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155条
㈠ 没有和供应商签订合同,卖假货造成损失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退货加经济赔偿,能胜诉么
一、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一般情况下就要提供有关买卖关系的其它证据证明,比如:发货票、提货单,以及可以证明供需双方该法律关系的一切证据。销售单也是证据,检测报告结果是货品品质的依据,证据确实充分,买到假货当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供货方退货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合同有多种,书面合同只是其中一种。即便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也是一种合同。
二、 如果供货方明知出卖的货物是假货,会给需方造成损失,却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将假货出售给需方,就构成合同欺诈的民事侵权责任,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要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三、就提出问题的具体案例,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民法通则》122条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法》第155条规定:“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可以依照本法第111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111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四、至于供货方的“提货后概不负责”的霸王条款是违法条款。法院不会支持。
㈡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包括。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这句不包含三年内这个时间点,
“劳动合容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这一句也不包括三年这个时间,所以“三年以上固定期限”这句是含三年这个时间概念的。不然法条就缺失三年这个时间点,在时间上就不连续了。
㈢ 《劳动合同法》第19条“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到底包不包括一年
《民法通则》第155条规定:民法上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所以“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包括一年的。
㈣ 鍙告硶鑰冭瘯娴峰晢娉曢噸鐐规硶鏉$簿璇伙紙鍥涳級
绗涓冪珷 娴蜂笂鎷栬埅鍚堝悓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涓鐧句簲鍗佷簲鏉°娴蜂笂鎷栬埅鍚堝悓锛屾槸鎸囨壙鎷栨柟鐢ㄦ嫋杞灏嗚鎷栫墿缁忔捣璺浠庝竴鍦版嫋鑷冲彟涓鍦帮紝鑰岀敱琚鎷栨柟鏀浠樻嫋鑸璐圭殑鍚堝悓銆
銆銆鏈绔犺勫畾涓嶉傜敤浜庡湪娓鍖哄唴瀵硅埞鑸舵彁渚涚殑鎷栬疆鏈嶅姟銆
銆銆銆岀浉鍏虫硶鏉°嶃鏈娉曠158锝161鏉°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1閫傜敤鑼冨洿锛屽挨鍏舵槸涓嶉傜敤鐨勬儏褰锛堢155鏉$2娆撅級銆
銆銆2璧锋嫋鍓嶅強璧疯埅鍚庣殑鍚堝悓瑙i櫎鍙婅垂鐢ㄦ敮浠樸佽矗浠绘壙鎷咃紙绗158銆159鏉★級銆
銆銆3瑙嗕负瀹屾垚鎷栬埅浠诲姟鐨勬儏褰锛堢160鏉★級銆
銆銆4鎵挎嫋鏂规湁鐣欑疆鏉冿紙绗161鏉★級銆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涓鐧惧叚鍗佷簩鏉°鍦ㄦ捣涓婃嫋鑸杩囩▼涓锛屾壙鎷栨柟鎴栬呰鎷栨柟閬鍙楃殑鎹熷け锛岀敱涓鏂圭殑杩囧け閫犳垚鐨勶紝鏈夎繃澶辩殑涓鏂瑰簲褰撹礋璧斿伩璐d换锛涚敱鍙屾柟杩囧け閫犳垚鐨勶紝鍚勬柟鎸夌収杩囧け绋嬪簭鐨勬瘮渚嬭礋璧斿伩璐d换銆
銆銆铏芥湁鍓嶆捐勫畾锛岀粡鎵挎嫋鏂硅瘉鏄庯紝琚鎷栨柟鐨勬崯澶辨槸鐢变簬涓嬪垪鍘熷洜涔嬩竴閫犳垚鐨勶紝鎵挎嫋鏂逛笉璐熻禂鍋胯矗浠伙細
銆銆锛堜竴锛夋嫋杞鑸归暱銆佽埞鍛樸佸紩鑸鍛樻垨鑰呮壙鎷栨柟鐨勫叾浠栧彈闆囦汉銆佷唬鐞嗕汉鍦ㄩ┚椹舵嫋杞鎴栬呯$悊鎷栬疆涓鐨勮繃澶憋紱
銆銆锛堜簩锛夋嫋杞鍦ㄦ捣涓婃晳鍔╂垨鑰呬紒鍥炬晳鍔╀汉鍛芥垨鑰呰储浜ф椂鐨勮繃澶便
銆銆鏈鏉¤勫畾浠呭湪娴蜂笂鎷栬埅鍚堝悓娌℃湁绾﹀畾鎴栬呮病鏈変笉鍚岀害瀹氭椂閫傜敤銆
銆銆绗涓鐧惧叚鍗佷笁鏉°鍦ㄦ捣涓婃嫋鑸杩囩▼涓锛岀敱浜庢壙鎷栨柟鎴栬呰鎷栨柟鐨勮繃澶憋紝閫犳垚绗涓変汉浜鸿韩浼や骸鎴栬呰储浜ф崯澶辩殑锛屾壙鎷栨柟鍜岃鎷栨柟瀵圭涓変汉璐熻繛甯﹁禂鍋胯矗浠汇傞櫎鍚堝悓鍙︽湁绾﹀畾澶栵紝涓鏂硅繛甯︽敮浠樼殑璧斿伩瓒呰繃鍏跺簲褰撴壙鎷呯殑姣斾緥鐨勶紝瀵瑰彟涓鏂规湁杩藉伩鏉冦
銆銆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浠ヤ笂涓や釜鏉℃枃鍏充簬鎷栬埅璐d换涔嬭勫畾锛岄潪甯搁噸瑕併
銆銆1娴蜂笂鎷栬埅鍚堝悓褰撲簨浜轰箣闂寸殑鍚堝悓璐d换鏄杩囬敊璐d换锛堢162鏉$1娆撅級銆
銆銆2娉ㄦ剰鎵挎嫋鏂瑰厤璐g殑涓ょ嶆儏褰锛堢162鏉$2娆撅級銆
銆銆3鐢辨捣涓婃嫋鑸寮曡捣鐨勫圭涓変汉渚垫潈璐d换鏄杩囬敊璐d换锛屼笉璁烘槸鎵挎嫋鏂规垨鑰呮槸琚鎷栨柟鐨勮繃澶憋紝浜岃呭瑰栧嵆瀵圭涓変汉鍧囨壙鎷呰繛甯﹁禂鍋胯矗浠伙紙绗163鏉★級銆
銆銆銆屼笉瑕佹贩娣嗐
銆銆绗163鏉″叧浜庢壙鎷栨柟涓庤鎷栨柟瀵圭涓変汉渚垫潈璐d换涔嬫壙鎷咃紝涓嶅悓浜庣169鏉″叧浜庤埞鑸剁版挒涔嬭勫畾銆傝﹁佺169鏉′箣鍒嗘瀽銆
銆銆绗鍏绔 鑸硅埗纰版挒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涓鐧惧叚鍗佷竷鏉°鑸硅埗鍙戠敓纰版挒锛屾槸鐢变簬涓嶅彲鎶楀姏鎴栬呭叾浠栦笉鑳藉綊璐d簬浠讳綍涓鏂圭殑鍘熷洜鎴栬呮棤娉曟煡鏄庣殑鍘熷洜閫犳垚鐨勶紝纰版挒鍚勬柟浜掔浉涓嶈礋璧斿伩璐d换銆
銆銆绗涓鐧惧叚鍗佸叓鏉°鑸硅埗鍙戠敓纰版挒锛屾槸鐢变簬涓鑸圭殑杩囧け閫犳垚鐨勶紝鐢辨湁杩囧け鐨勮埞鑸惰礋璧斿伩璐d换銆
銆銆绗涓鐧惧叚鍗佷節鏉°鑸硅埗鍙戠敓纰版挒锛岀版挒鐨勮埞鑸朵簰鏈夎繃澶辩殑锛屽悇鑸规寜鐓ц繃澶辩▼搴︾殑姣斾緥璐熻禂鍋胯矗浠伙紱杩囧け绋嬪害鐩稿綋鎴栬呰繃澶辩▼搴忕殑姣斾緥鏃犳硶鍒ゅ畾鐨勶紝骞冲潎璐熻禂鍋胯矗浠汇
銆銆浜掓湁杩囧け鐨勮埞鑸讹紝瀵圭版挒閫犳垚鐨勮埞鑸朵互鍙婅埞涓婅揣鐗╁拰鍏朵粬璐浜х殑鎹熷け锛屼緷鐓у墠娆捐勫畾鐨勬瘮渚嬭礋璧斿伩璐d换銆傜版挒閫犳垚绗涓変汉璐浜ф崯澶辩殑锛屽悇鑸圭殑璧斿伩璐d换鍧囦笉瓒呰繃鍏跺簲褰撴壙鎷呯殑姣斾緥銆
銆銆浜掓湁杩囧け鐨勮埞鑸讹紝瀵归犳垚鐨勭涓変汉鐨勪汉韬浼や骸锛岃礋杩炲甫璧斿伩璐d换銆備竴鑸硅繛甯︽敮浠樼殑璧斿伩瓒呰繃鏈鏉$涓娆捐勫畾鐨勬瘮渚嬬殑锛屾湁鏉冨悜鍏朵粬鏈夎繃澶辩殑鑸硅埗杩藉伩銆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鍏充簬鑸硅埗纰版挒鐨勮矗浠绘壙鎷呰勫畾涔熷緢閲嶈併
銆銆1鑸硅埗纰版挒璐d换鏄涓绉嶅烘潈琛屼负璐d换銆
銆銆2璇ヨ矗浠婚噰杩囬敊褰掕矗鍘熷垯锛堢168鏉★級锛屼互涓嬩笁绉嶆儏褰涓嶆壙鎷呰矗浠伙細
銆銆锛1锛変笉鍙鎶楀姏锛
銆銆锛2锛変笉鑳藉綊璐d簬浠讳綍涓鏂癸紱
銆銆锛3锛夋棤娉曟煡鏄庣殑鍘熷洜銆
銆銆3閲嶇偣娉ㄦ剰绗169鏉$殑鍑犲眰鎰忔濓細
銆銆锛1锛夋贩鍚堣繃閿欏強杩囧け鐩告姷鍘熷垯锛堢1娆撅級锛
銆銆锛2锛夊叡鍚岃繃閿欐儏褰涓嬶紝閫犳垚绗涓変汉璐浜ф崯澶辩殑锛岀版挒鑸硅埗鍙屾柟瀵圭涓変汉鎵挎媴鎸変唤涔嬪猴紙绗2娆撅級锛
銆銆锛3锛夊叡鍚岃繃閿欐儏褰涓嬶紝閫犳垚绗涓変汉浜鸿韩浼や骸鐨勶紝纰版挒鑸硅埗鍙屾柟瀵圭涓変汉鎵挎媴杩炲甫涔嬪猴紙绗3娆撅級銆
銆銆銆屼笉瑕佹贩娣嗐
銆銆1鍐嶆℃彁閱掕昏呮敞鎰忔贩鍚堣繃閿欐儏褰涓嬬版挒寮曡捣绗涓変汉璐浜ф崯澶变笌浜鸿韩浼や骸鐨勪笉鍚岃矗浠汇
銆銆2渚濈163鏉★紝娴蜂笂鎷栬埅鍙屾柟褰撲簨浜哄圭涓変汉涔嬩镜鏉冭矗浠伙紝涓嶈烘槸涓鏂硅繃閿欒繕鏄鍏卞悓杩囬敊锛屼笉璁烘槸浜鸿韩浼や骸杩樻槸璐浜ф崯澶憋紝鍧囨壙鎷呰繛甯﹁禂鍋胯矗浠伙紱鑰屼緷绗169鏉★紝鑸硅埗纰版挒褰撲簨浜烘儫鍦ㄥ叡鍚岃繃閿欐儏鍐典笅鎵嶅圭涓変汉鎵挎媴鍏卞悓璐d换锛屽苟鍖哄垎浜鸿韩浼や骸鎴栬储浜ф崯澶变袱绉嶆儏褰㈡壙鎷呬笉鍚岃矗浠汇
銆銆绗涔濈珷 娴烽毦鏁戝姪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涓鐧句竷鍗佷簲鏉 鏁戝姪鏂逛笌琚鏁戝姪鏂瑰氨娴烽毦鏁戝姪杈炬垚鍗忚锛屾晳鍔╁悎鍚屾垚绔嬨傞亣闄╄埞鑸剁殑鑸归暱鏈夋潈浠h〃鑸硅埗鎵鏈変汉璁㈢珛鏁戝姪鍚堝悓銆傞亣闄╄埞鑸剁殑鑸归暱鎴栬呰埞鑸舵墍鏈変汉鏈夋潈浠h〃鑸逛笂璐浜ф墍鏈変汉璁㈢珛鏁戝姪鍚堝悓銆
銆銆銆岀浉鍏虫硶鏉°嶃鏈娉曠176鏉★紱銆婂悎鍚屾硶銆嬬54鏉°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1娴烽毦鏁戝姪鍚堝悓鏄璇烘垚鍚堝悓銆
銆銆2鑸归暱鍙婅埞鑸舵墍鏈変汉鏈夌剧害浠h〃鏉冦
銆銆3娉ㄦ剰绗176鏉℃樉澶卞叕骞虫潯娆剧殑鍙樻洿銆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涓鐧句竷鍗佷節鏉°鏁戝姪鏂瑰归亣闄╃殑鑸硅埗鍜屽叾浠栬储浜х殑鏁戝姪锛屽彇寰楁晥鏋滅殑锛屾湁鏉冭幏寰楁晳鍔╂姤閰锛涙晳鍔╂湭鍙栧緱鏁堟灉鐨勶紝闄ゆ湰娉曠涓鐧惧叓鍗佷簩鏉℃垨鑰呭叾浠栨硶寰嬪彟鏈夎勫畾鎴栬呭悎鍚屽彟鏈夌害瀹氬栵紝鏃犳潈鑾峰緱鏁戝姪娆鹃」銆
銆銆銆岀浉鍏虫硶鏉°嶃鏈娉曠182鏉°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1鏁戝姪鏂规湁鏉冨彇寰楁姤閰鏉冪殑鍓嶆彁锛氭晥鏋滃師鍒欍傛崲瑷涔嬶紝鏁戝姪鏃犳晥鏋滅殑锛屼竴鑸鎯呭舰涓嬫棤鏉冭幏閰銆
銆銆2娉ㄦ剰绗182鏉″光滄晥鏋滃師鍒欌濈殑渚嬪栬勫畾銆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涓鐧惧叓鍗佷簲鏉°鍦ㄦ晳鍔╀綔涓氫腑鏁戝姪浜哄懡鐨勬晳鍔╂柟锛屽硅幏鏁戜汉鍛樹笉寰楄锋眰閰閲戯紝浣嗘槸鏈夋潈浠庢晳鍔╄埞鑸舵垨鑰呭叾浠栬储浜с侀槻姝㈡垨鑰呭噺灏戠幆澧冩薄鏌撴崯瀹崇殑鏁戝姪鏂硅幏寰楃殑鏁戝姪娆鹃」涓锛岃幏寰楀悎鐞嗙殑浠介濄
銆銆銆岀浉鍏虫硶鏉°嶃鏈娉曠186锝187鏉°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1瀵硅幏鏁戜汉鍛樹笉寰楄锋眰閰閲戙
銆銆2浜嗚В鏃犳潈鑾峰緱鏁戝姪娆鹃」鐨勫彟澶栧嚑绉嶆儏褰锛堢186銆187鏉★級锛
銆銆锛1锛夋e父灞ヨ屾嫋鑸鍚堝悓绛夊悎鍚屼箟鍔$殑锛
銆銆锛2锛夊己琛屾晳鍔╃殑锛
銆銆锛3锛夎繃澶辨晳鍔╁炲姞鏁戝姪鍥伴毦鐨勶紱
銆銆锛4锛夋晳鍔╂柟鏈夋鸿瘓绛変笉璇氬疄琛屼负鐨勩
銆銆绗鍗佺珷 鍏卞悓娴锋崯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涓鐧句節鍗佷笁鏉°鍏卞悓娴锋崯锛屾槸鎸囧湪鍚屼竴娴蜂笂鑸绋嬩腑锛岃埞鑸躲佽揣鐗╁拰鍏朵粬璐浜ч伃閬囧叡鍚屽嵄闄╋紝涓轰簡鍏卞悓瀹夊叏锛屾湁鎰忓湴鍚堢悊鍦伴噰鍙栨帾鏂芥墍鐩存帴閫犳垚鐨勭壒娈婄壓鐗层佹敮浠樼殑鐗规畩璐圭敤銆
銆銆鏃犺哄湪鑸绋嬩腑鎴栬呭湪鑸绋嬬粨鏉熷悗鍙戠敓鐨勮埞鑸舵垨鑰呰揣鐗╁洜杩熷欢鎵閫犳垚鐨勬崯澶憋紝鍖呮嫭鑸规湡鎹熷け鍜岃屽競鎹熷け浠ュ強鍏朵粬闂存帴鎹熷け锛屽潎涓嶅緱鍒楀叆鍏卞悓娴锋崯銆
銆銆銆岀浉鍏虫硶鏉°嶃鏈娉曠194锝196銆199锝200鏉°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鍏卞悓娴锋崯涓鍚戜负鍙告硶鑰冭瘯涔嬬儹鐐瑰拰闅剧偣锛屽叾鑰冨療瑙掑害涓昏佹槸锛氬垽鏂鏌愰」璐圭敤鏄鍚﹀睘浜庡叡鍚屾捣鎹熶互鍙婂叡鍚屾捣鎹熺殑鍒嗘憡銆傚逛簬浠ヤ笂鍑犱釜鏉℃枃锛屽姟姹傛帉鎻°傘
銆銆1鍒ゆ柇鏌愰」璐圭敤鏄鍚﹀睘浜庡叡鍚屾捣鎹燂紝璇嗚扮194銆195鏉℃墍缃楀垪鐨勫嚑绉嶈垂鐢ㄥ浐鐒堕噸瑕侊紝浣嗚繕鏄句笉澶燂紝閲嶈佺殑鏄鎺屾彙浣忓叡鍚屾捣鎹熺殑娉曞緥鐗规э紝濮嬭兘浠ヤ笉鍙樺簲涓囧彉銆備緷绗193鏉★紝鍙戠敓鍏卞悓娴锋崯椤诲叿澶囦笁澶ц佷欢锛氣憼閬閬囧叡鍚屽嵄闄╋紱鈶′负浜嗗叡鍚屽畨鍏锛涒憿涓诲姩浠樺嚭鐨勭洿鎺ョ壒娈婄壓鐗叉垨璐圭敤銆
銆銆2娉ㄦ剰绗193鏉$2娆剧殑涓変釜涓嶅睘浜庡叡鍚屾捣鎹熺殑鎹熷け椤圭洰锛
銆銆锛1锛夎埞鏈熸崯澶憋紱
銆銆锛2锛夎屽競鎹熷け锛
銆銆锛3锛夊叾浠栭棿鎺ユ崯澶便
銆銆3娉ㄦ剰绗196鏉$殑涓捐瘉璐d换璐熸媴锛氳皝鎻愬嚭锛岃皝涓捐瘉銆
銆銆4鐗瑰埆娉ㄦ剰绗199鏉″叡鍚屾捣鎹熷垎鎽婂師鍒欙紝浠ュ強绗200鏉″逛笉璇氬疄鑰呯殑鎯╃綒鎬ц勫畾銆
銆銆銆屼笉瑕佹贩娣嗐
銆銆绗199鏉℃湁涓ょ偣鏄撳紩璧疯浼氾紝鐗规ゅ0鏄庯細
銆銆1鍒嗘憡鍏卞悓娴锋崯鐨勫彈鐩婁汉鍖呮嫭浣滃嚭鐗规畩鐗虹壊鐨勫彈鐩婅咃紱
銆銆2鏃呭㈣屾潕鍙婄佷汉鐗╁搧涓嶅弬鍔犲垎鎽娿
銆銆绗鍗佷簩绔 娴蜂笂淇濋櫓鍚堝悓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浜岀櫨鍥涘崄涓夋潯銆闄ゅ悎鍚屽彟鏈夌害瀹氬栵紝鍥犱笅鍒楀師鍥犱箣涓閫犳垚璐х墿鎹熷け鐨勶紝淇濋櫓浜轰笉璐熻禂鍋胯矗浠伙細
銆銆锛堜竴锛夎埅琛岃繜寤躲佷氦璐ц繜寤舵垨鑰呰屽競鍙樺寲锛
銆銆锛堜簩锛夎揣鐗╃殑鑷鐒舵崯鑰椼佹湰韬鐨勭己闄峰拰鑷鐒剁壒鎬э紱
銆銆锛堜笁锛夊寘瑁呬笉褰撱
銆銆绗浜岀櫨鍥涘崄鍥涙潯銆闄ゅ悎鍚屽彟鏈夌害瀹氬栵紝鍥犱笅鍒楀師鍥犱箣涓閫犳垚淇濋櫓鑸硅埗鎹熷け鐨勶紝淇濋櫓浜轰笉璐熻禂鍋胯矗浠伙細
銆銆锛堜竴锛夎埞鑸跺紑鑸鏃朵笉閫傝埅锛屼絾鏄鍦ㄨ埞鑸跺畾鏈熶繚闄╀腑琚淇濋櫓浜轰笉鐭ラ亾鐨勯櫎澶栵紱
銆銆锛堜簩锛夎埞鑸惰嚜鐒剁(鎹熸垨鑰呴攬铓銆
銆銆杩愯垂淇濋櫓姣旂収閫傜敤鏈鏉$殑瑙勫畾銆傘銆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娉ㄦ剰璇嗚颁互涓婁袱鏉¤勫畾鐨勪繚闄╀汉鍏嶈矗鐨勪簲绉嶆儏褰銆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浜岀櫨鍥涘崄涔濇潯銆淇濋櫓鏍囩殑鍙戠敓鎺ㄥ畾鍏ㄦ崯锛岃淇濋櫓浜鸿佹眰淇濋櫓浜烘寜鐓у叏閮ㄦ崯澶辫禂鍋跨殑锛屽簲褰撳悜淇濋櫓浜哄斾粯淇濋櫓鏍囩殑銆備繚闄╀汉鍙浠ユ帴鍙楀斾粯锛屼篃鍙浠ヤ笉鎺ュ彈濮斾粯锛屼絾鏄搴斿綋鍦ㄥ悎鐞嗙殑鏃堕棿鍐呭皢鎺ュ彈濮斾粯鎴栬呬笉鎺ュ彈濮斾粯鐨勫喅瀹氶氱煡琚淇濋櫓浜恒
銆銆濮斾粯涓嶅緱闄勫甫浠讳綍鏉′欢銆傚斾粯涓缁忎繚闄╀汉鎺ュ彈锛屼笉寰楁挙鍥炪
銆銆绗浜岀櫨浜斿崄鏉°淇濋櫓浜烘帴鍙楀斾粯鐨勶紝琚淇濋櫓浜哄瑰斾粯璐浜х殑鍏ㄩ儴鏉冨埄鍜屼箟鍔¤浆绉荤粰淇濋櫓浜恒
銆銆銆岀浉鍏虫硶鏉°嶃鏈娉曠245锝248鏉°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銆婃捣鍟嗘硶銆嬬鍗佷簩绔犵浜旇妭鈥滀繚闄╂爣鐨勭殑鎹熷け鍜屽斾粯鈥濇槸鏈涓嶅悓浜庛婁繚闄╂硶銆嬭屼綋鐜版捣涓婅繍杈撲繚闄╁埗搴︾壒鑹茬殑鏉℃撅紝涔熸槸鍙告硶鑰冭瘯閲嶇偣锛屽规湰鑺傚唴瀹瑰簲浜堝噯纭鐞嗚В銆
銆銆1鎺屾彙瀹為檯鍏ㄦ崯涓庢帹瀹氬叏鎹熷強閮ㄥ垎鎹熷け鐨勬傚康鍙婂彂鐢熸儏褰锛堢245锝248鏉★級銆
銆銆2閲嶇偣鎺屾彙鎺ㄥ畾鍏ㄦ崯鍙戠敓鏃讹紝淇濋櫓浜烘湁鎺ュ彈濮斾粯涓庡惁鐨勯夋嫨鏉冿紙绗249鏉$1娆撅級銆
銆銆3濮斾粯涓嶅緱闄勬潯浠讹紝涓嶅緱鎾ゅ洖锛堢249鏉$2娆撅級銆
銆銆4鎸夊彈濮斾粯鐨勬硶寰嬫晥鍔涳紙绗250鏉★級锛氫繚闄╀汉鍙栧緱琚淇濋櫓浜哄瑰斾粯璐浜х殑鍏ㄩ儴鏉冨埄涔夊姟銆
銆銆绗鍗佷笁绔 鏃舵晥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浜岀櫨鍏鍗佷簲鏉°鏈夊叧鑸硅埗鍙戠敓娌规薄鎹熷崇殑璇锋眰鏉冿紝鏃舵晥鏈熼棿涓轰笁骞达紝鑷鎹熷冲彂鐢熶箣鏃ヨ捣璁$畻锛涗絾鏄锛屽湪浠讳綍鎯呭喌涓嬫椂鏁堟湡闂翠笉寰楄秴杩囦粠閫犳垚鎹熷崇殑浜嬫晠鍙戠敓涔嬫棩璧峰叚骞淬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銆婃捣鍟嗘硶銆嬩笂鐨勬椂鏁堝埗搴︽槸闈炲父澶嶆潅鐨勶紝鍏舵椂鏁堟湡闂村ぇ鑷村垎涓1骞淬2骞淬3骞3涓妗d綅銆備粎绗265鏉¤勫畾鐨勬槸3骞达紝鍏朵綑涓1骞存垨2骞达紝鑰冪敓鍙灏介噺鐔熸倝锛屽叏閮ㄨ板繂瀹炲湪澶寮轰汉鎵闅俱
銆銆銆岄噸鐐规硶鏉°
銆銆绗浜岀櫨鍏鍗佸叓鏉°涓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缂旂粨鎴栬呭弬鍔犵殑鍥介檯鏉$害鍚屾湰娉曟湁涓嶅悓瑙勫畾鐨勶紝閫傜敤鍥介檯鏉$害鐨勮勫畾锛涗絾鏄锛屼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澹版槑淇濈暀鐨勬潯娆鹃櫎澶栥
銆銆涓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娉曞緥鍜屼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缂旂粨鎴栬呭弬鍔犵殑鍥介檯鏉$害娌℃湁瑙勫畾鐨勶紝鍙浠ラ傜敤鍥介檯鎯渚嬨
銆銆銆岀浉鍏虫硶鏉°嶃绗269锝276鏉°
銆銆銆屾剰鎬濆垎瑙c
銆銆鏈夊叧銆婃捣鍟嗘硶銆嬩笂鐨勬秹澶栧叧绯荤殑娉曞緥閫傜敤锛堢14绔狅級锛屽悜涓哄徃娉曡冭瘯涔嬮噸鐐瑰拰鐑鐐广
銆銆鏈绔犲苟鏃犲氬皯鍊煎緱鍒嗘瀽涔嬪勶紝澶氭槸璁板繂鎬у唴瀹癸紝鍏ㄨ禆鑰冪敓鍘诲嫟濂嬭板繂浜嗐
銆銆鏈绔犲叡9涓鏉℃枃锛屽潎鍏峰彲鑰冩с備粠鍘嗗眾璇曢樼湅锛岀271銆273銆274鏉″挨涓洪噸瑕侊紝鍏朵腑鏈閲嶈佺殑鏄绗273鏉°傚逛簬绗273鏉★紝鍙鍒嗕笁灞傛剰鎬濈悊瑙o細
銆銆锛1锛夎埞鑸剁版挒鎹熷宠禂鍋跨殑鍑嗘嵁娉曪紝鍘熷垯涓婇傜敤渚垫潈琛屼负鍦版硶锛堝寘鎷渚垫潈琛屼负鍙戠敓鍦板拰渚垫潈缁撴灉鍙戠敓鍦帮級锛
銆銆锛2锛夊叕娴蜂笂鍙戠敓纰版挒鐨勶紝閫傜敤娉曢櫌鍦版硶锛
銆銆锛3锛夊悓涓鍥界睄鑸硅埗纰版挒锛屼笓灞為傜敤鑸规棗鍥芥硶銆
㈤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三年以上是否包括三年
根据民法通则第155条的规定,“以上”包括本数。
另:“以下”也包括本数!!!
㈥ 比较我国合同法与CISG的区别和联系
一、合同的订立
如果比较 CISG 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 第 14 条 - 第 24 条)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第 9 条 - 第 43 条)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合同法对于 CISG 规定作了相当充分的借鉴和吸收。比如,关于要约是否具有拘束力以及要约是否可以撤销,这是合同缔结法统一化过程中遇到的最为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不同国家的做法并不一样。CISG 第 16 条等规定反映出了调和不同见解的意图,第 1 款以要约可撤销为原则,不过,它对这一原则作了限制。中国原来的民法理论受德国民法理论的影响,承认要约的形式拘束力[4]290,目的在于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维护正常交易的安全。不过,中国合同法并没有明文规定要约的形式拘束力,而是参考了 CISG,规定了要约的撤回及撤销,惟对此作了若干的限制( 中国合同法第19 条) 。
如果我们注意到中国合同法“总则”与“分则”的结构,就会明白,该法规定的合同的订立并不限于买卖合同,而是对于所有的合同都可以适用的。
二、合同解除
( 一) 根本违约
根本违约( fundamental breach) 的思想被中国合同法接受了,体现在第 94 条第 2 - 4 项。但是,与 CISG 第 25 条相比,二者有一些差异。其一,CISG 第 25 条对于根本违约的构成作了限制: “除非违反合同一方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这在中国合同法中是没有的。对于这一差异,有的学者指出: “我国法律规定对根本违约的判定标准不如《公约》那么严格,没有使用可预见性理论来限定根本违约的构成,只是强调了违约结果的严重性可以成为认定根本违约的标准。这实际上是抛弃了主观标准,减少了因主观标准的介入造成的在确定根本违约方面的随意性以及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因素。”(注:参见王利明: 《合同法新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544 页; 王利明: 《合同法研究》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87 - 288 页。中国学者对于公约第 25 条“可预见性”要件的理解,在公约起草时便已有同类观点存在。Schlechtriem 教授对此指出,这个概念更容易被错误地理解为主观归责因素。由于这里最决定性的问题是对合同以及约定的义务的解释,所以最终涉及的就是对每一项义务违反所产生的影响的证明和举证责任。参见[德]彼得·施莱希特里姆: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李慧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88 页。)其二,对于所违反的合同义务,CISG 没有进一步要求,只强调其结果(被违反的义务是( 用德国法术语) 主要义务( Hauptpflicht) 抑或是附随义务( Nebenpflicht) ,是给付义务( Leistungspflicht) 抑或是保护义务( Schutzpflicht,参照德国民法第 241 条第 1 款和第 2 款) ,是无所谓的; 附随义务( 或许宜称为附加义务) 也可能对债权人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可能决定合同“应存续抑或解消”。Vgl. Peter Schlechtriem,Internationales UN - Kaufrecht,4. Aufl. ,2007,Rn 114.);中国合同法第 94 条第 2 项和第 3 项强调了违反的是“主要债务”,同条第 4 项则未再要求“主要债务”,中国的学说解释亦承认在个别场合,附随义务违约亦得构成根本违约,发生解除权[5]462。
( 二) 协议变更或者终止合同
CISG 第 29 条第 1 款规定,合同只需双方当事人协议,就可更改或终止。类似的规则在中国合同法中规定在第 77 条第 1 款和第 93 条第1 款。二者的差异是,CISG 第29 条第2 款规定,规定任何更改或根据协议终止必须以书面做出的书面合同,不得以任何其他方式更改或根据协议终止。但是,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如经另一方当事人寄以信赖,就不得坚持此项规定。中国合同法对于合同的协议变更或者解除,并没有规定类似的规则。但是,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有特别的约定,要求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的协议须采取书面形式,该约定仍有效力。另外,依中国合同法第 36 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该规定也可以适用于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协议,最终的效果,与 CISG 相去不远。
( 三) 解除通知的生效
依 CISG 第 26 条及第 27 条,解除合同的声明须向相对人发出通知,方始有效。依通常解释,该 通 知 不 以 送 达 为 生 效 要 件[6]48。依Schlechtriem 教授的观点,从 CISG 第 26 条及第27 条本身的措辞和制订者们的本意出发,应该确认意思表示是从发出时生效的。尽管他本人从法的应然性角度出发,赞同 Neumayer 的观点,即形成权性质的意思表示不应当被视为在受领 人 完 全 没 有 知 晓 的 情 况 下 就 可 以 生效[6]109。而依中国合同法第 96 条第 1 款,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在这一点上,中国合同法与 CISG 存在差异。
( 四) 解除的法律后果
中国合同法第 97 条和第 98 条的规定与CISG 第 81 条第 1 款和第 2 款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差异体现在,CISG 规定“如果双方都须归还,他们必须同时这样做”。中国合同法没有这样明文的规定,学者解释上主张,可以类推适用合同法关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 第 66条)[5]263。
CISG 第 82 条规定了买方丧失宣告合同无效或者要求卖方交付替代货物的权利。类似的规则在中国合同法上并不存在。在学者解释上,学者指出,《德国债务法现代化法》废止了原来民法典第 350 -354 条,于第 346 条第 2 款规定了以作价偿还来代替返还,解除权并不消灭。德国法的这一转向,殊值重视。我国《合同法》就上述问题,未设明文规定,可以视为法律漏洞,在填补漏洞时,宜取法德国新法做法,不以因解除权人的事由使受领的标的物严重毁损灭失或者其他事由不能返还,作为解除权消灭的原因,而应当肯定解除权人仍保有其解除权,但行使解除权后须对受领的标的物作价偿还[5]484。
三、违约责任与免责
( 一) 关于先期违约
CISG 第 71 条和第 72 条是对先期违约( an-ticipatory breach) 的规定,同时,第 71 条也吸收了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 Unsicherheitseinrede) 的内容[6]256。在中国合同法中,一方面规定了不安抗辩权,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发端于普通法的先期违约制度。与 CISG 相比,一个形式差异在于,中国合同法并非规定在并排的两个条文,而是在不同的地方,规定了这两个制度,分别是第 68条、第69 条、第94 条、第108 条。
由于混合继受了两个法系的相似的制度,所以,中国合同法上述条文的解释适用遇到了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这里存在一些冲突或者不和协,特别是对于默示的拒绝履行场合的解除,是否需要经过催告及合理期限,在第 94 条第 2 项的规定上没有反映出来。在学说上,有见解主张宜采体系解释方法,对于94 条 2 项中“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情形,在解释上应参照第69 条,进一步要求解除权的发生以“催告”为前提[5]462。这一解释结论,如果对照 CISG第72 条的规定,也可以进一步获得印证。
( 四) 要求特定履行
关于特定履行( specific performance) ,CISG采取折衷方案( 第 28 条) ,以“法院没有义务做出判决,要求具体履行此一义务”为原则,以“法院依照其本身的法律对不属本公约范围的类似销售合同愿意这样做”为例外。CISG 第46条规定了买受人的履行请求权,第 62 条规定了出卖人的履行请求权。中国合同法第 107 条作为违约责任的一般条款,并列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肯定非违约方有履行请求权,在通常解释上,非违约方原则上有选择救济方式的权利,法院对于非违约方的选择有一定的裁量权。中国合同法第 109 条规定了金钱之债的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权,第 110 条规定了非金钱之债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权。这种区分,虽然可以从形式上能够分别对应于 CISG 第46 条和第62条,从实际内容上看,似乎没有鲜明的受 CISG影响的痕迹。
中国合同法第 110 条针对非金钱债务规定了三种排除履行请求权的情形: ( 1) 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 2)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 3) 债权人在合同期限内未要求履行。与之相比,CISG 虽未作相似的规定,但通过解释,也可以获得相似的效果。比如,学者指出,在 CISG 中在货物交付原始不能场合并不妨碍合同成立,由此引发是否可能就不能的给付请求履行的问题,不过,参照CISG 第 46 条第 2 款和第 3 款,有排斥对于出卖人过酷且不合理的要求交付代替货物以及要求修理的意旨,故应解释为,对于不能义务的履行请求不予承认[7]22。
中国合同法第 111 条针对质量不符合约定,规定了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其中的“修理、更换、重作”属于强制履行的表现形态[8]314,被称作“补救的履行请求”[5]543。CISG 第 46 条第 2 款规定了更换,同条第 3 款规定了修理,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请求权要件,前者要求“此种不符合同情形构成根本违反合同”,且要求“必须与依照第 39 条发出的通知同时提出,或者在该项通知发出后一段合同时间内提出”; 后者要求“必须与依照第 39 条发出的通知同时提出,或者在该项通知发出后一段合同时间内提出”。与之相比,中国合同法第 111 条的规定比较富有弹性,“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救济方式,这里的“合理”一词,其实也是在赋予裁判者以裁量权。另外,修理、更换、重作,作为强制履行的表现形态,也要适用《合同法》第 110 条对履行请求权所做的限制[5]546,包括“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场合( 第110 条第3 项) ,排除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权。值得探讨的是,《合同法》第 110 条第3 项与《合同法》第 158 条所规定的检验期间( 瑕疵发现期间) 的关系。我个人初步的意见是,二者所规定的属于同一类性质的问题,可将前者理解为一般规定( 在总则部分) ,将后者理解为特别规定( 在分则部分) ,并依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解决( 三) 减少价款
CISG 第 50 条规定了减价 ( price rec-tion) ,就此规定,是理解为对于大陆法继受自罗马法的减价之诉( actio quanti minoris) ,抑或理解为合同改订的一种情形,抑或理解为普通法( common law) 中的一种损害赔偿,看法并不统一。大陆法圈的文献倾向于持“合同的一部解除”或者合同改订的观点加以说明; 而在普通法圈中,一方面引用大陆法圈的见解,又以之可以通过本来的损害赔偿加以处理,对于减价规定的设置表示怀疑,这样的文献也是存在的。不过,也有学者提示,从 CISG 对于条文的安排来看,减价( 第 50 条) 被放在合同解除( 第 49 条) 与出卖人的一部不履行( 第51 条) 之间,故将减价放在合同的一部解除( partial avoidance) 的位置上,也是可能的[7]24。
中国合同法在总则第 111 条规定了“减少价款或者报酬”,在立法体系安排上,将减价规定在合同法总则,而不是像德国民法第 441 条规定在“买卖”部分(注:对于德国新债务法的规定,Zimmermann 教授不无遗憾地指出,鉴于新债务法起草人的总体目标是尽可能地将对于隐蔽瑕疵的责任统合进规范违约的一般制度,看到在新的德国民法典中保留着分裂着的减价规定,真是让人吃惊。See Reinhard Zimmermann,TheNew German Law of Obliga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pp. 115 - 116.)。中国的学说对于减价的探讨尚不多见,既有的探讨将减价权理解成为一种形成权,同时认为与其将减价权建构在“一部解除”思想之上,不如建构在“合同变更”思想之上[9]21。
( 四) 损害赔偿
如果卖方不履行他在合同和本公约中的任何义务,受方可以按照公约第 74 条至第 77 条的规定,要求损害赔偿( CISG 第 45 条第 1 款 b项) 。如果买方不履行他在合同和本公约中的任何义务,卖方可以按照第 74 条至第 77 条的规定,要求损害赔偿( CISG 第 61 条第 1 款 b项) 。CISG 第 45 条第 1 款 b 项所规定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所基于的原理是,卖方担保其对于合同义务的履行。该责任并非基于过错、在卖方控制下的特定情事的存在或者关于履行的特别合同担保,而只是由于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责任。如果不履行是由于第 79 条所谓的无法预见的客观障碍,则不产生损害赔偿义务(注:See Huber in: Peter Schlechtriem ed. ,Commentary on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 CISG) ,2nd Edition ( intranslation) ,translated by Geoffrey Thomas,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8,Art. 45 Rn 37 - 38. Vgl. auch Müller - Chen in: Schlechtri-em / Schwenzer ( hrsg. ) Kommentar zum Einheitlichen UN - Kaufrecht,5. Aufl. ,2008,Art. 45 Rn 8.)。在 CISG 第 61 条第 1 款,违约亦无须是由于买方的过错,尽管人们须意识到存在着依第 79 条和第 80 条免责的可能(注:See Hager in: Peter Schlechtriem ed. ,Commentary on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 CISG) ,2nd Edition ( intranslation) ,translated by Geoffrey Thomas,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8,Art. 61 Rn 2.)。CISG 就违约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发生,不以过错为要件,但有免责的可能,这种规定在中国被称为“严格责任”,并被认为是合同法的发展趋势,进而影响到了中国《合同法》的起草[10]45。对此,虽有中国学者从立法政策立场提出反对意见,(注:参见崔建远: 《严格责任? 过错责任?》,载《民商法论丛》第 11 卷,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0 页以下; 韩世远: 《违约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88 页以下。)《合同法》第107 条最终并未将“过错”作为违约责任或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在这点上,应该承认中国合同法确实受到了 CISG 的影响。
CISG 第 74 条规定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可预见性规则( foreseeability) ,这一规定被中国合同法第 113 条第 1 款完全吸收。CISG 第 75 条规定的替代交易场合的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第76 条规定的未从事替代交易场合依时价计算损害赔偿的方法,在中国合同法中虽未明确规定,在中国实务中的做法,也是大致相当。CISG第 77 条规定的减轻损害规则,中国合同法第119 条的规定与之大致相当。
( 五) 免责
CISG 第 79 条规定的免责事由是“不能控制的障碍”( an impediment beyond his control) ,中国合同法规定的免责事由则是“不可抗力”( force majeure) 。后者被定义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 117 条第 2款) ,而 CISG 所用的不是 and,而是 or。因而,中国合同法上的免责事由被限定得严格。CISG 第 79 条第 5 款规定,“本条规定不妨碍任一方行使本 CISG 规定的要求损害赔偿以外的任何权利”。这包括宣告合同无效的权利。中国合同法第 94 条第 1 项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而,二者在这点上是共同的。
四、买卖合同
( 一) 买卖的标的物
CISG 所规定的买卖的标的物,正如其名称所反映出来的,是货物( goods) ,同时 CISG 又明确排除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经由拍卖的销售、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销售、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销售、电力的销售( CISG 第 2 条) 。
中国《合同法》所规定的买卖的标的物是有体物,并不包括权利。这里的有体物,并不以动产为限,尚包括不动产。当然,土地不能成为买卖的标的物( 只是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 ,故这里的不动产主要指房屋之类建筑物。这里的买卖,既可以是商事买卖,也可以是民事的买卖,包括消费者为买受人的买卖。拍卖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买卖。
( 二) 卖方的义务
卖方的义务( CISG 第 30 条、中国合同法第135 条、第 136 条) 、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地点( CISG 第31 条、中国合同法第 141 条) 、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时间( CISG 第 33 条、中国合同法第138 条、第 139 条) 等,中国合同法学习了 CISG。
( 三) 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统合入违约责任
中国法是大陆法系大家庭中的一员,因而,起源于罗马法的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便很容易被想当然地以为存在于中国法中。这一问题,在中国统一的合同法之前,学说上存在分歧。中国合同法第 153 条规定了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第 155 条规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照本法第 111 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第111 条是合同法总则“违约责任”章中的一个条文,它规定: “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 61 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对于中国合同法的上述规定,尽管有个别学者认为瑕疵担保责任在中国合同法上相对独立,它与一般的违约责任竞合,买受人可以根据个案择一而主张[11],主流的学说则主张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在中国合同法上已被统合进了违约责任,中国法奉行的是违约责任“单轨制”,而不是违约责任与瑕疵担保责任并存的“双轨制”[12]。中国合同法的这一立场,实际上是学习了 CISG。违反 CISG 第 35 条第 1 款而质量不符的情形,既可以包括有瑕疵的履行( peius) ,也可以包括给付他种物( aliud) ,且均可因瑕疵通知期间的徒过( 错过责问 Rügeversaeumung) 而“治愈( geheilt) ”[6]123。同样,依中国合同法第 158条,买受人怠于将标的物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不存在另外追究出卖人一般违约责任的余地。在中国合同法之后,同为大陆法系一员的德国民法,自 2002 年 1 月 1 日起也已实现了这种统合[13]79 -121。
CISG 第 35 条对于标的物在数量、质量、规格、包装方面的符合性作了专门规定,对此,中国合同法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分散地作了规定。换言之,在中国合同法上,买卖标的物的合同符合性并非集中地规定的,而是分散的。其中,对于质量的符合性,规定在第153 条、第154条( 指引向第 62 条第 1 项) 、第 155 条( 指引向第 111 条) 、第 168 条、第 169 条等。对于数量的符合性,虽然没有像质量那样明确规定了出卖人的相关义务,但从其他条文可以看出,合同法还是作了相关的要求的,体现在第 158 条、第162 条以及第 72 条等。对于所谓“规格”,合同法没有专门的规定,而是体现在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比如第 153 条) 或者凭样品买卖( 第169 条) 。合同法没有像 CISG 那样使用“通常使用的目的”和“特定目的”,但在第 169 条规定了凭样品买卖出卖人的买受人不知道样品有隐蔽瑕疵的,即使交付的标的物与样品相同,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的质量仍然应当符合同种物的通常标准。这里的“通常标准”概念,在功能上与 CISG 所谓的“通常使用目的”相当。对于包装,中国合同法第 156 条照搬了 CISG 第 35条第 2 款第 4 项。
CISG 第 38 条规定了买方检验货物的时间。中国合同法第 157 条的规定并不完全一样,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在没有约定场合的及时检验这一点上,二者是相同的。中国合同法没有进一步区分情形详细规定,而是作了简化处理。这一做法并不意味着中国合同法的起草人认为 CISG 的规定不合理,而是考虑到了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便于使立法通过的考虑,在一些规定上删繁就简。
( 四) 风险负担
中国合同法第 142 - 149 条是关于买卖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规定,这些规定显而易见是受到了 CISG 的影响,但又有所变化。
中国合同法吸收 CISG 的地方体现在: 规定了风险移转的交付主义( 第 142 条,CISG 第 69条第 1 款) 。规定了一些特别的规则,包括: 债权人迟延场合的风险移转( 第 143 条) 、在途标的物买卖中的风险负担( 第 144 条,中国法缺少但书) 、第一承运人规则( 第 145 条) 、特定地点规则( 第146 条) 。中国合同法规定了出卖人按照约定未交付有关标的物的单证和资料的,不影响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转移( 第 147 条、CISG 第 67 条第 1 款后段) 。并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因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第 149 条,CISG 第 70 条) 。
中国合同法第 148 条规定: 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这一规则以CISG 中是没有的。这一条是参考美国统一商法典作出的规定[14]229,但是,该条与统一商法典第 2 -510 条相比,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而是作了若干改动。
由于 CISG 中不存在标的物交付原始不能场合合同不成立的规定,该合同仍得有效成立,出卖人不交付标的物只是构成违约[6]36,故CISG 中的风险负担制度,被认为是与以双务合同概念为媒介的履行牵连关系机制无关[7]21。
㈦ 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基础系指能够支持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物之交 付、所有权移转、支付价金、赔偿道歉等)的法律规范。
“请求权基础”方法的出发点是对案例提出如下问题,即“谁得向谁依据什么请求什么?”(Wer will was von wem woraus?)分析言之:
(1)“谁向谁”(Wer von wem)。请求权是相对权,在回答问。请求权是相对权,在回答问题时须明确权利人针对哪一个义务人主张请求权。
(2)“请求什么”(Was)。这一步是审查当事人主张要求什么,例如支付买卖价金、损害赔偿、返还原物等。
(3)“依据什么”(Woraus)。权利人主张的内容须以某个法律规范为基础,能够确立请求权的法律规范称为“请求权基础”。请求权基础包括构成要件(T)和法律效果(R)两个部分。构成要件是适用该法律规定的前提条件,由数个要素组成(可分解为t1,t2,t3……)。法律效果是满足构成要件后得出的后果,一般对应着请求的内容。
1.案例事实的核心
2.纠纷的类型
(1)确认之诉:
确认之诉有肯定确认之诉与否定确认之诉之别,分别用以确认法律关系之存在或不存在。
确认之诉的实体规范基础如:
须遵循如下三个步骤:请求权是否产生?请求权是否消灭?请求权是否可执行?
首先,从积极方面考察,案件事实是否符合(假定)可运用的请求权基础。如果请求权基础构成要件的每一要素都获得满足,可以判定请求权成立。
其次,从消极方面审查,案件事实中有没有权利产生障碍的抗辩事由(权利阻却之抗辩),例如当事人无行为能力(《民法总则》第20条)、意思表示无效(《民法总则》第146条)、合同不成立或被撤销(《合同法》第58条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条件未成就(《民法总则》第158条)等。
审查有没有导致已经产生的请求权发生消灭的后果,即考虑权利毁灭之抗辩。毁灭抗辩的主要事由有:(1)清偿、代物清偿;(2)提存;(3)抵销;(4)免除;(5)混同。(6)不可归责于债务人或双方当事人的给付不能;(7)撤销权的行使;(8)权利不当行使,如权利失效。
审查有没有阻碍请求权执行的事由,即权利障碍之抗辩(私法上的抗辩权)。抗辩权须被告主张才可适用,例如诉讼时效抗辩权(《民法总则》第192条第1款)、同时履行抗辩权(《合同法》第66条)、人身性给付或履行费用过高之抗辩权(《合同法》第110条第2项)等。
(1)合同请求权
合同请求权可分为原初的给付请求权和次生的救济性请求权。前者例如《合同法》第60条第1款的履行请求权,《合同法》第135条的买受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的请求权、第159条的出卖人价金请求权。后者例如《合同法》第107条的实际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损害赔偿请求权,第111条的瑕疵担保请求权,《合同法》第97条规定解除后恢复原状、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合同法》分则规定具体合同的违约救济请求权,于此不一一枚举。
(2)类合同请求权
如果合同未成立或无效、被撤销,但当事人基于缔约磋商应尽到照顾、保护缔约对方权益的义务,若有违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由于其接近合同请求权,因而紧随其后予以审查。
根据我国现行民法,类合同的请求权例如:《合同法》第42条规定缔约过失请求权,第43条规定缔约中违反保密义务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合同法》第58条、《民法总则》第157条规定合同或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发生返还财产、折价补偿、损害赔偿等请求权;《民法总则》第164条第2款规定的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权益,被代理人向二者主张连带责任的请求权;《民法总则》第171条第3款规定的无权代理人因代理未被追认时,善意相对人得请求其履行债务或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无因管理请求权
(4)物权请求权
(6)不当得利请求权
依据何种法律规范,请求什么
1.主给付请求权:履行请求权
出卖人的基本义务 :《合同法》第135条【出卖人的基本义务】
买受人的基本义务 :《合同法》第159条【买受人的基本义务】
2.次给付请求权
解除的效力 :《合同法》第97条(判例(一)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一终字第23号民事判决 :案由: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结时间为2009年12月15日;判例(二)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137号民事判决 :案由:联营合同纠纷,审结时间 2010年4月15日)
瑕疵履行 :《合同法》第111条【瑕疵履行】
承受人权利 :《合同法》第155条【承受人权利】
缔约过失 :《合同法》第43条【保密义务】
无权代理 :
无因管理 :《总则》第121条
停止侵害请求权:
排除妨碍请求权:
妨碍预防请求权:
《物权法》第34条:无权占有动产及不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1)《民法通则》第二十五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
(2)《物权法》第109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物权法》第114条: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物权法》第219条第1款: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4)《合同法》第194条: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5)《担保法司法解释》第87条:因不可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而丧失对质物的占有,质权人可以向不当占有人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返还质物。
不当得利:《总则》第122条
【资源】
1. 朱晓喆 | 请求权基础案例研习方法导论_法律 (sohu.com)
2. 缔约过失责任纠纷请求权基础、法律适用及权威案例_腾讯新闻 (qq.com)
3. 王泽鉴:请求权基础、法之适用与案例研习 - 知乎 (hu.com)
4. 民法思维 王泽鉴 & 第四章 请求权基础 (qq.com)
5. 最高法院法官:民法请求权基础思维实例应用精解 (qq.com)
6.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第一、二章的读书笔记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