

在考场上有个别题不会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要因此而自乱阵脚,通过考试的考生都是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为自己打拼到60分,稀里糊涂紧张焦虑胡乱答完的考生基本上都在59分以下,由此可见平常心在考试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经济法考试就算现在还没复习完一轮也不要着急,基础学习是很重要自然用的时间比较长,把重点章节多花些时间学习,适当的看一看其他章节相信离通过考试也就不远了。

⑤ 经济法计算题

1、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内容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专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属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经济法基础》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2、《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24个,分值为36分;多选12个,分值为24分;判断题为10个,分值10分;不定项选择15个,分值30分。《经济法基础》单选题24个,分值36分;多选15个,分值30分;判断10个,分值10分;不定项选择12个,分值24分。

⑥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

1、甲乙丙丁的来主张均不成立源。本法规定,(1)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故,甲仍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基本特点,因此尽管合伙人之间约定了比例,因此,乙要承担连带责任;本法没有对劳务出资做特别规定,因此丙仍需按照一般规定承担连带责任;(4)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故,丁的主张不成立,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2、企业解散时,三人分配企业财产不合法。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后,剩余的财产再依法进行分配。
3、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后,再清偿银行贷款。银行可以向甲乙丙丁中的任何一个人请求全部偿还,也可以向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合伙人请求部分偿还。
4、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平均分担,清偿数额超过应该承担的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⑦ 经济法讲的是什么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我国的经济法概念的核心之争,在于经济法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目前我国经济法权威采用的概念是: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属于国内法的体系,但他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经济法所调整得对象是:经济法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所干预、管理和调控的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

一般包括:

一、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

2、《拍卖法》

3、《招标投标法》

二、消费者法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产品质量法》

三、银行业法

1、《商业银行法》

2、《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四、证券法

《证券法》

(7)银行经济法扩展阅读:

经济法特点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五、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纵向经济关系,但对横向经济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⑧ 帮忙给答案!!!经济法的职能,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与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投资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属于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机构,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货币的存贷等。

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I Bank的意译。在给这个概念下定义问题上,中西方提法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定义应包括以下要点,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第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综合来说,对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产品瑕疵: 产品的质量不符合用户、消费者的某些要求,但 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未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

经济法要求国家公共权力的介入以维护公共利益、稳定市场秩序、促进效率与公平。 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利用其公权力对市场经济主体以及运行的调控、管理、监督、引导,所以经济法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一方为国家相关主管机关,另一方为经营者(包括市场被管理主体和中介组织,其中中介组织又同时具有市场主管机关授权的监管职能和接受管理的义务)。它们之间是调控和被调控、监督和被监督、管理和被管理、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是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的关系。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及其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修正市场运行的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⑨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

1、甲乙丙丁的主张均不成立。本法规定,(1)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版债务权,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故,甲仍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基本特点,因此尽管合伙人之间约定了比例,因此,乙要承担连带责任;本法没有对劳务出资做特别规定,因此丙仍需按照一般规定承担连带责任;(4)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故,丁的主张不成立,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2、企业解散时,三人分配企业财产不合法。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后,剩余的财产再依法进行分配。
3、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后,再清偿银行贷款。银行可以向甲乙丙丁中的任何一个人请求全部偿还,也可以向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合伙人请求部分偿还。
4、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平均分担,清偿数额超过应该承担的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⑩ 急求经济法案例分析

1、我认为保证合同无效。首先,公司的分支机构是不能对外承担提供担保的回,因为其不具有法律答上规定的“人格”。其次,虽然公司后补了一个授权,但是保证合同是销售部签订的,盖的也是销售部的部门用章(因为此处案例里并没有体现,所以姑且认为这样)。
2、连带责任。按照法律规定,担保合同中有约定担保方式的,按约定的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的按连带。一般现实中的银行贷款是很少很少有一般保证的。
3、不可以,市工商银行与汽车经销部的保证合同无效。因为市工商银行在明知对方不具备签订保证合同的情况下还和其签订。所以市工商银行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合同无效的责任。
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热点内容
质量责任相关的法律 发布:2025-05-24 22:31:07 浏览:448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十四 发布:2025-05-24 22:28:46 浏览:689
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发布:2025-05-24 22:26:25 浏览:563
山西省抗震设防条例 发布:2025-05-24 22:20:28 浏览:188
涪城法院王 发布:2025-05-24 22:14:22 浏览:379
重复付款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4 22:08:40 浏览:253
公司法集团公司 发布:2025-05-24 21:59:16 浏览:873
刑法学简述题 发布:2025-05-24 21:56:21 浏览:659
秦国刑法 发布:2025-05-24 21:31:24 浏览:95
2014年新婚姻法 发布:2025-05-24 21:31:14 浏览: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