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变成

合同法变成

发布时间: 2020-12-30 03:17:34

合同法的变更解除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于1999年颁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Ⅱ 我国合同法调整的是什么合同

我国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版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权的协议。
《合同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Ⅲ 合同法中私自修改或增加条款将受到何处分

这属于合同一方的变更,如果对方不予同意,原合同仍然有效,更改的条款是无效的,如更改后你擅自已经履行,属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予以赔偿,并承担违约责任。

Ⅳ 关于《合同法》第113条一款的理解

合同法抄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完整版袭: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楼主对该法条的理解是断章取义的,并没有完全思考整条法律的规定,更没有运用法律解释中的整体解释来进行理解。因而是存在缺陷的。

借助所举的例子,甲只承担在他与乙签订水果买卖合同时,他所预见到的,如果他违约,他应该承担的乙损失的法律责任,而并不是甲履约后,乙可得的预期利益。

(4)合同法变成扩展阅读:

合同法订立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Ⅳ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 )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版当承担继续履权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据此,违约责任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当然,除此之外,违约责任还有其他形式,如违约金和定金责任。
1.继续履行的概念。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
故答案是ABCD

Ⅵ 99年新合同法与旧合同法对比有哪些不同

新的《合同法》将三法合三为一,立法精神上最“抢眼”的改变,在于引入真正意义的“意思自治”,即对尊重当事人意志,对当事人间的契约(合同)交易给予了最为宽泛的制度边界。新的《合同法》采用了大量的示范性的交易规则,来源于真正的市场交易过程,体现了市场交易的规律,而以意思自治(即所谓当事人主义)为精髓的合同法,则体现的是当事人主义,是对经济理性主义的回归,是内生的制度,其执行成本必然降低而交易成本得到节约。 新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作为合同交易的当事人的资格,并辅之以委托-代理制度。这样,进入交易的当事人首先有明晰的产权,新的合同法存在的目的就是使当事双方能就产权进行成功的自愿谈判交易。
尽力主张合同有效性。 现行合同法的核心立法价值——追求效率,即鼓励交易,体现现代化市场经济对交易便捷的要求,力求简便和迅速。具体体现在合同法中: (1) 缔约主体宽泛。只要是平等的主体,在缔约时具有缔结合同的行为能力,合同法都承认起主体资格,以资鼓励交易,繁荣经济。 (2) 合同形式自由。合同是否采用书面形式,既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又不影响合同的生效。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鼓励交易的立法宗旨的体现。 (3)《合同法》第24条规定了一种不可撤销要约。对要约撤销的限制,不仅缩短了交易的进程,还稳定了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关系,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促成合同的成立,让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能够尽可能地发挥作用。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了非实质性的修改,而要约人没有提前声明反对或者在事后及时表示反对时,受要约人的意思表示也构成承诺一般情况下,都构成非实质性修改,只要要约人没有提出声明任何条款都有不得修改或者在事后及时表示反对,受要约人的意思表示同样构成承诺。由于把这个意思表示也作为承诺来对待,那就缩短了交易的过程。格式条款规定也有利于用来鼓励交易。因为格式合同是为了交易的方便——由一方主体事先就拟订好的合同,这样就节约了缔结合同的时间成本,但在格式合同中要注意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平衡。

Ⅶ 我国合同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

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回,这是答我国
第一部统一的合同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和施行是我国经济、法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Ⅷ 合同法第83条 求解释

这句话其实拆开来就好理解了
1,比方说,ABC三个人,A欠B钱,B欠C钱,C又欠A的钱,这时候,B提出来,说我对A有一笔债权,现在我没有办法还钱,就用A的这笔债务来冲抵我欠C的钱,C也同意,B把自己对A的债权转让给C某。这时候,就变成A欠C的钱了。但同时,C本身又欠A的钱,这时候A就可以提出,你原本欠我的钱,现在你取得B的债权,那我要把你欠我的部分从这部分债权里抵消掉。
2,这个抵消是有条件的,即A对C的债权到期要先于原本B对A的债权。再举个例子:A对C的债权是2011年5月到期,而B转让给C的债权是2011年7月,则A就可以因对C的债权到期,主张抵消。但若A对C的债权是2011年10月才到期,则除非双方协商一致,否则A就不能强制要求C进行抵消,A必须先承担到期债务的清偿义务,等对C债权到期时才可以反过来主张。
3,未到期的债务,除双方协商一致外,债务人有权拒绝债权人提出的提前清偿的要求。所以这里规定了抵消的条件是债务人所持有的让与人债权必须先于或同期到期,也就是必须是到期债务才可以主张冲抵,未到期的债务让与人可以拒绝提前偿还或冲抵。

Ⅸ 合同法第2条规定, 、 、 都可以成为合同主体,但是必须具备合同主体资格。

一、合同的成立合同成立的两个要素是要约和承诺。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做出的希望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指一方当事人将自己的要求告诉另一当事人;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要求,同意成交的意思表示,如果该意思表示有效,双方的合同即成立。《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在什么时候生效呢?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在到达要约人时生效。但是,我觉得应该分两种情况:承诺在要约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要约人处,或者到达法律规定的地方都能生效。如在我们公司很多合同采用数据电子形式订立合同,当数据电文进入指定的系统,即使收件人并不一定立即收到,合同也算成立。第二种情况是承诺在要约规定之外的时间到达要约人处,这时候的承诺一般而言不生效,也有很多学者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要约。但我觉得是一种待定效果:如果要约人仍然愿意接收这个承诺,那么合同则可以成立;但是如果要约人否认这个承诺,那么,这份承诺即变成新的要约,以前的要约人如果可以提出新的条件,同时他的地位转变为承诺人了wadf二、合同的生效在我们日常签订合同时,一般我们会在结尾添上一条:本合同(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时成立生效ptx从法律角度而言,双方签字盖章,表示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r但是这样的合同是不是生效呢?如果双方都自觉履行,直至合同履行完毕,没有发生法律纠纷,那么这份合同是完美的(但不能算有效)。但一旦发生纠纷,想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法律首先就要考虑合同是否生效。《合同法》规定,生效的合同应具备以下条件:1、当事人具有相应订立合同的能力,即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这就要求签订合同的法人必须具备法律或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能力,而公司的代理人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双方签订合同时,必须处于自身真实的意思在合同上签字,没有重大误解,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况。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h要求合同签订的目的符合法律规定,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如签订买卖毒品的合同就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无效合同。而《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以下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395合同的成立后只有符合生效的要件且不违背无效的要求,才能是生效的,只有签订生效的合同nrvz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这些正是合同的当事人在平时签订合同中重要考虑的几个要点之一。合同成立时间如何确定?《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第33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根据第25条规定,承诺到达要约人时合同即告成立,但第32条、33条又规定了不同的合同成立时间规则,这三个条文的适用关系是:若同时存在各条适用情形而三者又不一致的,应以第33条为准;若同时存在第25条、32条适用情形的,应以32条为准;若只存在第25条适用情形,或双方签字盖章时间与承诺生效时间一致,则可适用第25条,举例说明:甲公司于1998年10月5日向乙公司发出要约,乙公司于10月10日向甲公司了妯承诺并于当日到达,甲公司于10月15日在合同上签字后再寄给乙公司,乙公司于10月20日在合同上盖章......余下全文>>

Ⅹ 关于合同法的法律咨询!!!急!!!

这种复情况属于民事和经济纠纷,通制常来说,不存在坐牢的问题。至于法律责任,客户肯定要追究你朋友的违约责任。如果你朋友承担了违约责任后,在有证据的前提下,可以向他的老板追偿应该有老板承担的责任。如果,你朋友没有和老板签合同,就会非常被动,可能要遭受非法大的损失。事关重大,建议委托律师协助调查取证依法维权。通过网络hi加“北京杜律师”,可以进一步联系咨询。 祝好运。

热点内容
关于经济法总论 发布:2025-05-29 06:47:50 浏览:688
司法岛僵尸 发布:2025-05-29 06:40:39 浏览:61
国际经济法的实务书籍 发布:2025-05-29 06:18:01 浏览:969
河源劳动法最低工资 发布:2025-05-29 05:55:42 浏览:196
道德健康认识 发布:2025-05-29 05:51:25 浏览:842
法律援助是以下哪一种主体的责任 发布:2025-05-29 05:41:20 浏览:943
党建司法改革 发布:2025-05-29 05:41:19 浏览:531
司考刑事诉讼法左宁 发布:2025-05-29 05:36:53 浏览:64
专利申请技术实施许可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9 05:29:55 浏览:763
张荣芳国际经济法指导老师 发布:2025-05-29 05:23:20 浏览: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