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生利息合同法
A. 法律中的孽生是什么意思,经济法上写着“孽生的利息”
‘孽生的利息''没有这种说法应该是,叫孳生的孳息。这是《物权法》上的法律概念。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法定孳息是指,银行的利息、房屋的租金等。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法定孳息 法定孳息
,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法定孳息与天然孳息都有孳息之名,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现有的立法例看,多将其并 物权法
列规定,但它们本质并不相同,而且分属不同领域。两者区分的基础,在于法定孳息是交易之物。天然孳息是派生之物。 (一)物质形式不同 法定孳息因为是用益(用益物权和用益债权)对价,因此原则上用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即法定孳息的物质形式原则上是货币、是种类物。天然孳息可以是种类物,也可以是特定物。前者如收获的小麦,后者如产下的一只熊猫。但天然孳息进入交易状态后,才有区分种类物和特定物的法律意义。天然孳息都是动产,法定孳息因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故在逻辑上也可以是不动产,但笔者并未发现实务中有这样的例子。因为,不动产的价值一般较高,作为用益的对价,一般是得不偿失的。 (二)“收取”的性质不同 “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应依物权法之规定,法定孳息之收取,应依债法之规定。” 法定孳息在取得前,是债权请求权;取得后(货币或其他动产占有后)是物权。对天然孳息的收取是(直接)取得物权。 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传来取得。或者进一步说,天然孳息作为产出,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作为对价是传来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规范,主要是静态归属规则;法定孳息的法律规范,都是动态的交易规则。
B. 什么是孳生利息
举个例子吧.
你把钱存到银行,银行给你的利息,就是孳生利息
C. 买卖合同利息怎么算 法律依据是什么
您好:抄
买卖合同中有关利息的规定
买卖合同中约定的有关利息的规定,是指买卖合同生效后,标的物所生的利息的归属。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孽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所产生的孽息,归买受人所有。”
事实上,买卖合同生效后,标的物所生的利息与标的物物权的转移、标的物风险的转移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般地说,标的物的所有权及标的物的风险,除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另有约定,从标的物所有权依合同约定交付之日起转移,由于物权、风险和转移,标的物所生的利息也随之转移,因此,利息的归属应分开处置,即标的物所有权、标的物风险转移之前,归出卖人,转移之后归买受人。当然,双方有约定的从约定,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依法律或行政法规。
D. “押金所生利息,为出押人所有”的法律依据是
1. 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都没有将押金作为担保或保证的方式列入其中, 显然, 押金的性质目前回在法律上是空白. 除非双答方有约定, 否则“押金所生利息,为出押人所有”没有法律依据.
2. 虽然立法上没有规定, 但是押金仍然广泛存在于房屋租赁, 旅客住店, 承包, 住院等社会生活中,
希望立法尽早作出相应规定.
E. 疑问~~利息zi生,是“滋生”还是“孳生”
孳生利息
F.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年利息超过20%是否合法
月息0.99%存猫腻 实际年利率超过20%
【法律解读】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只有双方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为有息借款,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否则,一律视为无息借款,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再者,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以及《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民间借贷不得超过央行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因此20%是合法的。
G. 银行存款利息、孽生息的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税〔2008〕132号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利息税根据储蓄存款利息孳生的时间不同,适用不同税率。此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后,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按照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8〕826号)明确,“利息税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实行分段计算征免……同时,要使纳税人理解不是从10月9日后取得的利息都免税,而是根据储蓄存款孳生利息的时间不同,分段计税,2008年10月9日之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仍须按照有关规定纳税”。也就是说,此次利息税政策调整后,税款仍然实行分段计算,只是对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例:某人在1999年1月1日存入10年期存款,应该在2008年12月31日到期。该项存款1999年1月1日~1999年10月31日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1999年11月1日~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按照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2007年8月15日~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按照5%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2008年10月9日以后孳生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至于储户在2008年10月9日以后存入银行的储蓄存款孳生的利息,一律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H. 《合同法》与《物权法》中有关天然孳息归属问题的规定发生冲突怎么解决
关于天然孳息及来法定孳息归源属的规定。1.天然孳息的概念和归属。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属性所产生的物。天然擎息的范围非常广,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耕作土地获得粮食和其他出产物,种植果树产生果实,养殖牲畜获得各种子畜和奶产品等。天然孳息,自从与原物脱离后,会立即产生归属的问题。本法明确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的概念和归属。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规则,利息应由债权人取得,租金应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本法规定,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I. 买卖合同中利息该怎么计算,有哪些法律
您好:
买卖合同中有关利息的规定
买卖合同中约定的有关利息的规定,是指买卖合同生内效后,标的物所生容的利息的归属。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孽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所产生的孽息,归买受人所有。”
事实上,买卖合同生效后,标的物所生的利息与标的物物权的转移、标的物风险的转移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般地说,标的物的所有权及标的物的风险,除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另有约定,从标的物所有权依合同约定交付之日起转移,由于物权、风险和转移,标的物所生的利息也随之转移,因此,利息的归属应分开处置,即标的物所有权、标的物风险转移之前,归出卖人,转移之后归买受人。当然,双方有约定的从约定,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依法律或行政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