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浅析
A. 简述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形式:
民事责任形式、刑事责任形式、行政责任形式。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过程中因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强制承担的否定性、单向性、因果性经济义务。经济法责任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各种责任形式的总称。
4.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和不均衡性。经济法责任以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责任为本位,改变了原来法律责任中权利与义务对等,责任与义务对等性。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责任往往是单向义务,不存在对等性。
5.责任形式的多样性。基于此,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应该是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责任在内的综合责任形式
B. 我国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原则是
经济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过程中因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内规而依法应强容制承担的否定性、单向性、因果性经济义务。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一般原则是:主体必须有经济违法行为存在;主体的违法行为必须给国家、社会或个人造成损害事实;
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主体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C. 支持经济法是独立部门法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考虑一门法律是否具有独立地位,一般有两个标准: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调整对象方版面权: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协调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不同于民商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经济关系,它调整的是国家协调经济过程的经济关系,具有国家宏观调控性质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市场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同时也不同于行政法调整的管理关系。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独立性,与其他法的调整对象不交叉也不重合。
调整方法方面:经济法调整方法主要是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包括经济制裁、列入黑名单、信誉减等等经济责任,不同于民商法的民事责任,也不同于行政法主要的行政责任。
要把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说清楚,需要比较经济法与民商法、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区别。一般从调整对象、主体、调整方法等方面去考虑
D. 如何理解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
经济法责任主抄体有别于民法责任主体、行政法责任主体、刑法责任主体。
经济法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社会强势主体,一方为社会弱势主体。经济法充分考虑强势主体和弱势主体之间的差别,所以对两者之间的权力、权利、义务、责任作出非均衡性、非对等性配置,以实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目的。
从责任主体角度看,经济法责任可以界定为经济法强势主体因违反经济法规定的强制性禁止性义务而承担的责任。
(4)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浅析扩展阅读:
经济法既关心个体利益,也关心社会公共利益,它是在承认个体利益的基础上试图限制、禁止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冲突的社会强势主体滥用权力侵害弱势主体权利的行为的法律制度。
经济法责任是以国家政治权力控制社会强势主体经济权力的手段和结果,它在于实现社会强势主体权力与社会弱势主体权利的相对平衡。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经济法中应用得更为广泛,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的确立,正好体现了国家运用其权力对经济生活进行千预,对受害人进行保护。它也是人权平等原则在经济法责任中的具体运用。
E. 经济法责任定义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其行为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责任来源:经济法责任源于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当这些主体违反了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或者不当行使了经济法权利时,即需承担经济法责任。
内涵体现:
- 否定性法律后果:这是因实施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通常表现为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限制行为等,旨在预防和遏制违法行为。
- 基于法律规定的负担:这是直接基于法律规定的经济法主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如赔偿经济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法主体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
目的意义:经济法责任不仅是对经济秩序的维护,也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保障。通过设定经济法责任,可以促使经济法主体遵守经济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F. 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了吗?本文“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跟着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8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一、经济法责任的分类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分类。
二、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与特殊性
(一)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不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其独立性。
(二)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
三、经济法责任的具体类型
1.按照承责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调控和规制主体的责任,以及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责任。
2.按照追究责任的目的,可以把经济法责任分为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毁念性责任。
3.依据责任的性质,还可以把经济法责任分为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或称为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
四、不同主体的责任差异与司法救济
由于经济法主体的身份和地位、行为目标和宗旨有别,各自的法律待遇、享有权利或权力的法律依据不同,相应的义务各异,因而所需承担的违法责任也不同。
在市场规制法领域,由于规制主体的责任蚂森一般是可以特定化的,因而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追究其责任。但在宏观纤物困调控法领域,由于调控主体的行为往往被认为属于抽象行为等原因,要追究其责任比较困难。
五、赔偿性责任与惩罚性责任
经济法主体可能承担的赔偿性责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赔偿;另一类是超额赔偿。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超额赔偿的主体是市场主体。
G. 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
法律分析: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1)责任承担上的双重性;(2)责任承担上的非单一性;(3)经济法责任的经济性。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侵犯经济法所保护的权利或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致的不利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四十六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