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第九章第一百三十条

合同法第九章第一百三十条

发布时间: 2023-11-25 23:11:49

Ⅰ 逾期交货的违约责任

本文介绍了逾期交货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方应当承担的相关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违约金、以及其他责任。同时强调了双方签订买卖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交货时间和地点等条款,以避免后续的纠纷。文章还通过扩展方式介绍了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逾期交货责任免除,以及逾期交货的合同纠纷应当先尝试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再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等相关内容。【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具体介绍如下:
逾期交货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况,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来说,逾期交货违约方应承担以下责任:
1. 赔偿损失:如因逾期交货给买方造成了经济损失,违约方应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买方因没有及时收到货物而不能开展业务、承担滞纳金等直接损失。
2. 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合同约定,逾期交货可能会导致违约,该违约责任的承担由违约方承担。
3. 赔偿违约金: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逾期交货的一方应当按照违约金条款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4. 其他责任:如果逾期交货导致其他未在合同中规定的损失,也应由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
总之,违约方应承担逾期交货的违约责任,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方违约责任所涉及的赔偿、违约金等具体条洞宏款,以避免后续纠纷。
拓展:
1. 逾期交货是指卖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付货物给买方的情况。
2. 买卖合同中通常会包含有关交货时间和地点的条款,双方应当在签订合同时就确定这些条款,以避免后续争端。
3. 如果逾期交货是卖方的过失导致的,那么卖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应支付逾期违约金、承担由此产生的其他损失等。
4. 如果逾期交货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比如天灾或政府行为等,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履行可能会因此变得不可能或者变得过于困难,那么逾期交货的责任可能会被免除,但需要对自己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及时通知对方,并尽力减轻损失。
5. 涉及到逾期交货的合同纠纷,双方应尽可能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比如仲裁或民事诉讼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履行合同义纳漏册务。缺乏特殊约定的,应当及时履行。
第一百一十四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本法的规定,不履行合同的当事人不承担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履行合同,当事人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案件进入审理程序后,当事人一方申请和解的,人民法院应当组织调解。调解不成的,继续审理。涉及少额财产或者人民调解机构确认双方当事搜雀人已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

Ⅱ 【合同法】老师和同学请进

四1法定解除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合同法》第94条规定了法定解除的五种事由:1,不可抗力;2,拒绝履行;3,履行迟延4,不完全履行;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方式,《合同法》第96条做了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2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五试述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答:①两者的概念和性质不同.所谓合同的成立是指缔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合意.而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合同的成立只是解决了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合意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已经成立的合同都能产生法律拘束力.合同成立后并不当然生效,合同若要生效,则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同.合同的生效主要着眼于意思表示的内在品质,对其的评价涉及价值衡量.而合同的成立主要考察的是有无合意,着眼于意思表示的外部形态.
③区分成立和生效有助于正确处理各种纠纷.如果当事人已经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了协议,就应认定合同已经成立.至于其他条款不齐备或不明确,则可以通过合同解释的方法完善合同的内容.由于合同生效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内容的干预问题,它并不能解决和完善合同内容的问题.

六1
1.甲公司的要求有法律依据
2.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3.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供销社可以走三条路:
1)继续履行合同
2)付违约金
3)赔偿甲公司损失

六2(1)本案中根据合同性质应为承揽合同,因为本案中所改进的对象,排版设备虽然原为科技开发公司所有,但因为其质量不够,科技开发公司答应进行改进,而且是因为根据印刷厂需要才进行改进,并且使用印刷厂提供的资料。
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二百五十一条 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
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
第二百五十五条 承揽人提供材料的,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选用材料,并接受定作人检验。
可见本案钟虽然设备原为科技开发公司所有,但是加工改进是按照定作人要求去做的,因此为承揽合同。

合同性质不同对案件结果有影响

主要表现在本案钟印刷厂的救济手段

如为买卖合同
则印刷厂得依第一百四十八条 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享有解除权
也可依第一百五十三条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以及第一百五十五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照本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追究对方违约责任

如为承揽合同

定作人得依第二百五十五条 承揽人提供材料的,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选用材料,并接受定作人检验。
有检验权,并可确定由科技开发公司为其制作

又得依第二百六十二条 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有要求对方重做的权利

还可依第二百六十八条 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2)
本案应当认定为承揽合同,因承揽结果不合要求,根据定作人的请求,由科技开发公司承担重做的责任

Ⅲ 关于法律法规的题 合同法

  1. 平安机械厂与光明公司于2000年4月13日签订的合同应当属于《合同法》第一百内三十条规定的买卖合同,容该条规定“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后来因为平安机械厂生产的部件不能完全符合M设备的要求,故光明公司要求平安机械厂按其提供的图纸进行生产,平安机械厂对此同意。这件事属于合同变更,由于这一变更,合同的选择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买卖合同转变为承揽合同,因为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

  2. 不论是买卖合同,还是承揽合同,提交的产品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中规定“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属于不论属于哪种合同,平安机械厂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光明公司的要求是合法的。

Ⅳ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五十一条

合同法通过后,关于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无权处分制度,在解释上出现分歧,特撰本文与理论和实务界同行讨论。
讨论第五十一条无权处分制度,须从本法关于买卖合同的定义说起。本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此与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关于买卖合同的定义,有重大区别。该条规定:“称买卖者,谓当事人约定一方移转财产权于他方,他方支付价金之契约。”区别在于:我国台湾民法将买卖合同定义在“约定”,即学说上所谓“负担行为。”负担行为指发生债权债务的行为,即债权行为。与之相对的是“处分行为”,指直接发生权利变动的行为,即所谓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按照台湾学者的解释,该条系采德国民法严格区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立法理论,买卖合同性质上属于债权行为,仅发生当事人间的债权债务,要发生标的物所有权移转,另须由双方就所有权移转达成物权合意,即区别于买卖合同的物权合同。鉴于我国大陆学者通说,不采德国民法关于物权行为的立法理论,及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将所有权变动作为合同的直接效力,因此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条关于买卖合同的定义,对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一体把握,将处分行为纳入债权行为之中,视标的物所有权变动为买卖合同直接发生的效果。
此与法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立法思想是一致的。与买卖合同的定义相应,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移转标的物所有权是出卖人的义务。”依据该条,买卖合同不仅产生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还产生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移转所有权,直接依据买卖合同,而不须在买卖合同之外,再有什么关于所有权移转的合意即物权行为。
既然买卖合同的效力包括了标的物所有权移转,则当然要求出卖人对出卖之物有处分权。因此,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有或者出卖人有处分权。不属于出卖人所有且出卖人无处分权的物,不构成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换言之,合同法立法思想,不承认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这与拍卖法第六条的规定是一致的。该条规定:“拍卖标的应当是委托人所有或者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法律不允许出卖他人之物,是为了维护财产的静的安全。此与法国民法典第一千五百九十九条的规定相同。该条规定:“就他人之物所成立的买卖,无效。”违反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即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如果对一百三十二条作反对解释,无权处分行为本应无效,似无专设规定的必要。但考虑到经济生活本身的复杂性,虽然属于无权处分,如果权利人追认或处分人事后取得处分权,没有理由强使其无效。故设第五十一条规定无权处分制度。
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之拟定,也曾参考德国民法典和我国台湾民法的规定。德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1)非权利人对标的物所为的处分,经权利人事先允许者,也为有效。(2)前项处分如经权利人事后追认,或因处分人取得标的物时,或权利人成为处分人的继承人而对其遗产负无限责任时,为有效。”我国台湾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1)无权利人就权利标的物所为之处分,经有权利人之承认始生效力。(2)无权利人就权利标的物为处分后,取得其权利者,其处分自始有效。”德国民法典和我国台湾民法的上述条文,通常被解释为“处分行为有效”,以区别于“买卖合同有效”,在权利人未追认的情形,仅“处分行为无效”,而“买卖合同”的效力不受影响。这是以严格区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立法理论为根据的。如前所述,合同法不采该立法理论,而对买卖合同一体把握,将处分行为包含在债权合同之中,因此第五十一条不称“处分行为有效”,而规定为“合同有效。”依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出卖他人之物,权利人追认或者处分人事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反之,权利人不追认并且处分人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无效。这里说的无效,不是处分行为无效,而是无权处分的合同无效,即买卖合同无效。不能解释为买卖合同有效,仅处分行为无效。有的学者作这样解释,实际上是以债权合同与物权行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为根据的,与合同法立法思想不符。
这里牵涉到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七条所规定的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该原则所说原因行为,当然是指债权行为,如买卖合同;所说物权变动,是指物权变动的事实,非指物权变动的合意或物权行为。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立法思想,不采德国民法关于物权行为独立性与无因性的理论,将物权变动作为债权行为的法律效果。因此,所谓区分原则,只是在此前提之下,对作为原因行为的债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及生效时间,与作为债权合同法律效果的物权变动事实的发生条件与发生时间,加以区分。按照区分原则,买卖合同的生效,与买卖合同生效后所发生效果的标的物所有权移转,应予区分并依不同规则:买卖合同自成立生效,标的物所有权依公示方法,动产依交付移转、不动产依登记移转。这与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移转的基本规则,是一致的。该条规定:“标的物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其中所谓法律另有规定,指不动产所有权依登记移转。所谓当事人另有约定,指保留所有权的买卖合同。
与无权处分制度有关的一个重要制度,是善意买受人的保护,即善意取得制度。无权处分制度规定在合同法,仅解决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无效的判断问题,善意取得制度将规定在物权法,解决善意买受人的保护问题。合同法建议草案曾经将两种制度联系起来,关于无权处分的条文草案规定:“权利人不追认,处分人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无效。但其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修改中考虑到善意买受人的保护,即善意取得制度,属于物权法制度,应当在物权法上作完整的规定。因此将无权处分条文的但书删除。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善意取得的一般规则:“基于法律行为有偿受让动产且已占有该动产的善意受让人,即使让与人无处分权,仍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第一款)。受让人在受让动产时不知让与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为善意(第二款)。第一款所称动产,以法律许可者为限(第三款)。”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占有脱离物的特别规则:“受让的动产若系被窃、遗失或其他违反本意而丧失占有者,所有人、遗失人或其他有受领权之人有权在丧失占有之日起1年内向受让动产的人请求返还(第一款)。但前款动产若系由拍卖、公共市场或经营同类物品的商人处购得,非偿还受让人支付的价金,不得请求返还(第二款)。第一款所称动产若系货币或无记名有价证券时,不得请求返还(第三款)。”因此,判断无权处分合同之是否有效,应当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在无权处分合同无效的情形,判断权利人可否从买受人取回标的物,应当依据善意取得制度。
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第五十一条无权处分制度如何与第一百五十条关于权利瑕疵担保的规定相协调?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能出现第三人向买受人主张权利的情形,大概有四种:其一,出卖他人之物;其二,未得他共有人同意而出卖共有物;其三,出卖抵押物;其四,出卖租赁物。在第一种情形,出卖他人之物,属于第五十一条所规定的无权处分行为。依照该条规定,买卖合同成立后,如果权利人追认或者处分人取得处分权的,买卖合同自始有效,不发生权利人(第三人)向买受人主张权利的问题;如果权利人未追认且处分人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则买卖合同无效,可能发生权利人(第三人)向买受人主张权利的情形。这种情形,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如果买受人属于善意,则自交付时已经取得标的物所有权,原权利人已经丧失权利,自无适用第一百五十条权利瑕疵担保规定的余地。如果买受人属于恶意,则不能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而权利人可依对标的物的所有权行使取回权,从买受人处取回标的物。鉴于买受人属于恶意,即订立买卖合同时已知出卖人无处分权(存在权利瑕疵),因此买受人也不享有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权利瑕疵担保请求权。可见,出卖他人之物,属于第一百五十条但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情形。在第二种情形,未得他共有人同意而出卖共有物,出卖人为共有人之一,不属于无权处分,不适用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买卖合同应当有效。只是因为存在权利瑕疵,当他共有人向买受人主张权利时,出卖人应当依据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对买受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草案第三稿,曾经将未得他共有人同意而出卖共有物与无权处分行为一并规定,而后面的草案将其删去,说明立法思想有所修正,认为共有人未得他共有人同意而出卖共有物,不属于无权处分。因此,未得他共有人同意而出卖共有物,属于存在权利瑕疵,应当适用权利瑕疵担保制度。第三种情形,出卖抵押物,抵押权人可能行使抵押权,扣押、拍卖标的物,显然应当适用第一百五十条,由出卖人对买受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第四种情形,出卖租赁物,依据第二百二十九条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则,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买受人不得以所有权对抗承租人的权利。如果买受人于订立合同时属于善意,即不知标的物已经出租,当然可以依据第一百五十条向出卖人主张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由此可见,第五十一条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与第一百五十条关于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并无冲突。

热点内容
专升本民法重点 发布:2024-07-27 18:38:02 浏览:854
法学发言 发布:2024-07-27 18:28:52 浏览:817
电视大学法学专科 发布:2024-07-27 18:27:29 浏览:403
刑事诉讼法ppt百度网盘 发布:2024-07-27 17:04:07 浏览:918
19年中级经济法第一批试题 发布:2024-07-27 14:30:07 浏览:535
水库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检查 发布:2024-07-27 14:25:54 浏览:818
劳动合同法的法律位阶是什么 发布:2024-07-27 12:56:15 浏览:119
与律师结婚 发布:2024-07-27 12:05:51 浏览:153
司法业务用房标准 发布:2024-07-27 11:01:27 浏览:437
园林工程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发布:2024-07-27 10:26:14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