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里代理的规定

合同法里代理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6-27 08:03:24

1. 委托代理合同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法已经失效,可以参考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合同法已经失效,可以参考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银碧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委托代理合同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法已经失效,可以参考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根据《民法典》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六十一条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条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
第一百六十四条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条 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一百六十六条 数人为同一代理事项的代理人的,应当共同行使代理权,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七条 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六十八条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九条 代理人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
转委托代理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代理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以及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
转委托代理未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代理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条 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第三节 代理终止
第一百七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
(一)代理期限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三)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五)作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
第一百七十四条 被代理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
(一)代理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二)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予以承认;
(三)授权中明确代理权在代理事务完成时终止;
(四)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实施,为了档搏则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代理。
作为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的,参照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七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终止:
行棚(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三)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委托合同是代理的一种根据,委托合同所调整的法律关系适用关于代理的一般规范。但是委托合同与代理合同并不完全一致。委托合同所调整的只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他们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相关的法律规定也不相同。

2. 《合同法》规定的隐名代理与英美法隐名代理的异同是什么

《合同法》规定的隐名代理与英美法隐名代理的异同是本篇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合同法》第402条对隐名代理制度进行了规定,指出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与此相对,英美法中隐名代理的特点在于代理人只公开代理身份或代理关系的存在,而不公开本人是谁,在合同上只签署代理人的姓名,并表明是代理本人。然而,《合同法》第402条的规定与英美法存在一些差异。英美法从正面确认代理关系,而《合同法》则从反面,即从第三人知道或理应知道代理关系的角度,来认定成立代理关系。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代理关系的确认方式上,即《合同法》强调第三人是否知情,而英美法则强调代理人的公开行为。在隐名代理与显名代理的区别上,关键在于第三人是否确知本人的具体身份,而不仅仅是表示代理意思的方式。而第三种情况已不属隐名代理,而属于显名代理,是用默示的方式表达代理意思的显名代理。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虽未明确规定明示或默示的显名代理,但意思表示可以明示的方式,也可采取默示的方式。因此,《合同法》第402条规定的隐名代理,显然宽于英美法的规定,只包括第一种情形与英美法隐名代理的外延是一致的,而第三种情形则不属隐名代理。这在理论上确实混淆了隐名代理与默示的显名代理这两个概念。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合同法》关于未披露委托人代理的规定,指出这种未披露委托人的代理与行纪合同可能存在冲突。在理论上及司法实践中,对于怎样识别未披露委托人的代理与行纪合同以及对委托合同与行纪合同的关系及法律适用做出规定,仍需要颁布有关的司法解释,以解决可能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最后呼吁需要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以确保法律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热点内容
对法官超期不判怎么办 发布:2025-08-15 05:48:00 浏览:433
网络散播政治谣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05:34:01 浏览:831
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5 05:16:14 浏览:973
法官背上 发布:2025-08-15 05:05:53 浏览:41
搭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05:04:38 浏览:700
福建法院网 发布:2025-08-15 05:04:38 浏览:92
经济法基础行政处罚 发布:2025-08-15 04:51:38 浏览:631
新沂市律师 发布:2025-08-15 04:47:12 浏览:176
书法院职责 发布:2025-08-15 04:47:12 浏览:397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 发布:2025-08-15 04:41:26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