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履行抗辩权法律规定
1. 后履行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抄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后履行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所独创的一种抗辩制度,该抗辩权的名称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称为先履行抗辩权,也有人认为应称为后履行抗辩权。这一条所设定的抗辩权是为后履行的一方设定的抗辩权,比较而言,将之称为后履行抗辩权更为合理。
创立后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辩制度。三种抗辩权同时存在:即负先履行义务者有不安抗辩权,负同时履行义务者有同时履行抗辩权,负后履行义务者有后履行抗辩权。

2. 合同法中,三种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履行抗辩权)之间的联系
最佳答案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延期的抗辩权,不具有消灭对方请求权的效力,而内仅产生使对方请求权延期的容效果.
后履行抗辩权既然为独立的抗辩权,应当具有独立的适用范围!要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去理解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力!
所谓不安抗辩权也称为先履行抗辩权!暂停中止合同的履行乃是不安抗辩权行使的主要效果!
3. 债务人的抗辩权定义是什么,抗辩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抗辩权在合同协议方面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合同双方其中一方没有按照要求履行的话,就属于违反合同的要求,想要维护自身权益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抗辩权来进行,但是当前人们对于抗辩权的了解还非常浅,有许多不足之处,那具体来说债务人的抗辩权定义是什么呢?
债务人的抗辩权定义
在现代民法中,学者对债务人抗辩权有不同的定义。
台湾民法学者洪逊欣先生认为,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尤其是拒绝请求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对抗权。梅仲协先生认为,抗辩权就是因请求权人行使权利,义务人有可以拒绝其应为给付的权利。
而另一位学者郑玉波先生则认为,抗辩权属于广义的形成权,是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但又不以请求权为限,对于其他权利的行使,也可抗辩。大陆民法学者中有人认为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也有人认为,抗辩权是对相对人的请求加以拒绝的权利。
还有人认为,抗辩权是指权利人用以对抗他人请求权或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从以上学者对抗辩权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抗辩权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问。而狭义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亦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
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及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均未对抗辩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有我国的《担保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对抗辩权做了明确的规定,它将抗辩权定义为:“抗辩权是指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很显然,这是从狭义的角度给抗辩权所下的定义。本文将要讨论的正是狭义上的抗辩权。狭义上的抗辩权即包括: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中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顺序履行抗辩权。
对于我们来说协议合同是非常常见的内容,所以债务人的抗辩权定义以及抗辩权的法律依据和存在形式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如何不了解抗辩权存在的话自身权益是很难得到维护的,当然遇到相关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者非常棘手的话,聘请律师进行处理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延伸阅读:
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行使怎么确定
连带责任的保证人之间有先诉抗辩权吗
4. 合同履行的抗辩权的种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有三种版,具体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权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一、所谓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有拒绝给付的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在法律上的根据,在于双务合同之债权债务在成立上的关联性,一方债权债务不成立或不生效,他方债权债务亦不成立或生效。成立的关联性决定了履行的关联性,双方当事人应同时履行自己所负的债务,在一方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前,他方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二、先履行抗辩权。当合同的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相应的履行要求。三、不安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5. 关于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民法与合同法抄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凡涉及到民事这一块的事情,一般都适用民事上的规定,但民事中有涉及合同法方面的规定,就要优先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没有规定的,但民法有规定的,一般又都适用民法方面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