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的规定
㈠ 评析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劳务派遣的新规定主要体现在:增设了劳务派遣经营应当依法经过的行政许可,规范劳务派遣的经营;落实了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并细化了劳动报酬的分配方法;划定了“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范围,严格控制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㈡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对用工单位的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用工单位必须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这包括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工资报酬,确保按时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以及提供与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同时,用工单位还需对在岗的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对于连续用工的情况,用工单位应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以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
此外,《劳动合同法》还规定,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需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承担连带责任。这一规定旨在防止用工单位规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确保劳务派遣单位依法履行义务。
当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必须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将显著增加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使得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分散法律风险方面的优势不再明显。
㈢ 劳动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
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公司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力。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应当遵守一系列制度,例如派遣期限、职业安全健康保护、工资福利等方面的规定。
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公司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力。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 劳务派遣应当遵守以下制度:一、派遣期限:劳务派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延长一次,但是不能超过两年。如果派遣期限已经到了,但是派遣员工仍然在用工单位工作,那么视为与用工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二、职业安全健康保护:劳务派遣公司应当对派遣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向用工单位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器材。三、工资福利: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待遇由劳务派遣公司支付,应当不低于用工单位同类岗位员工的工资水平。四、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应当注明劳务派遣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资待遇等内容。五、劳动保障:在劳务派遣期间,劳务派遣员工享受与用工单位同类岗位员工相同的休假、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
如果劳务派遣公司没有按照规定支付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待遇怎么办?如果劳务派遣公司没有按照规定支付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待遇,员工可以向用工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如果用工单位没有给予赔偿,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对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促进用人单位稳定发展,实现劳动力市场平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劳务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应当明确各自承担的职业危害防护责任,为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设施。
㈣ 法律对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有什么规定
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必须为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为企业用工形式的限制也有所规定,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临时性岗位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岗位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岗位则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因此,被派遣至某一个用工单位工作的时间通常不会太长。为了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期限必须在两年以上。完成某一用工任务后,劳动者被派遣的周期会结束。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由《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和《劳动合同法》共同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派遣工作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
㈤ 劳务派遣10年以上,有何规定
1. 根据《劳动合同法》,无论是劳务派遣工还是正式员工,工作满10年后,都有权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 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在工作满10年这一待遇上应享有平等权利,均符合条件的员工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 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在单位工作满10年的员工;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单位,且员工年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连续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合同的正式员工。
4. 劳务派遣员工虽应享有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派遣公司往往会在员工即将满足条件时更换合同,导致员工的权益受损。尽管如此,员工若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仍可采取行动。
5. 用人单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行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选择终止劳动合同,此时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标准为双倍经济补偿金;二是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6. 《劳动合同法》第58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应履行对劳动者的义务,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除应载明法定的事项外,还应包括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信息。劳务派遣单位应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至少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在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按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