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设备逾期
① 合同法关于延迟交货的规定
合同法对违约金有原则性规定,并规定了违约金的比例,适用法定违约金。根据合同内容、违约性质和程度的不同,确定违约金的方法和数额也有所不同。若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比例,则可以直接按照该比例计算违约金数额。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5项规定,若逾期交货,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按逾期交货总值计算违约金,比例为每日万分之三。《如工承揽合同条例》第21条第4项也明确规定,逾期交付定作物,应按照合同规定向定作方偿付违约金,若以酬金计算,每逾期一天,按逾期交付部分的酬金总额的千分之一偿付违约金。可见,延期履行合同的法定违约金计算标准是固定的。滞期费、滞纳金等也适用此规定。
出卖人的基本义务是交付标的物,并需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交付。逾期交货,即迟延交付,是指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届满后,出卖人仍未交付标的物。逾期交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超过交付期限但未交付标的物;另一种是虽然逾期但已实际交付标的物。出卖人逾期交付标的物构成违约,应承担迟延履行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② 关于逾期交货的违约金
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不按时交货的违约金,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③ 合同法关于延迟交货的规定
合同对违约金作了原则性规定,且有关条例规定了违约金比例,适用法定违约金。在此情况下,由于合同的内容、违约的性质、程度的不同,确定违约金的方法与数额也有所不同。
有关条例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比例的,即可以按照该比例直接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5项规定,逾期交货的,应比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按逾期交货总值计算,向需方偿付逾期交货的违约金。这里明确规定了延期交货的违约金比例为每日万分之三。又如《如工承揽合同条例》第21条第4项规定,逾期交付定作物,应当按照合同规定,向定作方偿付违约金。以酬金计算的,每逾期一天,按逾期交付部分的酬金总额的千分之一偿付违约金。由此可见,延期履行合同的法定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是固定的。各种滞期费、滞纳金等适用如上规定。
出卖人交付标的物是其最基本的义务,同时出卖人还得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标的物。出卖人逾期交货,即迟延交付,是指出卖人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标的物的期限届满后才完成交付标的物的义务。出卖人逾期交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超过交付标的物的期限但仍然未交付标的物。另一种则是出卖人虽然构成逾期交付,但是标的物已经现实地向买受人交付。出卖人逾期交付标的物,即构成违约,应当负迟延履行责任。
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④ 合同法中规定逾期交货每天违约金是%多少
逾期交货违约金比例一般以不超过造成损失的30%为宜。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专法〉若干问题属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