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专业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
❶ 求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704法理、宪法、中法史 1.严存生《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杨宗科《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董和平《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侯西勋《宪法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张晋藩《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陈涛《中国法制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4刑法、民法、经济法 1.贾宇《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贾宇《刑法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3.韩松《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韩松《民法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李少伟《民法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李昌麒《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黄河王兴运《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以上六门是初试科目 2011年不知道会不会变 要到今年9 月才知道 详见 http://kaoyan.zfyuan.com/zhaosheng/
记得采纳啊
❷ 关于涉及民法,刑法,婚姻法的800字论文
摘要:我国民法体系中存在三大责任,第一是侵权责任,第二是违约责任,第三就是本文所讨论的缔约过失责任了。所谓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这三大责任的承担方式各不相同,如,侵权责任可以通过赔偿损失、返还财产、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等方式来进行救济。特别是人身侵权方面的,有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方式是其它两个责任所不具有的特殊方式。对于违约责任来说,可以通过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来弥补。那么与其相适应的,三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大小又有着明显的不同。简单地说,侵权责任在于赔偿受害人实际受到的损失,有时可以扩大到可以预期的损失,精神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支持一定的赔偿。违约责任在于使守约方利益达到合同得到适当履行的状态。而缔约过失责任仅仅只是是损失恢复到未订立合同之前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的规定并不能完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扩大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范围。
关键词:缔约过失 责任承担 赔偿范围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内容以及法律规定
缔约过失责任是由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在1861年提出的理论,主要思想中心在于保护合同签订人的信赖利益。用耶林的原话说,就是指:“从事契约缔结的人,是从契约外的消极义务范畴,进入到契约上的积极义务范畴,其因此要承担的首要义务,系于缔约时善尽必要之注意。法律保护的并非仅仅是一个业已存在之契约关系,正在发展中的契约关系也应该包含在内,否则契约交易将暴露在外,不受到保护,缔约一方当事人不免成为他方疏忽或者不注意的牺牲品。契约之缔结产生一种履行义务,如果这种效力因为法律上的障碍被排除,就会产生一种损害赔偿义务。因此所谓契约无效者,仅仅指的是不发生法律效力,不是说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简单地说,当事人因为自己的过失致使契约不成立或者无效者,对信其契约为有效的相对人,应赔偿因此项信赖利益所生之损害。”
也就是说,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由此,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到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又根据第五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该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按照自己的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两个法条虽然没有直接对缔约过失这个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与解释,但是由此可见,我国民法是对因为一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造成合同不能成立或者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例如欺诈胁迫、违背社会公益、国家利益等不能生效所造成的一系列损失的责任承担作出了规定的。即由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人承担,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则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承担。但是这个范围到底是多大,涉及哪些损失,这方面的规定就存在缺陷了。
正如摘要中提到的,缔约过失责任损失赔偿的目的旨在使得受害人的利益恢复到缔约之前的状态。例如某甲与某乙缔结合同,后来因为某乙的过失导致合同不能成立,那么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某甲所能主张的损失只在于为了订立合同所支出的交通费、误工费等损失。倘若某甲因为此合同的不能订立蒙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损失,那他仅仅只能受到交通费、误工费等赔偿,那其余的损失将要由他自己来负担,因为别人的过错,责任要自己来承担,我觉得这是不尽合理的。
二、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
1、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2、假借订立合同,进行恶意磋商
我觉得这一种情形与第一种情形具有很类似的地方,想象一下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一方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来做出这样的行为,是纯粹出自好玩?我想不会的,大多数还是为了谋取利益,就像某些皮包公司,或者是来套取流动资金以供公司周转,从而拆东墙,补西墙的。
3、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这一点是需要展开说明的,此种情况下存在缔约过失责任与侵犯商业秘密竞合,根据《合同法》、《反不当竞争法》、《专利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损害赔偿额参照侵犯专利权损害赔偿额的方法进行确定,权利人收益的减少、调查和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包括律师费均构成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损失的组成部分。
4、有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基点
我国对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原意在于保护合同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我觉得之所以会产生以上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这个所谓的“信赖利益”到底指的是什么。从表面来看,此处的“信赖利益”仅仅只是一方当事人相信合同能够订立,能够生效。所以当这个合同不能成立,不能生效时,我们的法律仅仅保护了为了订立合同的支出,把这部分损失作为了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但是立法者忽略的还有订立合同背后的利益,那就是合同的期待利益。每一个合同订立都有着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合同的目的都在与盈利,没有利益可图,合同订立就失去了意义,哪怕是赠与合同,也有着其特殊的利益。在此不详细讨论。那么这个合同的目的实现,就是期待利益。人们是为了期待利益才签订合同的,合同不能订立,不能生效,真正的损失就在于期待利益的损失了。法律所要正真保护的,其实是期待利益。只是有些当事人并不会因为合同的不能订立,不能生效而蒙受除了交通费、运输费、误工费等之外的损失,他可以通过转换合同缔约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所要保护的也就限于信赖利益即可。只是某些合同对于时间、机会有着重大的要求,错过了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机会,会造成重大损失,例如,房价即将上涨,甲某明明知道自己的房屋已经出卖给了第三人,却主动要求和想要买房的某乙就同一套房子进行的磋商,并且表示有意愿与某乙订立合同。乙相信他的话而没有及时购房,最后又没能和甲达成协议。不得不以高价与他人订立房屋买卖合同,从而遭受损害。这个案例就是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范畴,要是法院认定某甲只是损害了某乙的信赖利益,只支持某乙对于为了订立合同支出费用的赔偿请求,而不支持其它请求。由某乙独自承担高价购房的额外支出。对某乙是不是不公平。不管甲某是出于什么心态,做出这个恶俗的玩笑,只承担一些无关痛痒的费用根本不能起到对甲的惩戒作用,也许他并不会因此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对他人实施类似的行为。这样下去,势必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使得合同订立人缺乏信任感、安全感。这是要不得的。另外再举一个例子,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一个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在三天后交付100件精密零件给乙公司,甲公司向社会发出要约邀请,寻找公司订立承揽合同,丙公司声称自己愿意做这个工作,甲公司就放弃了与其它公司订立合同,转而与丙公司协商,丙公司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和甲公司就合同达成一致,却因此延误了期限,致使甲公司没能在约定的时间内交付100件精密零件,致使乙公司蒙受重大损失,乙公司就以违约为由将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因此受到的损失,如果说此时由甲公司独自承担这个责任,丙公司只承担对甲公司的缔约过失责任,这也是很不公平的。同样会导致公司在今后订立合同时候畏首畏尾,错失良机,要知道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资本流通速度就是效益,我可以想象这样的结果是多么糟糕。举着两个例子不是说我国法律没有对订立合同进行保护,只是保护力度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在立法上做文章。
四、对缔约过失责任承担范围扩大的相关建议
法律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解决的是特定的社会问题,就好比是医生给人看病,讲究一个对症下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我觉得现在立法的最大缺陷在于,法条的规定有点一概而论,也就是不管你这个缔约过失责任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责任人主观心态是什么,其过错程度有多大,到底是过失,还是故意,因为合同不成立或者不生效,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这个损失与合同不能订立或者生效又有多大关系。排斥了这些考量,一味的说,要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了,我们可以通过本文所举出来的一些例子看出,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极大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不公正问题。话说回来,我们的立法者也并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局限于当前的国情,而且国外也有大量的立法是与此相一致的,比如德国就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作出了明确的限制。就我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合同的性质着手,结合以上几大因素进行分析。如果无过错的一方并没有因为合同的未成立或者未生效蒙受除了信赖利益之外的损失,那么就按照当前的立法,相关责任人只被要求赔偿订立合同支出的费用。倘若相对人遭受的其它损失很大,恰恰是因为责任人的行为无法使订立合同的预期利益等到实现造成的,那么责任人也应该承担与他过错相适应的责任。换句话说,类似于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的规定,相对人有过失的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人的责任。责任人基于过失造成的损失也应该较主观恶意造成的损失来得轻些。
参考书目:《民法原论》、《合同法研究》
❸ 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
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婚姻法》、《经济法》、《海商法》、《国际私法》、《知识产权法》、《宪法》。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是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是为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促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的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❹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指定书目有哪些
030105民商法学
_ 01私法文化研究
_ 02物权制度研究
_ 03债与合同制度研究
_ 04商事制度与实务研究
_ 05知识产权制度研究 (1-5)48人
_ 06婚姻家庭制度研究 2 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法理、宪法、中法史
④804刑法、民法、经济法
复试科目:
01-05方向:商法学 06方向: 1、婚姻法 2、继承法
参考书目:
704法理、宪法、中法史
1.严存生《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杨宗科《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董和平《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侯西勋《宪法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张晋藩《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陈涛《中国法制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4刑法、民法、经济法
1.贾宇《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贾宇《刑法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3.韩松《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韩松《民法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李少伟《民法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李昌麒《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黄河王兴运《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01、02、03、04、06方向:商法学
05方向:1、婚姻法2、继承法
高在敏《商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巫昌祯 夏吟兰《婚姻家庭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伟 赵江红《亲属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委托帮友情提供
❺ 学法律读什么书
可以推荐你看看法学经典。
这是我本科学习法学的顺序(学校安排的课程;法科生系回统学习)。
法学导答论(法学入门类书籍,一本就够了 大概看一下)
宪法(又叫做“闲法”法律事务基本用不上,但是还是要一本宪法没事翻一番了解我国的法律 精神,原则)
民法总论,民法分论,然后看民事诉讼法;
商法;
三国(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
刑法和刑事诉讼;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经济法
最后看法理学(比较抽象)
ps:学习方法:1.按照上面的顺序学习
2.实体法结合程序法
3.认识优秀的法学教授或者法科生,不懂就去问,这样才是节约时间
4.学习法学教材请不要吝啬,一定要准备相应的法条参考(结合国家经济 社会 形势政策 反思法律为什么这么规定)
5.每一个本科生都知道 啥专业都是要踏实的自学。要主动去安排自己的学习规划
初学法学者 ,法学进阶 和 对 法学感兴趣的伙伴
可以参考最上面的图片,那是最全面的法学经典(非教材)几乎老师推荐的经典都有, 具体请自己看图片。大家可以参考书目自己去购买纸质书
❻ 我想写一遍中国家庭婚姻法的演变历史的论文。应该分几个部分写3000-5000字。基本框架式什么求指导。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介绍
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
2、背景信息(可选)
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
3、新技术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
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对你的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简明陈述;
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阐述为什么值得研究这个问题。
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结论;
对成果的总结;
未来的研究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
❼ 关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考研专业选择的问题
这些方向只是供你选择,你在考上以后的3年中要从事研究的,跟初试考试的科内目没容太大关系,你要做的只是问清楚自己这几个方向你是否感兴趣。报名是要按照方向报名,但初试的科目是一样的。
初试就是考英语、政治、法理、专业基础(民法总论50分、经济法学50分、民诉总则50分)。在考研初试之前,你只要做好这些准备即可。
等你的初试过了分数线,接到复试通知,再去准备复试科目。这时候就要复习你专业方向指定的考试科目了。
考研的事情不用急,跟着同学们一起,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来就行,很多人在刚开始都搞不清楚是怎么个流程,一步一步走就慢慢明白了。关键在于坚持~
祝你好运~
❽ 司法考试考不考物权法啊婚姻法呢如果考的话占得比重多大啊高人指点
物权法、婚姻法应该都会考到。说起考试比重,历来都是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专刑事诉属讼法等几个基本法的比重最大。这几个基本法占据了全部考试的一半。物权法、婚姻法作为民法的一部分,在民法中的份量也算比较重。
您还是买几本好一点的复习资料研究吧!有的复习资料对各个部门法在考试中的比重都有统计分析。
我觉得北京万国学校编著的《国家司法考试历届真题精编900题》值得一读。虽然这套资料的知识不是全面覆盖大纲内容,但是它可以让我们熟悉题型,掌握重点。书的背后有该校编著“司法考试培训教材”书目。该书可以到当当网选购,书价也有一定的优惠。
在专门研究一套辅导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补充一点别的资料,使知识点、考点接近考试大纲对学习量的要求。
❾ 法学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2专业综合一(含民法、刑法)
4、847专业综合二(含法理学、宪法学)
复习资料
法条
以下法条是必备的:《刑法》及其立法解释、重要的司法解释;《民法通则》及其《适用意见》、《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及其解释等以及重要的司法解释;
《宪法典》、《立法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人大、政府组织法》、《代表法》、《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宪法性法律。
基本的法条是必备的,特别是刑法、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宪法典等,往往原题就出现在法条之中。但是我们不要求大家去通读枯燥的法条,大家只要能把重点的法条理解记忆了就可以。
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s),是法学学科门类 学位教育中位于法学学士和法学博士之间的一个层次,供拥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考生报考,学习侧重坚实的理论研究,旨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学术、实务型人才。
法学硕士的招生主要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招生或者联考招生,被录取后,获得硕士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区别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9)婚姻法专业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扩展阅读:
区别:
1、报考要求不同。
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实际考生多为法学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
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从2009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
2、招生方式、考试试题不同。
法学硕士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除公共课外),全国重点大学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学硕士的资格;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为院校自主命题,但正因为如此,法学硕士考试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方面有很大缺陷,相较法律硕士而言对外校考生较不公平。
法律硕士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全国有权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只有少数重点院校;法律硕士试题由国家统一命题,公正性较高.因此,基于公开平等的考虑,报考法律硕士的考生较多,也较热门。
3、 教育方式、培养目标不同。
每个法学硕士有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导师的全面辅导,深入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因此,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对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养方向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