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著作权特征

经济法著作权特征

发布时间: 2025-05-15 20:34:27

1.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 一 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经济法的形式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国家机关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7.国际条约或协定
【解释】考生应掌握经济法不同形式的制定机关。
二、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主体资格
(1)只有具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未取得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
但是,依法成立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者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超越法律规定或者认可范围的,则不具有参加“相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2)独立性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即使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也不是以“宽泛地”国家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经济法律行为(2005年调整)。
(3)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1997年多选题)
①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②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③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④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成立;⑤由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一定身份”而成立。
(4)主体的范围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两大类。
①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虽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②国家机关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例如国家对内对外发行政府债券、政府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段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
2.行为:包括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3.智力成果:包括专利权、著作权、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
【解释】某些经济权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土地使用权作为经济权利,在土地出让和转让的经济法律关系中,就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一)实质有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肯定”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2.意思表示真实
(1)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派燃老思表示,则该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善意”相对人可根据情况主张行为无效。
(2)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只有在存在“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形式有效要件
书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特殊书面形尘升式(公证形式、审核批准形式、登记、公告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
四、无效民事行为的界定

2. 侵权属于经济法么

侵权行为因其性质和特征的不同,往往被归类到不同的法律领域中。比如,侵犯个人名誉权的行为,通常属于民法或著作权法的管辖范围。这是因为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而人格权的保护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侵犯个人财产权的行为,如盗窃或非法侵占财产,也可能被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这是因为这类行为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经济利益,涉及到财产的管理和使用权。不过,从总体来看,侵权行为大多数情况下仍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因为民法更为全面地涵盖了个人权利的保护。

以民法为例,它不仅保护个人的名誉权,还涵盖了其他多种个人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而经济法虽然也涉及财产保护,但它的重点在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经济活动的规范,比如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因此,对于大多数涉及个人权利的侵权行为而言,民法提供了更为直接和全面的法律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类型的侵权行为可能同时涉及民法和经济法。例如,网络侵权行为可能既涉及到个人名誉权,也可能涉及到网络平台的运营规则,从而在不同法律领域中产生交叉。在这些情况下,司法实践往往需要结合具体案情,综合运用民法和经济法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公正合理的判决结果。

综上所述,尽管侵权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触及经济法的范畴,但从整体上看,侵权行为更多的是由民法来调整和解决。这反映了民法在保护个人权利方面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适用性。

3. 经济法实施的内容有哪些

经济法实施的内容有哪些如下:

经济法是指国家在经济领域制定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市场经济、财税金融、企业管理、知识产权、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经济法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方面的内容

市场经济是经济法实施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贸易、投资、价格、竞争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其中,对于贸易和投资方面,经济法主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对于价格方面,经济法主要通过价格法规定价格的形成和调节机制,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对于竞争方面,经济法主要通过反垄断法等法规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市场垄断。

四、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

知识产权是经济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其中,专利法主要规定专利的申请、审批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保障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商标法主要规定商标的注册、使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保障商标权益;著作权法主要规定著作权的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保障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总之,经济法实施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市场经济、财税金融、企业管理、知识产权、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权益。



4. 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还是经济法

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节知识产权规定如下:

第九十四条: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第九十五条: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六条: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的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七条:公民对自己的发现享有发现权。发现人有权申请领取发现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4)经济法著作权特征扩展阅读:

知识产权法的特征如下:

(1)无形财产权。

(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5)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6)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5. 商经法包括哪些

商经法包括商法、经济法和知识产权法等多个部门法,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册旁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州如橡公司法等内容。 商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

商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

商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的橡斗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

商事关系是指一定社会中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商事组织关系和商事交易关系(组织法和行为法的结合,就是商法)。

商法的一般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现代商法主要有四大基本原则:强化企业组织、提高经济效益、维护交易公平、保障交易安全。

6. 经济法主体能够享有的经济权利有

经济法主体能够享有的经济权利包括如迅带下:
1、拥亩袭芦有和处置财产的权利:经济法主体享有拥有和处置财产的权利,包禅或括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赠与权等。
2、开展经济活动的权利:经济法主体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自由地开展经济活动,从事生产、经营、投资等活动。
2、合同自由的权利:经济法主体在经济交易中享有自由选择合作对象、合同内容、合同形式等的权利。
3、知识产权的权利:经济法主体享有知识产权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4、金融服务的权利:经济法主体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利,包括存款、贷款、证券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的权利。
5、公平竞争的权利:经济法主体享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包括在市场竞争中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权利。
6、政府监管的权利:经济法主体享有政府监管的权利,包括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管和管理权。

7. 简述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与特征。

【答案】: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1)行为
这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行为:它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行使经济管理权或者经营管理权所指向的行为,如经济决策行为、经济命令行为、审查批准行为以及经济监督检查行为等。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一方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设备为对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而对方根据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支付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是指为对方提供一定劳务或服务满足对方的需求,而对方支付一定酬金的行为。过一行为与完成一定的工作不同的是,前者通过一定行为最终体现为一定的经济效果,后者则是通过劳动最终表现为一定的客观物质成果。
(2)智力成果
指人们刨造的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成果。如专利权、专有技术、著作权等。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成果在社会财富中将日显重要,其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就是一种必然。
(3)物
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有些物不能为人所控制或支配,或即使可为人们控制和支配,但无一定经济价值的物,都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从法的角度来看,物亦可作多种划分,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特定物和种类物;有形物与无形物;主物与从物等。
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
(1)经济法律关系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的。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以当事人之间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内容。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则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否则不是经济法律关系。这种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直接反映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体现了经济性。
(2)经济法律关系除法律规定允许采用口头形式外,均应采用书面形式。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一般采用法定的书面形式来表示,以体现经济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并作为将来可能发生争议的处理依据。
(3)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相统一的法律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之间尽管有差别,但它们又是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是统一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热点内容
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2025-05-16 01:16:03 浏览:648
南通启星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16 01:15:10 浏览:869
托幼立法 发布:2025-05-16 01:01:01 浏览:897
2015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稿 发布:2025-05-16 01:00:27 浏览:36
女人性道德 发布:2025-05-16 00:53:46 浏览:643
昆山淘宝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6 00:33:35 浏览:959
迟到旷工劳动法 发布:2025-05-16 00:27:55 浏览:639
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令 发布:2025-05-16 00:26:56 浏览:617
合同法有证书 发布:2025-05-16 00:22:07 浏览:904
民法典修改之处 发布:2025-05-16 00:17:53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