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统计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统计法

发布时间: 2021-01-04 13:25:41

Ⅰ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人际距离测量法

Ⅱ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资料搜集方法包括实验法、度量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档案法;
资料分析方法包括心理统计学和逻辑思维方法。
其他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发展研究和模拟法等

Ⅲ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各有何利弊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理论,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今天的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研究,往复循环、相互论证.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进步.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多元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即依据所要研究的课题而选取相应的研究方法.美国的主流社会心理学过分强调的实验方法,已经受到欧洲和美国国内学界的挑战.有人贴切地批评这种实验程序乃是“真空中的实验,宏大的社会现实被弯曲为人为的实验室中漠不相关的个体之间虚假的社会互动”[4].认为只有“科学的”、定量的方法才能用于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所得结果才能真实可靠,这种观点未免过于偏激.心理学界前辈陈立教授在反思心理学研究方法时指出,不能认为只有实验室的实证方法才能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其它的方法也是可以使用的,两条腿走路总比独腿跳要安全些和有效些[5].普通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尚且如此,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就更应当这样了.翻开大量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除却有“真空中的实验”的弊端外,用所谓精细的实验设计、烦琐的统计分析得到一条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过的可靠经验的例子并非鲜见.这样的研究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谓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意指除了恰当地应用实证法之外,还可以应用人文主义取向的方法,如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精神产品分析的方法等,它们对于揭示人的社会心理实质常常是很有效的.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为着中国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不得不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寻找问题方面,但这绝不意味着否定中国的社会心理学业已得到的发展.实际上,近20多年中,靠着学者的努力,中国的社会心理学有着诸多上乘的研究成果问世.这正是中国社会心理学正在不断发展的标志,也是增强中国社会心理学者信心的力量所在.

Ⅳ 简述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
优点:适用范围较大;简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结果难以重复验证、精确分析;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认为性质,被试处于那样的环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分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投射测验)两种。
测验法有三个基本要求:1.信度 2.效度 3.标准化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有两种方式:问卷调查和晤谈法。
使用时应注意:1.取样的代表性 2.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优点:用起来比较容易,收集数据比较快。
缺点:不够严谨;不能揭示因果关系;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5)个案法:对被试各方面或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了解,收集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资料,进过分析推知其行为原因。
优点:能够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缺点:对个体的研究结论难以推广。

Ⅳ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1)特点
(2)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直接访谈不仅能获得言语信息而且还能得到非言语信息,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但这种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花钱较多;间接访谈的优点是,搜集资料用时相对较少,花费较小。
(3)访谈过程与技巧
准备工作
接近被访谈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
谈话和提问的技巧
追问技巧
2.问卷法
(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类型
(3)问卷的结构
(4)问卷设计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
全面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
非歧义性原则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
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 档案法是就研究对象的历史档案进行内容分析的方法,例如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种面向的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框架即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情境社会心理学或心理社会学正在解体,并被合理重构。在多依斯《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这本名著的基础上,社会心理学统一的学科概念框架被引申出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内过程、人际过程、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这四种不同面向和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过程。从最为微观的个体内过程到最为宏观的群际过程,这四种不同面向和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过程,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实在和社会过程的不同面向和不同层次的相应表征。 以社会的延续及个体的独特性之间的悖论作为基本理论问题,社会心理学在已有的中层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动物行为学、
进化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的智慧传统和研究实践,力图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过程中,建构相对统一的社会行为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构造的亲本投资论、社会认同论、社会表征论和社会建构论,力图为人类个体和群体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同时也为人类物种的个体及群体的物种特异的行为特征及其限度,提供科学的解释、说明和预测。 社会心理学已经迈入方法多元和方法宽容的时代。实验的独断主宰地位已经消解;方法体系中已有的所有资源,正日益受到均衡的重视。不同理智传统和方法偏好的社会心理学者之间的刻板观念、偏见甚至是歧视,正逐渐被密切合作和友善对话所取代。同时,新的研究技术被构造出来,并逐渐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测试 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正逐渐走出书斋,从两个方面向应用领域拓展。第一,在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应用社会心理学作为现实问题定向的研究分支,正逐渐地把基础研究的成果用来处理和应对更为宏大的社会问题。第二,社会心理学有关人性、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正对其他学科产生影响。认知社会心理学家卡尼曼因为有关社会行动者在不确定境况中的判断启发式及其偏差的研究,而荣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社会心理学家在过去30年中第3次获此殊荣,它从一个侧面表征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得的卓越成就对于以人及其活动为对象的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意义。
学科身份自主性的诉求
社会心理学秉承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两种理智传统,一直身份暧昧,也因此引发了无休止的论争: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或心理学的亚学科、跨学科还是独立学科?为了应对这些论争以及它们所隐含的学科间的门户之见,社会心理学作为关注社会语境中的人类经验和行为研究的独立学科的身份诉求正在凸显。它因此引发不同研究定向和方法偏好的学者在社会关怀的旗帜之下,专注于社会行动者在实际的社会现实中的活动,也正日益体现在有关群际关系、社会认同、符号边界及生命历程等问题的研究实践中

Ⅵ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和调查法。

Ⅶ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Ⅷ 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的研究,既有与其他科学研究相同的方法,又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访谈法。
5、问卷法。
6、调查法。

Ⅸ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来法
(一)方法自论
1、一般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放在首位。
2、专门方法论,主要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形成。
3、具体方法,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所创立的各种具体研究方法。
(二)具体方法
1、观察法 (1)参与观察 (2)非参与观察(旁观)
2、实验法 (1)实验证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3)现场实验法
3、调查法 (1)问卷法 (2)访问法
4、个案研究法
5、跨文化研究法

热点内容
2016年劳动法产检规定 发布:2025-09-18 03:43:42 浏览:631
国网公司规章制度以什么为主 发布:2025-09-18 03:31:02 浏览:359
论民法基本原则论文 发布:2025-09-18 03:31:01 浏览:3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共 发布:2025-09-18 03:27:23 浏览:847
法学宣在线 发布:2025-09-18 03:27:15 浏览:463
脑控刑法 发布:2025-09-18 03:24:13 浏览:99
刑法分论框架 发布:2025-09-18 03:22:07 浏览:608
刑事诉讼法82条第一项寻衅滋事 发布:2025-09-18 03:13:21 浏览:690
广西整治法官 发布:2025-09-18 02:57:08 浏览:198
劳动法规定培训时间规定 发布:2025-09-18 02:47:12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