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消失雇主

社会与法消失雇主

发布时间: 2024-04-11 10:58:19

『壹』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中国法治报道》栏目为什么停播了

令人疑惑的是,好端端的一个节目为啥说停就停了呢?据说最近央视正专在进行栏目调属整,由此看来,取消原来的节目设立新节目似乎是很正常的举动。不过,央视新领导上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理说只能把节目往好里改,怎么把挺好的节目给停了?为何偏偏拿《中国法治报道》开刀?有无内幕?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说因为这个节目揭露了太多的黑暗面,不利于社会“和谐”,因此被“和谐”掉了。建设成为一个法治社会,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法治报道》在普法宣传、针砭时弊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因为它锐利的言辞和深刻的分析刺痛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就要按照“上面”的意思使之无端消失。如果那样的话,无疑是让游荡在我们周围的人治的阴魂束缚了人们寻求现代法治的努力,这是开历史的倒车,是对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一种嘲讽和蔑视。但愿这些都是笔者的胡乱猜测。

『贰』 《消失的夫妻》真实名字是什么

《消失的夫妻》真实名字是CCTV12,社会与法制频道2013年7月7日播出的《天网》那期节目,讲述的是一对夫妻被社会闲散人员入室抢劫、并杀害的故事,名字叫做《消失的夫妻》。

我相信喜欢看中央12套法制节目比如《一线》《天网》的小伙伴应该看过这期节目,相比于惊悚的鬼故事,绝妙的侦探小说,这个真实事件的惊悚程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侦探小说家的想象力,没有人能够构思出这么变态的人物心理和令人绝望的人物。小说家是人,它们是禽兽。

《天网》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一档以记录历史名案大案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栏目,同时又是记录典型事件的系列纪实专辑时段,是展播社会法治类纪录片和系列纪实专题节目的重要平台。

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那些曾经对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案件的真实记录,以新的视野新的角度 ,重新审视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案、要案、名案。

节目于每周一至周五20:57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首播。

『叁』 在CCTV12社会与法20130717《天网2013》《消失的夫妻》案例中的一些问题是什么

《消失的夫妻》女主尸检报告说明了以下问题:

恐惧比惩罚还要坏,因为惩罚总算有了结局,不管怎么说,总比悬在那儿,比那种神经紧张,无尽无休的恐惧要好。一个罪人一旦受到了惩罚,他的心情起码会变得很轻松,千万不要让哭泣把你给搞糊涂了,现在已经都说出来了。从前是埋在心里,埋在心里比说出来还要坏。

我们接着再谈《消失的夫妻》就是那对被谋杀的青年,有网友说,男主在被他们叫去炒菜的时候手里有一把铁勺可以作为反击工具,为什么他就不珍惜这个机会。

其实这种事摊在你身上,你的结局也会是这样,对方人多示众,丈夫就算逃出去,还有妻子在他手里,你不知当你走出门口的那一霎那,他们是不是就立马撕票。所以你只能乖乖顺从,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他们在那长达8个小时的内心究竟是有多强大,丈夫看着妻子被别人揉虐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做饭吃,你们想想他当时内心有多崩溃。

妻子在痛苦中一次又一次满足这些畜生后,期盼他们何时走的内心那一秒的度日如年那种恐惧感,如果他们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兽性还会杀了他们,我相信他们肯定会反抗拼搏,怎么也是死!

相关介绍:

《天网》栏目是以纪录大案名案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纪录片栏目。栏目以“传递正义的力量”为宗旨,节目着力点在于弘扬正义、正气。用真实的现场构建悬念故事,彰显邪不压正的严肃主题,突出达到震慑犯罪的效果。

同时,《天网》栏目又是纪录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纪录片平台。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那些曾经对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法治事件。

『肆』 社会与法消失的夫妻哪一期

社会与法消失的夫妻是56期,消失的夫妻是一起非常恶劣的案件。

2013年7月《天网》栏目第二十六期节目叫《消失的夫妻》,2015年5月在山东临沂发生了一起恶性惨案,当时CCTV12也做了一档节目叫消失的夫妻,四名没有工作的犯罪份子,本来想偷东西,但是看到房间女主人漂亮的照片后,在屋里等受害人夫妇回家,进行抢劫强奸整个折磨过程近10小时。

后续报道:

三人执行死刑,一人因为未成年,基于人道主义,是我国刑法中的理论上的死刑不适用者,再加上其主动供述了具体的作案经过,承认了相关恶行,被判无期徒刑,为被害者憋屈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处理应该结合当今未成年人作案频发且案件性质愈发恶劣这一客观现实进行相应的修改,一定不能让这成为未成年人肆无忌惮地违法犯罪并逃脱应负责任的挡箭牌。

很多人反对废除死刑是非常有道理的,看了完整的细节,觉得死刑真的不能被废除啊,有些人早已经不能算是人了,说他们是畜生都是侮辱了畜生,连畜生都不如。

『伍』 娑堝け鐨勫か濡诲ぉ缃戝氬皯闆

绗鍥涢泦銆傛牴鎹鏌ヨ銆婂ぉ缃戙嬪墽鎯呮樉绀猴紝銆婂ぉ缃戙嬩腑銆婃秷澶辩殑澶濡汇嬬鍥涢泦璁茶堪浜嗘潕绾㈠洖瀹剁殑鏃跺欏彂鐜板堕噷鐨勬煖瀛愯缈诲姩杩囷紝鏀惧湪鏌滃瓙閲岀殑閽变篃涓嶇考鑰岄烇紝鏉庣孩浠ヤ负鏄閬璐间簡锛屼絾鏄鎹熷け娌℃湁寰堝ぇ锛屽氨娌℃湁鎶ヨ︼紝鍙鏄鍦ㄩ櫌瀛愰噷瑁呬簡涓や釜鐩戞帶鎺㈠ご銆傘婂ぉ缃戙嬫槸涓澶鐢佃嗗彴绀句細涓庢硶棰戦亾鎺ㄥ嚭鐨勪竴妗d互璁板綍鍘嗗彶鍚嶆堛佸ぇ妗堜负涓昏佸唴瀹圭殑绾褰曠墖鏍忕洰銆

『陆』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的咨询电话是多少

偃师法院枉法坑害吴德乾十五年
请中国的人民百姓、各媒体、网站转发、解读揭露偃师法院故意枉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偃师法院(原院长阮、现懂、徐朝阳)将自己视作法律之外之特殊公民?公开枉法判决。
吴德乾与谷松林经济纠纷一案、偃师法院外号黑孩子交办的案件、法院都是他的拜把兄弟、为了把吴德乾撵走、黑手操作故意枉法。雇佣没有资质的公民李根乐审判、左小卫承办执行。
2003偃庞民初字第48号荒唐判决、驳回原告诉求、超出原告诉讼请求范围。徇私枉法判没有违法过错的吴德乾担责任。
检察院抗诉、申情人吴德乾不承担48号判决超范围责任、2005偃民再字第13号荒唐民事判决、再审不让检察院人员参加开庭、撤销依据、维持超范围判决结果故意坑害吴德乾。
执行、超出判决范围、违反强制执行法、第250条、第二项、第四项规定。将吴德乾煤球厂全部财产、机器房子财产原地不动看管扣押15年
依法治国;偃师法院荒唐判决、荒唐执行、故意枉法坑害吴德乾十四年至今。法网恢恢、偃师法院渎职枉法、吴德乾申诉、洛阳市中院维持、高院驳回,党纪国法真的管不了吗?
一、偃师法院公开枉法坑害吴德乾事实证据;
1、原告谷松林诉被告吴德乾违约不交租金、
请求;腾离土地、赔偿损失、
2、反诉原告吴德乾诉、反诉被告谷松林擅自拉沙堵煤球厂门口、侵权造成损失、请求;赔偿。
偃师法院审理;本院认为、原告谷松林与窑沟村第八村民组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原告谷松林未经该村民组同意、擅自将所承包的部分土地转包给吴德乾、违反法律规定。其行为无效,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其自负。原告谷松林擅自拉沙将被告吴德乾煤球厂门堵住,其行为不当,但被告吴德乾未办理经营证照非法经营煤球厂,且改变土地用途、其收入非法、不受法律保护,故其给造成的损失之请求不予支持。
2003偃庞民初字第48号民事判决、判决如下;
一、原告谷松林与被告吴德乾之间的土地转包行为无效、
二、限被告吴德乾于判决生效后20日内将使用的0.5亩土地交还原告使用、
三、驳回原告谷松林的(租金)其他诉讼请求、
四、驳回被告(反诉原告)吴德乾的反诉请求。
判决枉法;1、原告谷松林违法、判没有过错的吴德乾担责。
2、偃师法院在欺骗、原告谷松林有第二个诉讼吗?
3、驳回两个原告诉讼请求,原被告之间不存在责任。
偃师法院就没权利、判吴德乾承担、第二条的责任。
洛捡民抗字(2004)92号民事抗诉书、2003偃庞民初字第48号判决、超出原告诉讼请求范围、违反审判原则,判决的责任申诉人不应该承担。
2005洛民再字第96号民事裁定书、指令偃师法院再审、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执行。
2005偃民再字第13号判决、再审枉法、居然不让检察院人员掺加开庭诉讼。(程序违法)撤销原判决第一条、维持超出原告诉求范围的判决结果的二、三、四条。
根据审判原则规定、2005偃民再字第13号判决、超出检察院抗诉范围。没有检察院人员参加开庭诉讼。偃师法院就没权利审判。
二、偃师法院执行枉法坑害吴德乾十五年证据;
执行2003偃庞民初字第48号判决、二、(限被告吴德乾于判决生效后20日内将使用的0.5亩土地交还原告使用)是退出土地、法律规定、派人运出交给被执行人、偃师法院原地不动看管扣押、吴德乾煤球厂机器设备十几年、生活用品都不让拿。2005.1.18.执行权消失、财物毁坏腐烂法院都不给吴德乾。
1、证据;2004年3月16日财产登记笔录,证明、执行违反民事诉讼法第250条第二项规定、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根据财产登记笔录证明;法院没有通知被执行人的成年家属、也没有通知代表或主要负责人到场清点财物。
2、证据;2004年3月16日执行笔录,证明、违反民事诉讼法第250条第四条项规定、强制迁出房屋或强制退出土地、被搬出的财物,由人民法院派人运至指定处所交给被执行人。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因拒绝接收而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偃师法院没有派人运、也没有交给成年家属。而是原地不动扣押看管。不经法院允许吴德乾不得在进煤球厂、剥夺吴德乾煤球厂财产的合法权利。
综上;大胆狂妄、偃师法院审监庭郭东欣、法官规则、审判原则、法律法规、他都敢践踏、故意枉法坑害吴德乾。国法真的拿他没办法吗?
经偃师法院这样、判决、执行。吴德乾的煤球厂机器设备房子全部财产、成原告谷松林 、荒唐判决、荒唐执行、法律公正、百姓权力在哪里!依法维权十几年未果、党纪国法在哪里?
请求、人民百姓、各媒体转发;解读揭露偃师法院枉法。 维护党纪国法尊严、讨回司法的公平公正。
此致
中国人民、各媒体、
洛阳市洛龙伊滨庞村镇东庞村吴德乾。
联系电话(15225575551)(13949286241)
2017年10月发帖
证据附后;原告谷松林的诉讼请求书、反诉原告吴德乾诉请求书、(2003)偃庞民初字第48号判决。(2004)洛捡民抗字92号民事抗诉书、(2005)洛民再字第76号民事裁定书、(2005)偃民再字第13号判决。(2008)豫法民申字第1140号裁定书,(2009)洛民再字第102号终审枉法判决、(2011)豫法民申字第00199号驳回通知、

『柒』 经济法课程论文-试论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与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的异同-2500字就可以,交老师的

一、社会保险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一)黄越钦教授关于劳动法与社会法关系的分析

已故黄越钦教授系我国台湾地区著名法学家,他对推动台湾地区劳工法、社会法进步发挥了继上世纪史尚宽教授之后承上启下的作用。黄程贯教授、郭明政教授等皆是其学生,先行教育,之后任大法官。黄教授留学于奥地利,对于奥地利、德国法制有着精深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已是社会法大有发展的年代。在他的鼓动之下,黄程贯教授、郭明政教授赴德学习、研究劳动法和社会法,后两位在我国台湾地区劳动法与社会法研究及立法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学界公认。黄越钦教授专门研究劳动法,对于社会法亦有相当研究。其在大陆地区发行的《劳动法新论》对于推动大陆地区劳动法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黄越钦教授对于劳动法与社会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对社会法的关注几乎全部集中于社会保险法。其中观点如下:

1.劳动法与社会法的并存关系。所列事例为劳工保险中职业灾害保险医疗给付与全民健康保险给付。失业保险给付与资遣费的给付都呈现并存状态。

2.社会法取代劳动法的关系。他认为:“所谓取代关系指,原属劳动法范围之内容,由社会法取代,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的社会安全最低基准公约,将劳资冲突中的重要内容改以保险之方式替代……”,[1]尤其是人民年金取代退休金制度。[2]

3.社会法优先于劳动法的关系。职业灾害保险责任优先于雇主责任。

4.劳动法与社会法的互补关系。他认为:“不论失业或退休,均对劳动者之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为维持劳动者之基本生活水准,遂有令雇主支付资遣费及退休金之制度。惟或因要件不符或因雇无资力,并非所有劳动者均能受惠,而开办失业保险以补其不足。”[3]

5.劳动法与社会法的竞合关系。劳保职灾医疗给付与健保医疗给付,可选择适用。

6.劳动法向社会法的过渡关系。退休金、劳保老年给付、人民年金将逐步过渡。[4]

黄越钦教授所指社会法系德国法中的社会法,一般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补偿制度,台湾地区袭用德国法概念,与中国大陆地区社会保障法概念略同。事实上,社会法与劳动法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的关系上。

(二)中国大陆的实践

1.实在法体现。中国大陆地区自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劳动法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土壤。即便是改革开放初期,劳动法亦仅仅是名词而已。但是,企业劳动关系的变迁,使消失多年的劳动法概念逐渐成为实在法。自上世纪80年代后众多劳动法规的颁布到1994年劳动法的出台,中国劳动法逐渐增多和成熟。1986年颁布实施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四章“在职和待业期间的待遇”和第五章“退休养老期间的待遇”已经涉及到了社会保险概念和制度建构思路。该行政法规中已经使用了“社会保险专门机构”概念。《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实施应当是劳动力市场化的里程碑,亦是中国劳动法制恢复的起点。劳动合同是雇佣劳动的法律形式,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几乎同时起步,中国特色非常鲜明。可以说,劳动法律规范和社会保险法律规范杂揉在一体中,更准确地说,当时的社会保险实质上是针对劳工保险。1994年7月5日,《劳动法》颁布,该法第十章“社会保险”就社会保险的种类、基本内容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在《劳动法》中规定社会保险专章。笔者推测,当初人们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之间到底关系如何并不清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以保护劳动者利益为出发点。

本世纪以来,“社会保障”概念逐渐成型,之前的“劳动法”渐成“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越来越多的实在法颁布后已经开始逐步分离,尤其是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2010年《社会保险法》的颁布,使得过去将“社会保险”规范认定为劳动法律规范的认识逐渐得到矫正,更多的人感知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的差异与区别。

2.学界状态。在我国,社会保障概念至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后偶有提及,但大学课堂上尚无“社会保障法”课程。而讲授劳动法的教师大部分也将“社会保险”作为劳动法课程的内容。劳动法学领域研究,不仅落后于雇佣劳动实践,亦落后于立法展开,当初讲授劳动法课程时将社会保险作为内容几乎没有异议。

2006年之后,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成立,该研究会主要以高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师资为班底,已经出现了侧重,即有的老师相对专注于劳动法,有的老师则专注于社会保障法。但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者队伍并未分野。不像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界,该领域的学者队伍已经在分列而立,彼此有联系但相对独立。目前,大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的差异。不过,系统性地阐释两类不同法律规范异同的研究成果几乎未见。

(三)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异同点与未来趋势

1.一般来讲,先有劳动法,后有社会保险法。从时间节点上看,劳动法应当是历史两百年以上的法律制度,而社会保险法历史不过百余年。劳动法的产生是调整劳资关系的需要和结果,或者说,劳动法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在劳资之间进行平衡,因劳资关系之强弱变更而由不同力度之劳动法调整。社会保险法的产生是在劳资关系调整遇到僵局之后的结果,劳资关系的调整在劳资关系不能维系或劳资关系中断后陷入了僵局。例如劳动者年老、疾病、职业伤害、生育等情况下劳资关系终止后,劳动法已经难以“再”发挥作用。换言之,当劳动者不再是劳动者的时候,当事人已经不成其为劳动法上的当事人。这些退出工作岗位的劳动者需要有另外法律制度的庇护。

2.劳动法的给付为私法上的给付,而社会保险法为公法上的给付。在不少学者的认知中,劳动法属于私法,或者说是私法的特别法,这种认知是从给付的当事人角度的判断,即雇主对于雇员的工资给付,属于私法上的给付。不过,我们认为劳动法并非完整意义上的私法,它仅从给付角度具备上述性质,大量的劳动基准,尤其是职业安全卫生制度大部分属于公法规范。社会保险法的给付全部为公法上的给付,保险人为公法上的主体,保险给付对象—被保险人为自然人。自然人一般先覆盖劳工阶层,之后覆盖其他社会群体。

3.皆属于社会政策导向的产物,皆针对劳工问题,皆属于社会立法的范畴。“劳动法与社会法为20世纪以来所成长的两大法域,其发达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刻画出意识形态对法制的深远影响。”[5]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常常被称作是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的形成集中体现在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产业雇佣劳动,形成于劳资对立统一的展开,并成为社会问题中心点的劳动问题。“劳动问题是工业革命后所形成的新课题,也是近两百年来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会问题。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汽机作为生产动力之后,劳动者原来是生产工具的主人,现在变成了工具的附庸,有钱的资本家可以买工具建工厂大量生产坐在家里发财,无钱的劳动者只好受雇于开工厂的资本家每日赚取微薄的工资以维持生活,从此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所有权分离,资本家与劳动者的阶级对立,利益难以协调,问题日益严重。此一问题,随着工业化的扩展,由英国扩及欧洲、美洲、澳洲,乃至于亚非拉丁美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6]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劳资关系永恒不变的话题,任何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无一例外地演绎着社会存在与法律建构的整体,即劳动关系的生成与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而这一进程深刻反映了公共政策或社会政策导向,如同其他法律门类必然存在相应的政策一样,劳工政策是重要的社会政策。劳动立法亦是重要的社会立法之一。社会保险法产生之初即以保劳工之险为使命,至今,社会保险中相当部分仍以职业人群为保险对象,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劳工政策的动向,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政策动向。可以这样讲,社会保险法制较为完备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主义特征突出、整体或团体主义色彩鲜明;而社会保险法制建构不够齐整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本主义特征突出,自由主义或个体主义色彩鲜明。该法同样深刻地反映了当地劳工政策和社会政策动向。

4.两类法律的未来。劳动法产生两百多年来,人类在该领域的耕耘与拓展已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劳动契约制度,劳动基准,例如工作时间、职业安全卫生、团体协议与团体交涉,乃至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积累。一些人类争取的目标早已实现,例如缩短工作时间与降低劳动强度皆已成为事实,在欧美国家,劳动法已经转战于“体面劳动”。所以,学界对于劳动法与社会法一直存在此消彼长的判断。可以这样讲,劳动法领域的问题越来越“传统”,新出现的问题或非常态性问题则成为学界的热点,成为法制的关切。例如,近年来以劳动派遣为代表的非典型雇佣成为劳动法研究的新宠。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智能科技的推展,人类劳动方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劳动法的式微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当然,劳动法所扮演的角色将逐步走向“高端”,更多的“白领”成为工厂法时代的劳工,不待时日,教科文卫体人员将逐渐成为“劳工”。毫无疑问,未来的法律属于社会法,社会保险法制是其中典型,换言之,未来社会,劳动人群的缩减,社会闲杂的增长;生产性人员的缩减,服务与娱乐性人员的增长将是发展趋势,可能他(她)不创造财富,但是,他(她)创造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变迁中,“吃闲饭”者的增长将是长期趋势,而创造“吃闲饭”的法律制度中,社会保险法制即是其一。曾经,老年年金保险法制专为职业人群而设,没有工作便没有年金,没有工作便没有退休金;如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职业人群社会保险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拓展了国民年金制度,即没有工作的人同样可以参加老年年金保险,这些人当达到相应的法定要件之后一样可以申领类似“退休金”性的养老金。

社会保险法制产生仅百余年时间,加上各国国家和地区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该领域的起点和状态亦相差悬殊。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险法制当然处于初级阶段,更准确地说,该领域法制尚处于萌芽阶段。我国社会保险法的未来肯定是发展的未来。

二、社会保险法与其他门类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保险法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般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组织架构和国家安全事务。人民基本权利的内涵与外延因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所差异有所侧重,在封建压迫的年代,追求自由与解放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动力,自由权、平等权自然而然成为宪法所确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而社会发展至自由得到保障,机会平等大致实现,亦即平等权、自由权得到保障的情形后,结果的不平等导致社会扭曲而产生出弱势族群时,因其国民身份而产生的生存权利成为宪法关注的热点。我国学界已经开始探讨社会权利,开始使用“社会保险权”概念。[7]但是,这样的抽象权利究竟是否是定型的基本权利并未有共同的认知。德国社会法的法制建构堪为楷模,其宪法确立了“社会法治国”原则,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但是,“德国基本法、联邦宪法法院以及学说文献向来否定人民依据宪法享有向国家请求给付的社会基本权,基本法即明确放弃魏玛宪法具体罗列社会权的规范方式,而以‘社会法治国’(sozialer rechtsstaat)的概念作抽象规范,学者均认为其所表彰的社会国原则属于‘国家目标设定’( Staatszielbestimmung ),其具体落实完全交由立法者因应社会条件的变迁以及新兴社会问题的兴起随时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社会政策的弹性调整空间”[8]。上述分析表明,即便是德国这样社会法治国原则得以确立的国家,社会保险权亦不可直接成为向国家和社会申请给付的积极权利,社会保险所生的各类给付请求权须以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所创制的具体法律制度为依据而展开。尽管不承认社会基本权的存在,但德国宪法所确立社会法治国原则的推行,对于德国社会法的完善,尤其是社会法的实施形成了强力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从上述我国《宪法》规定来分析,“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亦如德国“社会法治国”原则或理念一样,该权利不可能成为具体、积极的请求权利,《宪法》所规定的上述权利须结合《宪法》第45条后款规定的具体内容和制度,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军人抚恤残疾人劳动与生活、教育保障等制度建构,推演而成具体法律制度中的具体权利和积极权利。“社会保险”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我国社会保险法的开启与构建须依据《宪法》的规定循序渐进。宪法与社会保险法之间的关系,如同宪法与其他法律制度一样,没有宪法便没有社会保险法,没有宪法的规定便无从展开社会保险制度创制。随着我国宪法的实施呼声日高,宪法渐人人心,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累积的社会发展红利,人们不可能忘却《宪法》第45条。当然,从近10年来我国城乡养老、医疗、社会救助(低保)制度的生动实践,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性”规定一样会丰富我国宪法的基本权利内涵,人民生存生活的基本保障终将成为积极权利。社会保险法上的权利至为复杂,因其所处的不同保险种类而产生不同的权利,例如在老年年金保险制度中,凡是达到法定要件的当事人即可请领老年年金,换言之,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逐渐生成法律制度之后,尤其是宪法保障此等制度运行之后,当事人即可主张退休金请求权(退休人员)。利益的存在在于权利的维护,而权利的存在必依法律创制权利为前提。尽管现阶段我国《宪法》第45条所规定的权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虚幻”,并且,我国宪法解释在宪法的实施环节上存在相当短板,但是,必须相信,没有宪法所确立的权利,社会保险法将无从展开。况且,我国本就是缺乏法治传统和法治基因的国度,如果不依赖宪法对社会保险制度固本,那么,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法治化则有可能反复;不依赖宪法所确立制度的源流,社会保险制度永远属于“改革”中的制度,永远停留在政策的层面。因此,宪法关于社会保险制度等社会基本权利的创制,“就是企图将既有宪法自由权的‘给付权’功能扩大,或是将与社会安全相关的条款纳人基本权利规范之中,而使其能够具有‘受益权’的功能。如此一来,人民不仅在社会基本权遭受侵害时得以提起救济,甚至在政府怠于立法或行政作为时,也可据以要求公权力采取一定的积极作为”[9]。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事业的逐步推进,随着人民生活期待值和获得感逐渐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基本权利的创制,以及宪法权利将更加明晰。

(二)社会保险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社会保险法具有社会行政法属性,属于公法范畴。但是,社会保险法亦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实施体系,近年来,学界存在“统一公法”的探讨,[10]但这种“统一”的方法、路径尚不清晰。笔者认为,医学分科越分越细说明医疗事业在进步,如停留在中医或西医的简单分类,医生为万能医生时,其能力肯定有所限制。法学如同医学,分门别类越细,立法才能越科学,法律实施才能更加人性而非任性。社会保险法尽管属于社会行政法,其所反映的乃是法律属性,而法律制度则与行政法有相当不同。从我国法律制度的分门,以及参照其他国家法律制度分门的经验,社会保险法归入社会法序列。社会保险法的行政法属性旨在与私法分开。“德国联邦社会法院前任院长Georg Wannagat将社会保险定义为:‘由国家依据自治行政原则所组织的公法上的强制保险,保护劳动大众在遭遇因工作能力丧失、失业及死亡时所可能带来的危害’,这一定义明确地描述社会保险的特性,并且划分其与一般私法保险的异同。”[11]一个国家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构须依据自身条件而展开,换言之,社会保险存在不同险种与项目,哪些能够展开,哪些应该展开,须依据法律规定。“德国联邦社会法典第一篇第四条赋予社会法确立健康保险、看护保险、失业保险、意外灾害保险及退休金保险的责任,并藉由必要的措施来保护、维持、改善及重建人民的健康及工作能力,并提供在疾病、怀孕、丧失工作能力及老年的经济保障。”[12]德国社会法不仅编纂了社会法典,而且创制了社会法院体系,以保障人民相关权利的实现。当然,在德国,亦有学者对于社会法院、税法法院等专业行政法院的负面学说,但是,社会法院的存在便是社会法不同于一般行政法的最有力佐证,而德国法院体制中,行政法院则是完整体系的司法体制,亦说明了社会法与行政法的差异。

依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我国目前开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等五个种类的社会保险项目,这些保险项目的开办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经办社会保险业务的范围。社会保险法之所以为行政给付法,关键在于其保险人的特殊性上,“国家于社会保险中与依据社会法而产生的作为义务,率皆由公法上的行政组织予以实现,例如:社会保险人根据德国社会法典第四篇(社会保险通则)第二十九条第一项为具有公法上义务的公法人”[13]。我国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法律制度上尚未“正名”,尚属于归类性、定义性的名称,并非人格性名称,未来社会保险法制完善之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直接称呼为“某省某市社会保险局”或“某省某市医疗保险局”,并且,该机构将独立起草完整的组织法,负有相应的法律职责,承担相应的权能。而且,现今所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皆定性为“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授权组织或法律授权的专业行政组织。以笔者观点,该机构应当为专业性、独立性、服务性行政组织,而不应是什么事业单位。从现实法律实践看,目前唯一展开的社会保险司法实践,就是工伤认定行政诉讼,工伤认定工作在地方实践中,就是行政机关(认定机构)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一体两面,两者往往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于此,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工伤认定诉讼案件亦列入行政诉讼案件。

从工伤保险司法展开的实践看,“统一公法学”思维并非有效,甚至出现了“业余”现象。毕竟行政事务包罗万象,而行政行为当然亦分一般行政行为与专业行政行为。对部分专业行政行为必然有其程序上的特殊要求。最近,我国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其实早年在北京等地就存在独立的知识产权审判庭,就是因应知识产权的专业性。从德国社会法院建构经验看,我国庞杂的社会事务,几乎大部分业务将其托付于各级信访部门,这不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体现。我国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补偿、社会福利等各类请求尚未形成法律上的请求权,单单一项社会保险法制,列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如果皆能畅通诉讼渠道,目前的行政诉讼即将瘫痪。[14]于此,专业性的社会行政法庭建构和专业性的法官将因应此等社会难题,亦是我国法院和法官在社会保险法领域不再“业余”,社会治理不再脱离法治的核心所在。因此,社会保险法属于社会行政法,但是社会保险法绝非一般行政法,以一般的行政行为的当与不当来判解此等社会难题,只能说中国法制尚且幼稚。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调整方法与一般行政法调整方法无异,皆为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是否证实了社会保险法就是行政法门类中一个分支?我们认为,法律的调整方法肯定有趋同或竞合可能,但由此判断社会保险法就是行政法的构成显然过于简单。如果说德国社会法院法所形成的社会法领域的独特司法体制乃是因应事物规律的模板,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处理社会保障争议的程序设计中,多有特殊的、反映该领域专业的专门程序前置。我国台湾地区就劳工保险争议专门颁布“劳工保险争议事项审议办法”,并设置争议审议委员会。日本处理社会保险争议时,专门设置社会保险审查官和社会保险审查会制度,[15]专业性地处理社会保险争议。从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处理的实践看,法院目前展开的社会保险争议诉讼,以工伤保险争议为例,几乎全部集中于工伤认定诉讼上,保险缴费争议、保险给付争议尚未达至诉讼。因此,社会保险法系行政给付法,具有行政法属性,但其法律门类划分上属于社会法或社会保障法。

(三)社会保险法与民法、商法的关系

不同的法律门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民法,亦称私法,侧重于保护“私人”利益或“个体”利益,相对而言,法律价值偏斜于自由与个体权利的维护。“私法”的理解大概是从个体权利保护视角的一种法律价值观。不过,法律制度从来不是属于私人的,法律制度的构建总体上都是出于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即使是民法,一样也是“大家”的法律,其社会公平公正一样需要考量,毕竟公平是两端的,没有绝对的“私法”存在。“民法传统上以个人权利为本位,对于组织团体、社会等任何集体及其利益均持怀疑和警惕的态度,强调人人生来平等,享有平等的能力和自由……它在微观经济领域内有很大的激励、动员作用,能够调动个人暨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保护社会个体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但是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和运行的全过程而言,个人权利本位却有着相当的局限性。”[16]社会保险法系通过引进保险技术、保障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成员生存权利的法律制度,属于二次分配的法律再造,一定程度上存在“劫富济贫”的因素,客观上存在不生病的人为生病的人“埋单”的事实,自然存在着所谓的社会本位倾向,存在着以整体利益偏斜的法律价值。因此,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自然考量整体利益和整体秩序的要素大于私法。曾经一度存在着私法向社会法过渡的提法,亦曾有夸大社会法功能,认定民法属于“传统”法律的观念,但是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应当说,民法所确立的是物权、债权、人身权、亲属权、人格权等一系列权利保障的法律制度,该法律制度过去是主干法律制度,今后亦是主干法律制度。而社会法所确立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补偿、社会福利等法律制度系人类发明的新型法律制度,该类法律制度19世纪中期前不曾存在,20世纪逐渐发展,未来肯定属于大有作为的法律制度,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越来越发达,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闲人”将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分配进程中,社会法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保险法与民法之间不存在法律制度的新旧与替代之说,他们都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成分。

社会保险法与民法上的相关制度具有密切的联系,法律制度之间不可能出现完全隔绝的法律门类,止痛药不仅能够止胃痛,而且可以止牙痛。民法上的主体制度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比如,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将身份证号码与社会保障号码达成一致,我国即将实施这一浩大工程。民法上的亲属制度、婚姻制度(配偶制度)、继承制度对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实施乃是基础性保障,比如,工伤保险工亡职工的“供养亲属”、遗属津贴中的遗属范围、养老金分割中配偶的相关请求权,[17]民法上的相关制度对于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另,社会保险权利的实现离不开相关义务的履行,其中,当事人个人身份信息的采集乃是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运行的保障,然而,如何在个人信息采集过程中保护当事人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如何保护隐私权,这些问题都是一体中的问题。当然,社会保险法制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私权保护才能切实到位,社会才会安定,人们才能追求“恒产”,如果贫富过于悬殊,社会弱势族群整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民法上的权利,尤其是基础性的物权是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的。

社会保险法与属于商法门类的商业保险法除去法律技术上的趋同之外,亦有功能上的互补,都属于“补救”类型的法律。社会保险法与商法上的商事登记制度密切联系,一个没有良好商事登记的国度不可能有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运作。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法上出现了“非法用工单位”,该类雇主是无法参保,而且是逃避参保的,从商法视角,所谓的“非法用工单位”亦是非法经营单位,也是不经商事登记的单位。换言之,没有商事登记,便没有社会保险登记。此外,公司是现代型经营主体,它的许多制度,例如财务制度、工资制度都与社会保险制度密不可分,没有公司财务便没有社会保险财务。任何法律门类不可能独立存在,它都与其他法律制度密不可分。

『捌』 一)孟德斯鸠:社会与法的精神

(一)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关系

最早提出“和谐”一词的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而“和谐社会” 这一用语则是由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首次提出的,他主张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中,通过由富人捐资组织的“试验性”股份公司制协作社,把对抗性的资本主义社会改造成和谐社会。

而最早给法治界定内容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把一个以法律为基础的国家假设为达到‘善生活’的唯一可行的手段”,并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当我们将法治不仅作为一种信仰、意识、观念,而且成为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时,法治的“软件系统”——信任和尊崇就建立起来了,这也是法治精神的内涵。

可见,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所希望的理想社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和谐社会”不是绝对平均主义实现的社会,不是法律虚无主义横行的社会,不是人格尊严和基本自由的个体消失的社会,它与法治精神有密切的关系:法治精神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内在要求、努力方向和目标,是和谐社会特征的有力保障,并服务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这种一体化的联系根源于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价值追求

1、公正

社会和谐的根本、法治精神的精髓都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即公正。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原则。柏拉图在《共和国》一书中指出,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之中。毕达哥拉斯也认为,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就是最大的恶。尽管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但历代法学家仍保持着探索的狂热;尽管法学家对正义有不同的表述和标准,但他们总是将正义观念与作为规范大厦组成部分的规则、原则和标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联系起来。就笔者而言,本人赞同约翰·罗尔斯的正义标准:(1)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享有的类似自由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2)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将被安排得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期望它们对每个人都有利,并使它们所依系的地位与职务向所有的人都开放。所以,公正是和谐社会、法治精神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弘扬法治精神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是任何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2、秩序

秩序与和谐有着紧密的关联——秩序往往意味着起码的和谐,而法律构建的初始动因起源于人们对秩序(安全)的强烈欲求。佛洛伊德指出,人类神经系统在节省能量与减少精神紧张方面的需求,解释了人对于有序生活方式的先见取向。马斯洛也指出,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年者一般都倾向于安全、有序的、可预见的、合法的和组织的世界,这种世界是他所能依赖的,而且在他所倾向的这种世界里,出乎意料的、难以控制的、混乱的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危险事情都不会发生。西方中世纪神学主义奥古斯丁承认:“无论天国还是地上之国,也无论社会还是个人,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追求和平与秩序,以便获得社会和个人的心灵安宁,法律正是维护和平与秩序的必要工具”。因此,秩序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法律产生的直接价值追求,就如同英国宪法学家韦德所认为的“法治理论的出发点就是秩序优于无政府主义”。

3、自由

无论从社会的变革历史,还是从科技发展的进程,无不能看到人类追求解放和自由的需要。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必然包含着自由的价值目标,否则社会不可能有序,也就不会有和谐局面的产生,因为“要求自由的欲望乃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欲望”。同时,整个法律和正义的哲学是以自由观念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约翰·洛克宣称,“法律的目的并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所以,一个追求和谐与法治的社会必然要充分彰显公民的自由权利,限制政府的强权干预,保证人的能力不为压制性的桎梏束缚,从而建立一种有益于尽量多的人的高度文明。

4、效率

和谐社会和法治精神对效率的需求根本上出于经济的考虑。按照社会学的思维路径,人们对某种价值追求的偏向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在“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效率决定社会内部的稳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长久和平共处,有限政府应当鼓励市场主体通过提高效率减少外部不经济效应,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法治从来都存在着对效率的向往:法治将社会主体之间重复博弈的行为固定,给人以稳定的预期,理性的经济人基于这种预期进行选择,就当然地节约社会成本、提高效率;法治要求及时的正义,尤其体现在司法上要及时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尽快确定财产归属并尽快使其进入流通领域。

总之,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基本价值内涵相同:直接宣扬公平正义,确立核心价值定位;要求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立对秩序的基本价值追求;强调民主法治,满足与生俱来的对自由的向往;要求充满活力,更大程度上则是对效率的追求,以保证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三)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价值平衡需求

社会科学从来都没有停止思考“善社会”的问题,所以,绝大部分社会学家和法理学者关注社会控制所应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应然的社会和实然的社会辩论从来未停止过。正义、公平、自由、效率、秩序(安全)、公共利益甚至服从自然或上帝的意志——所有这些和其他一些价值被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家宣称为社会的最高价值。

实际上,在我们一直追求“善社会”的过程就是肯定公正所具有的基础性价值。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时代都面临着有一些社会控制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则需要最有才智的人运用智慧加以解决;思想家们试图激励他们同时代的人去关注他们各自时代所存在的某些尖锐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制度不平等极为凸显并引发威胁社会基础的强烈不满的时代,有洞见的思想家所提出的价值目标会着重强调较多的平等;在遭到混乱和无政府主义危及的社会制度,必会期望秩序(安全);在一个政治上专制主义的时代,人们则可能倾向于在政治控制所确定的限制范围内或在无视这种限制的情形下强调社会价值中反专制主义因素——自由。

因此,在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基本价值平衡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公平正义作为贯穿始终的价值目标;而对于秩序、自由、效率的价值平衡问题无法给予一个“一刀切”的等次排列,如前所述,必须针对具体时代、具体职能部门及具体事件来确定他们的次序。那么,司法部门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法治精神的关键体现,公正处于当然的核心地位,依法有效保障公民自由的第二位价值追求当然对效率提出了要求。而当我们的司法体制能够依法公正高效地保障公民自由时,秩序就水到渠成了。

二、我国司法体制的弊端

我国司法体制是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其司法体系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系统构成。在此所探讨涉及的司法及司法体制,主要指我国专司审判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以法院为中心的司法体制。

1、司法权设置的地方化

我国宪法规定,地方人民法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这样一种宪政安排,决定了地方司法系统隶属于地方的客观属性。虽然我国宪法又同时规定司法权的国家专有性和专属性,但地方司法系统的人、财、物大权、生存和发展都掌握在地方手中,法院对行政机关实际上存在机构、人员和经费等依附关系。利益张力的存在使审判权非常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博弈的对象,设在地方的国家审判机关成为地方的审判机关。在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殊利益的情况下,占主导性的行政机关必然要求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机构为维护地方利益而竭尽全力,这就为司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活动的功利化提供温床。

司法权作为一种运用法律这一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专属权力,其地方化设置会阻碍资源在全社会的自由流通、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不利于统一有序市场的形成;会干预平常主体交易的自由,甚至为政府侵害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提供司法保护;会影响法制的统一实施,破坏司法权存在的最高价值——公正。而司法主动的功利化是对司法中立的严重挑战,因为“假如司法者采取主动的行为,试图积极的发现和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或潜在的纠纷,必将自己卷入当事人之间利益冲突之中,难以保持公正的面目”。

2、法院管理的行政化

法律文化作为全世界共有的文明成果,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从国际通行的做法来看,为确保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不同法系的国家在架构以审判权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时,共同遵循将司法权的行使与司法行政事物相分离的原则,从体制上保证司法权在行使过程中处于一种超脱、公允和中立的地位,有效避免行政权或其他权力对司法权的干扰。但我国的法院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化管理模式。

第一、从法院与其他行政机关关系上看,法院的人、财、物是由行政机关按照行政模式进行管理的。法院的管理人员和法官是依照统一的《公务员法》进行录用、确定工资福利待遇和职级;法院的资金由地方行政机关拨付;法院的物资装备必须由地方政府支持。这种与行政人员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无异于鼓励司法者采取主动的行为——或介入纠纷之中,或与政府保持密切的关系,以追求“政绩”、获得晋升,确保“饭碗”甚至得到更丰厚的利益回报——不中立的法院和法官如何公正?

第二、从法院内部管理体制上看,法官职务的行政化、非程序的内部请示和批复制度、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决议职能、案件指标管理制度都严重违背审判权的“亲历性”规律。这种缺乏亲历性的审判必然会提高错判率,造成案件不断地请示、发回重审,严重影响“高效司法”的实现,浪费本就紧张的司法资源,限制财产流转速度。而对于涉及到人身自由、生命权利的刑事案件,错判对司法公正的打击无疑是摧毁性的。即使他们最终被昭雪,但“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内外一致的行政化管理使法院不能独立行使司法权,使法官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案件形成内心确信断案,这就增加了干预司法的机会,而这种干预必然导致各种利益的较量——增加社会成本,降低办案效率,阻碍公正的实现。

3、法官职业的大众化

我国法官队伍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有专家学者型的精英法官,还有姚晓红式的“三盲法官”。若干年前的法官选拔制度,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一定关系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调进法院,并名正言顺地当法官。这种先天不足并没有通过后天的培训机制得到很大改观,司法权的地方化和行政化又将法官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向功利化的东西上。无法想象,一个根本不懂法律这架精密仪器的人,怎么会知道法治精神是何物,怎么会生产出大众迫切需求的公正、秩序、自由和效率?

这些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内容格格不入,与法治精神及和谐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南辕北辙。因此,重构我国司法体制势在必行。

三、重构我国司法体制

面对背离法治精神的不和谐现象和行为,重构我国司法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选择;同时,我们在构建司法体制的过程中,必须贯彻法治精神,符合其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本文仅就司法体制中主要的具体制度构建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司法独立,改变法院行政化管理模式。

司法独立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法院独立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二是法官独立审判,不受其他法官的干涉。法官独立居于核心和根本地位,对审判独立或司法独立起着决定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1、通过立法确立两级产生体制,即全国人大产生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及其法官,经费由中央财政保障;省级人大产生中级和基层法院及其法官,经费由省级财政保障,同时规定中级以下法院经费保障标准,必要时中央可采取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避免各省法院和法官经费和待遇不均。

2、将其他机关、组织监督司法的程序明确化、法定化。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司法必须坚持的,但党的领导有一个科学领导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法官坚持体现党的意志、人民利益的法律,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过程。其次,虽然司法体制改革后,省级以下的人大将不产生法院和法官,但地方人大仍有监督的权力。该监督权不是个案监督,而是人大在行使监督权时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请求产生该法官的人大通过诉讼程序行使弹劾权。

3、取消案件的审批签发制度,确立主审法官或合议庭负责制。院长不需要为自己不办理的案件负责。当责任具体明晰到个人时,迫使审理案件的法官不得不尽全力甚至利用他人的智慧谨慎细致地处理案件。

4、将审判委员会的决议职能转变为法律咨询职能。不仅可以避免审判委员会间接判案,避免权责不明、无法找到真正责任人,而且可以调动法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5、取消请示和批复制度,确保二审终审和上诉制度的存在意义。司法裁判依据的是法律的规定以及法官的知识、经验和良知,没有理由认为同样是法官,下级法院的法官就不如上级法院的法官。

6、单立《法官保障法》,对法官的人身、工资福利待遇、权利救济等方面作明确的规定。司法无权威的极端表现是法官被殴打、法庭被冲击,此类现象务必杜绝。

(二)法官职业精英化

构建精英化的法官职业是一个庞大繁杂的体系,除了制度设计避免精英法官庸俗化、功利化外,更重要的是司法主体的法律意识、现代社会的执法与司法意识、操守和品质等全面素质的提升,这又涉及到充分的物质、精神和人才准备。

1、建立完备的法律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法律教学内容。“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实体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我们的法律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将法律作为自己坚定的信仰,并坚持担任法治有益的传播者。同时健全法官职业培训体系,完善法官继续教育制度。例如,每名法官必须每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并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培训的内容不应仅限于成文的法律制度、法学理论,还应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论理学甚至现代的一些尖端技术的介绍。因为“法学并不是社会科学中一个自足的独立领域”

2、提高法官的待遇。在法官独立审判后,对承受压力的能力、法官素质、教育和再教育的要求必然会提升一定高度,这样,从事法官职业意味着首先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支出更多的费用,依据成本和产出的关系,提高法官待遇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吸引更多法律精英从事法官职业的必要物质保障。至于法官待遇的水平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状况,高于一般公务员的5—6倍。

3、精简分流现有的法官,严格法官职业准入,规范法官选任程序,统一法官选任标准。针对法官队伍大众化的现实,按照“学历+经验”的标准,将一部分不符合任职标准的法官分流出去,按照合理的规模配置法官。然后通过考核,安排从事法官助理工作、司法辅助人员或司法行政人员。在法官职业准入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门槛——在法律精英竞相进入法官职业时——是必然的。

4、确定准入和退出法官职业的年龄标准要科学。就像其他的法律不能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我们确定法官准入和退出的年龄标准也只能根据一般情况。这个标准同时应考虑到法官职业对经验——“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的特殊要求。因此法官职业的准入年龄应为28-30岁,退出年龄一般应在70岁。

综上,笔者就重构司法体制的具体制度提出以上看法,仅仅是司法体制大厦中某个房间甚至窗户的建构,而要将我国的司法体制重构成一座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正、秩序、自由、效率的理想城堡,不仅需要法律人不懈的努力,还需要具有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克服制度的溯及力量与惰性力量,为那些可能成为变革的无辜牺牲者带来最低程度的损害。

作者:admin
出处:中国法院网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 发布:2024-05-03 21:08:14 浏览:170
借条找人家代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05-03 19:39:46 浏览:547
法律援助咨询中心慈溪 发布:2024-05-03 18:14:56 浏览:610
厚大黄韦博行政法讲义 发布:2024-05-03 17:24:45 浏览:832
作文道德与义务 发布:2024-05-03 16:16:03 浏览:946
诉讼法各大学排名 发布:2024-05-03 15:24:27 浏览:985
公司经理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4-05-03 15:03:24 浏览:507
道德经推导 发布:2024-05-03 14:05:12 浏览:677
道德层面 发布:2024-05-03 13:49:19 浏览:226
对于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发布:2024-05-03 11:49:42 浏览: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