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1

劳动合同法1

发布时间: 2020-12-29 20:15:24

『壹』 新劳动法说的N+1的赔偿是什么意思

N+1赔偿,是指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除了正专常支付经济补偿金后,额属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

『贰』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回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答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正。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剩余内容: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叁』 劳动法N+1怎么解释

适用N+1的前提是用人单位在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情况下解除合同,N指补偿专金月数属工资,1指一个月代通金。虽然都是月工资,两者内涵不同。N的月工资是解除合同前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1的月工资是解除合同前上个月月工资。基本都是夸年度的。1,无过失。N:1.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加1个月工资的代通金。2,有过失,但不足以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合同。仍应按1,处理。3,有重大过失,可以依39条解除合同,无须付经济补偿金和代通金。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什么区别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不是一部法律的两个版本,就是两部法律,目前版这两部法律都在权执行中,事实上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事统一的,实际操作中都可以作为依据,

劳动法调整的范围更大更宽泛,涉及到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 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等等。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只针对劳动关系中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特别规定 、集体合同 、劳务派遣 、非全日制用工等方面做出规定。

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按劳动合同法执行。

『伍』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没有项目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版劳动合同约权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本条是对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的保护。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关系,履行劳动义务,由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及劳动力价值支付报酬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一方只要在用人单位的安排下按照约定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劳动者就有权要求按劳动取得报酬。
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再用其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来购买自己和家人所需要的消费,从而才能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供养自己的家人,从而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报酬权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它不仅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有力的生活保障,也是社会对其劳动的承认和评价。

『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7条第1款

1.楼主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楼主这样办理的话,这就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构成违约!千万不要自毁形象!

2.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只有在特殊情形下,职工这一方才需要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即只在两种情形下,职工才需要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A.职工接受了单位需要对外支付培训费用的专项培训,并且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有一定服务期限(通常是培训结束后的一定期限)的协议,服务期限尚未结束而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B.职工与单位签订有保密义务或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协议,并且在解除劳动合同以后接受了单位(针对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而)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而职工又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除此之外,职工不需要向支付违约金。

法律赋予职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在劳动法学理论中称为:劳动者的无障碍辞职权。

所以,提醒楼主:只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办理解除劳动合同,不构成违约,不需要向单位支付所谓的“违约金”(根本就没有违约,不要自我加压!)。

『柒』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法律吗

不是的,劳动法是1995年实施的
,而劳动合同法是2008年1月实施的,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劳动合同法突破了劳动法。想看的可以从网上找一下看看。我空间里有现成的,你也可以去看,

『捌』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什么

1、《劳动合同法》来第自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热点内容
公众法律服务体系考核 发布:2025-05-26 12:24:28 浏览:373
押运员安全操作规章 发布:2025-05-26 12:23:50 浏览:76
学生会规章制度的 发布:2025-05-26 12:16:54 浏览:277
温州道德经 发布:2025-05-26 12:13:02 浏览:258
司法拍卖新规 发布:2025-05-26 12:13:02 浏览:1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 发布:2025-05-26 12:11:28 浏览:431
上海交通大学法律硕士毕业就业方向 发布:2025-05-26 12:11:27 浏览:772
生搬硬套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26 12:08:25 浏览:287
法律援助来访咨询登记内容 发布:2025-05-26 12:02:16 浏览:532
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课有点听不懂 发布:2025-05-26 12:02:07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