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02讲
Ⅰ 劳动合同法第47条第二款讲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Ⅱ 我承包村里房子十年,到期村里要公开招标,合理吗
村里的做法,可以。有些细节需要操作时仔细点,合理点。
一、从法律上讲,你的有情况属于租赁村的房子;
二、在租赁期间,村里应当保持房子能正常使用。
为保证租赁期间房屋一直处于安全和适用的状态,双方应对租赁期间房屋的自然损坏或人为损坏的维修责任加以约定。《合同法》第220条规定,出租人(村里)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你翻盖过几间房子,这个举动,要具体分析,如果你曾经跟村里提出,有几间房子破旧了,不能继续使用,要求村里维修,村里不愿维修的,你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同时要求村里赔偿你的损失;或者你跟村里约定,你的维修费用从“承包费”里扣除。如果是你自行决定维修的,那是你自己的决定,费用原则上由你自己承担。当然从合理的角度出发,村里应当根据受益的大小,适当给予补偿。
三、租赁期间,你还搞了一些建筑。
如前所述,如果跟村里商量过的,按商量的办法处理;如果是你自己决定的,合同到期后,应当恢复原状。或者双方协商,村里按受益的大小,适当给予你补偿。
四、合同到期后,你继续交房租(承包费)一年,村里也继续收的。
这个时候,你们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没有书面协议的,视为双方签订的是不定期租赁协议。
1、我国《合同法》第215条规定: 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2、《合同法》第236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
3、《合同法》第232条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你与村里现在的合同属于不定期合同,村里是可以随时主张解除的,但应该给你合理的时间准备。同时村里现在搞投标,你完全可以参加投标。
Ⅲ 劳动合同法29条是讲哪方面
《劳动合同法》第29条主要讲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要按照他们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来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也就是说,一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签订,就表示他们所签订的内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双方各自都必须要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一、劳动合同法29条是讲哪方面?
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劳动合同的全面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要全面履行的规定。根据本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释】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要全面履行的规定。
根据本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这就是说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双方当事人应当做到切实履行,以实现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时的预期目的。这是市场经济秩序得以维护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劳动合同的全面履行要求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地点,用约定的方式,按质、按量全部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既不能只履行部分义务而将其他义务置之不顾,也不得擅自变更合同,更不得任意不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适当的工作场所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相关工作岗位,并按照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方式按时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对于劳动者而言,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认真履行自己的劳动职责,并且亲自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者提供劳动力,而用人单位则是使用该劳动力,劳动合同作为具有人身关系性质的合同,其所规定的条款相互之间有其内在联系,不能割裂,因此,全面履行劳动合同也是劳动合同的基本要求。
劳动合同的全面履行要求劳动合同主体必须亲自履行劳动合同。因为劳动关系是具有人身关系性质的社会关系,劳动合同是特定主体间的合同。劳动者选择用人单位,是基于自身经济、个人发展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需要;而用人单位之所以选择该劳动者也是由于该劳动者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劳动关系确立后,劳动者不允许将应由自己完成的工作交由第三方代办,用人单位也不能将应由自己对劳动者承担的义务转嫁给其他第三方承担,未经劳动者同意不能随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性质、岗位,更不能擅自将劳动者调到其他用人单位工作。
劳动合同的全面履行,还需要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相互理解和配合,相互协作履行。这一方面要求劳动者应自觉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发展,理解用人单位的困难,为本单位发展献策出力;另一方面,也要求用人单位爱护劳动者,体谅劳动者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二、劳动合同的协作履行要求双方应当做到什么?
(1)当事人双方首先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劳动纪律的规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为对方履行义务创造条件;
(2)当事人双方应互相关心,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和民主管理,互相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
(3)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遇到问题时,双方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给予对方帮助,协助对方尽快解决问题;
(4)劳动者违纪,用人单位应依法进行教育,帮助劳动者改正;用人单位违约,劳动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协助纠正,并设法防止和减少损失;
(5)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都应从大局出发,根据本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协商解决,从而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所以劳动者一旦和用人单位签订好了劳动合同,表示他们所提到的所有内容都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和约束,也就是双方都必须要按照劳动合同中的内容来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自己的责任,如果双方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谁违反了合约,谁就应该按照规定来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