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对于子女抚养费的规定
❶ 婚姻法对子女抚养费怎么规定
对子女抚养费的规定如下: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一般按月给付。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❷ 临沂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是怎样的
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是依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和家长经济水平支付的。一般有固定工资的,抚养费一般是月收入总和的百分之二十或者是三十;如果是两个子女的情况下,一般最高是不超过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一、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是怎样的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二、抚养费的支付方式
在抚养费的数目确定后,涉及到一个如何履行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如果上述理由发生以后,不抚养孩子一方,如果不增加费用,由抚养一方承担,显然不太公平。当然,无论生活费、教育费都应从实际出发,对于涉及数目较大的,必须由双方协商确定,否则将由决定的一方个人承担。现在较为突出的是择校费。如农村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学习。一次性要交五万、十万元,都应由双方协商费用如何承担。
至于减少与免除子女抚育费,主要是针对供养人的给付能力降低和经济收入减少;或子女虽未满18周岁但已有劳动收入,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需这些情形。由于目前在实践中,按月支付较多,所以抚养费的变更一般都以增加的占绝大多数。从上面内容可知,未实际抚养子女一方是否具有固定收入,会直接影响到子女抚养费的计算标准。
孩子的抚养费可以由双方协商,如果暂时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可以跟对方进行协商,在找到工作之后再次支付抚养费。孩子的抚养费可以延期支付,但是不可以不支付,严重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会强制执行。
❸ 抚养费的计算标准2023
2023年抚养费标准取决于政府的政策,但一般来说,抚养费的标准是每月每个孩子的抚养费不低于500元,每月抚养费总额不低于1000元。另外,抚养费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每月增加200元抚养费。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承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按照我国《婚姻法》规定,孩子抚养费主要包括了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一般针对于抚养人的能力将抚养费的给付比例划分为以下4种情况:
1、固定收入人群
如果有固定收入,孩子抚养费按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两个孩子的抚养费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高收入人群
如果高于按上述比例计算的上述范围,则可以突破上述范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则不会超过3000元/月。
3、低收入人群
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且低于上述范围的,其他财产较多的,可以按照上述幅度判决案件;如果财产很少或没有财产,可以结合具体的抚养能力低于上述幅度,以保障儿童最低生活水平。
4、无收入人群。
可以使用财产来抵消孩子的抚养费,有劳动能力的,原则上应该支付子女抚养费,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应该得到保障。
5、对于子女重疾、出国留学等特殊情况(须经双方同意),判决可超出上述范围。
孩子抚养费的给付方式
一般情况下,孩子抚养费的支付期限为离婚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之日止。在特殊情况下,支付期限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目前常用的给付方法如下所示:
一、一次性给付
一次性支付是在一方收入不稳定或居住地不固定,可能存在长期拖欠抚养养费的情况下使用的支付方式。因此在过去的实践中,有人认为应该谨慎使用这种支付方式,法院很少有支持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
但是由于人们收入的显著增加,工作调动非常频繁,同时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时,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并且这种方法被大多数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
定期给付一般是按月、季或年支付孩子抚养费,这种方式适用于一方收入较为稳定的情况。一般来说更加提倡使用定期给付孩子抚养费,这样更有利于保障子女正常的生活。
三、以物折抵
同时法律规定在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名下的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其实无论夫妻感情是否和睦,婚姻状态如何,都应该将孩子的成长放在首要位置去考虑。即使夫妻离婚后,也要对孩子给予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