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的四个特征

合同法的四个特征

发布时间: 2025-07-21 02:00:18

⑴ 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 9 9 9年1 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

(2)合同的当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双方自愿协商,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观点、主张强加给另一方。

(3)合同的目的性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4)合同的成立必须有两个以上当事人;两个以上宁事人不仅作出意思表示,而且意思表示是一致的。

(1)合同法的四个特征扩展阅读:

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共计第二十三章四百二十八条。

我国于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我国,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约责任等问题。

订立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的含义

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然人或法人)关于建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此类合同是产生债的一种最为普遍和重要的根据,故又称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规定的经济合同,属于债权合同的范围。合同有时也泛指发生一定权利、义务的协议。又称契约。如买卖合同、师徒合同、劳动合同以及工厂与车间订立的承包合同等。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

计划合同与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据国家经济计划而签订的合同,称为计划合同。如企业法人根据国家计划签订的购销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等。普通合同亦称非计划合同,不以国家计划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间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计划合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计划合同日趋减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围之内。

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双务合同即缔约双方相互负担义务,双方的义务与权利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合同。如买卖合同、承揽合同等。单务合同指仅由当事人一方负担义务,而他方只享有权利的合同。如赠与、无息借贷、无偿保管等合同为典型的单务合同。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有偿合同为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取得权利需向对方偿付一定代价的合同。无偿合同即当事人一方只取得权利而不偿付代价的合同,故又称恩惠合同。前者如买卖、互易合同等,后者如赠与、使用合同等。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的,为诺成合同。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须实物给付,合同始能成立,为实践合同,亦称要物合同。

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

凡合同成立须依特定形式始为有效的,为要式合同;反之,为非要式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法人之间的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公民间房屋买卖合同除用书面形式订立外,尚须在国家主管机关登记过户。

主合同与从合同

凡不依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而能独立成立的合同,称为主合同。凡必须以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始能成立的合同,称为从合同。例如债权合同为主合同,

保证该合同债务之履行的保证合同为从合同。从合同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故主合同消灭时,从合同原则上亦随之消灭。反之,从合同的消灭,并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

本约与预约

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协议为预约。嗣后履行预约而订立的合同为本约,即本合同。凡订有预约的,即负有订立本合同的义务,违背预约而使对方遭受损失时亦应负民事责任。

其他合同

通常合同当事人均为自己或自己的被代理人取得一定权利而缔结合同。但在某些情况下,缔结合同的一方是为第三人取得权利或利益的,从而赋予第三人对债务人的独立请求权,故称为第三人利益缔结的合同。

依据法律或合同规定向受益人给付保险金额的人寿保险合同,是典型的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因被保险人死亡后,受益人为第三人。此外,合同还可分为总合同与分合同;要因合同与不要因合同;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等。

⑵ 简述《合同法》调整的合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合同的这一特征区别于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是基于民事主体单方的意思所决定,而合同则是双方或多方民事主体的合意,且合同是合法行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2.合同是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之间订立合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的,即订立合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3.合同是平等主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构成的基础。

4.合同是非身份关系的协议。我国婚姻法中有关结婚、离婚以及《民法通则》中关于监护以及继承法上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合同,是属于身份上的合同,依照我国合同法第2条第2款之规定,并非合同法上所称的合同。

⑶ 什么是买卖合同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大家都知道合同的存在就是一种证明,是双方达成协议的证明,也是物品所属权的代表。我们都知道涉及房屋买卖是要签订合同的,但是你知道合同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合同的那些事,正规的解释是什么,它的法律特征优势什么!
什么是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是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另一方,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合同。转移所有权的一方为出卖人或卖方,支付价款而取得所有权的一方为买受人或者买方。
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合同法》第130条规定:买卖合同为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买卖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诺成合同、不要式合同。现就几个一般性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一)双务与有偿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并非所有的有偿合同均属于双务合同,并非所有的单务合同均属于无偿合同。一般来说,双务合同中的债务必须是合同生效以后的债务,而在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由于其为要物合同,则标的物的交付非为合同生效以后的债务,而为合同生效的条件,不属于债务。
因此如果是有偿的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仍属于单务合同,但为有偿合同。因此双务、单务与有偿、无偿之间的关系为:凡双务合同必为有偿合同,凡无偿合同必为单务合同。但有偿合同不一定是双务合同,单务合同不一定是无偿合同。
(二)对于合同书面形式要求的认识。买卖合同不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因此为不要式合同无疑。但是《合同法》规定借款合同《合同法》第197条)、租赁期限为6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第215条)、融资租赁合同(第238条)、建设工程合同(第270条)、技术开发合同(第330条)、技术转让合同(第342条)都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除租赁合同如果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法律规定转化为不定期租赁合同,其他合同是否成立或者生效,法律没有规定。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书面形式的要求不属于合同的成立或生效要件,而应当属于倡导性条款。形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在于当事人之间是否真正存在一个合同。如果合同已经得到履行,即使没有以规定或者约定的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也应当是成立的。

⑷ 行纪合同有怎样的法律特征

行纪合同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行纪合同的标的特定

  • 贸易活动:行纪合同的标的是行纪人为委托人进行的贸易活动。这种贸易活动通常表现为为委托人买入或卖出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如商品、股票、债券等。

二、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贸易活动

  • 名义独立性:行纪人在从事贸易活动时,是以自己的名义,而非委托人的名义进行的。这意味着行纪人与第三人之间的交易关系独立于委托人与行纪人之间的行纪合同关系。
  • 权利义务承担:由于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交易,因此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由行纪人自己承担,而非直接由委托人承担。当然,行纪人在履行行纪合同过程中,需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行事,并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三、委托人支付报酬

  • 有偿性:行纪合同是一种有偿合同,委托人需向行纪人支付报酬。报酬的多少通常根据行纪人所完成的贸易活动的难易程度、贸易额的大小以及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等因素确定。

四、法律依据

  • 《合同法》规定:《合同法》第四百一十四条明确规定,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这一规定为行纪合同的法律特征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行纪合同具有标的特定、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等法律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行纪合同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热点内容
供货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21 05:50:29 浏览:825
交通法规怎样是闯红灯 发布:2025-07-21 05:45:37 浏览:926
经济法基础轻松过关1pdf 发布:2025-07-21 05:17:55 浏览:400
经济法广告法知识总结 发布:2025-07-21 05:17:50 浏览:412
法院卢金满 发布:2025-07-21 05:17:49 浏览:23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解 发布:2025-07-21 05:16:29 浏览:693
深圳劳动法急辞工 发布:2025-07-21 05:15:09 浏览:771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 发布:2025-07-21 05:08:08 浏览:483
法治河北答案 发布:2025-07-21 05:04:02 浏览:454
劳动法对于签订合同规定 发布:2025-07-21 04:53:31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