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基础经典案例

经济法基础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8-01 14:59:18

A. 经济法基础增值税问题,为什么答案公式不一样

1、不管账面成本还是采购成本,区别在于,金额是否含税,含税和不含税,计算内税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容需要看题目的前置条件,看是否含税
例如,117万是含税金额的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是100W,税额是17W,含税金额等于两者相加,117W
如果117万是不含税的金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就是117W,税额是117*0.17=19.89,含税金额是117+19.89=136.89万元
2、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混淆不清楚,
179-5 如果是不含税的,(179-5)÷(1-13%) 这个公式可以求出含税金额,但是(179-5)÷(1-13%)*13% 这样确是错误的。求税额应该直接用(179-5)*13%就可以的。

B. 初级会计职称常考考点《经济法基础》: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但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诉讼时效期间的确定
【案例】张某与房东薛某商定租其一套二居室住房,租期1年,时间从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2007年9月1日先付半年租金,2008年3月1日支付其余租金。期满是否续租再协商。经履行法定程序后,张某按期搬入住房。2008年8月底,张某在未支付其余租金,也未打招呼的情况下搬出薛某的房屋,不知去向。薛某从未向张某追要过其余租金。
【案例】1995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14年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

3.诉讼时效期间中止、中断的一般规定

C. 经济法基础真题回忆版(8月3日)


2022年8月3日的初级会计考试结束后,对于多数考生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试题答案是否正确。以下是深空网根据考生的考场回忆所整理的《2022年经济法基础真题回忆版(8月3日)》,真题内容如下:
【单选题】甲公司2021年度为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当年企业所历配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60万元,已知: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计算甲公司2021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160x20%=32(万元)
B.160x25%x20%=8(万元)
C.100x25%x20%+(160-100)x50%x20%=11(万元)
D.100x12.5%x20%+(160-100)x50%x20%=8.5(万元)
答案:D
解析: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160-100),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单选题】受托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零星分散税款的税款征收方式是()。
A.查账征收
B.委托代征
C.扣缴征收
D.查验征收
答案:B
解析:委托征收是指受托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一些零散税款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单选题】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等应当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答案:D
解析: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多选题】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商业汇票出票人在票面上记载附条件支付委托的,所附条件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B、商业汇票的背书人附条件背书的,所附条件不影响背书行为的效力
C、商业汇票的保证人附条件保证的,所附条件不影响票据保证行为的效力
D、商业汇票的付款人附条件承兑的,所附条件不影响承兑行为的效力
答案:BC
解析:
(1)选项A,商业汇票出票时必须记载无条件支付的委托,否则票据无效;出票人记载不得转让,后手背书转让,背书无败漏效,票据有效。比如甲签发票据给乙,甲记载不得转让,乙再转让丙,丙就是没有票据权利,但票据有效,乙享有票据权利。
(2)选项D,商业汇票的付款人附条件承兑的,视为拒绝承兑。
【多选题】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
A、纳税人进口货物的,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B、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肢枯指让的,为收到销售款的当天
C、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为交付租赁物的当天
D、纳税人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答案:AD
解析:
(1)选项B: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2)选项C: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D. 2019天津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五章易混淆知识点解析

很多考生现在已经在为2019年的 天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做准备了,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备考,会计我为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实务》各章节易混淆知识点,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案例】居民企业甲公司2017年将自行开发的一项专利技术转让,取得转让收入1200万元,与该项技术转让有关的成本和费用为300万元。

【解析】技术转让所得=1200-300=900(万元),其中500万元以内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假定甲公司当年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17年甲公司就此项业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200-300-500)×25%×50%=50(万元)。

(二)加计扣除

1.“三新”研究开发费用

(1)一般规定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

①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②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例题·不定项选择题(节选)】(2015年)甲公司为居民企业,2013年……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30万元,已计入管理费用……

【解析】

①甲公司发生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而是计入了管理费用,在按照规定据实(30万元)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加计扣除50%;

②准予扣除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总额=30×(1+50%)=45(万元),或者,纳税“调减”额=30×50%=15(万元)。

(2)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2018年新增)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2.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例题·不定项选择题(节选)】(2017年)甲电子设备公司为居民企业,属于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制造业务的大型企业。2016年……支付残疾职工工资14万元;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19万元……

【解析】

(1)支付残疾人员工资税前可扣除14+14×100%=28(万元),或者,纳税调减额=28-14=14(万元);

(2)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可扣除19+19×50%=28.5(万元),或者,纳税调减额=28.5-19=9.5(万元)。

(三)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1.基本规定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E. 有关经济法基础的案例分析,求详细答案

1、6月1日的信是要约抄。因为内容具体明确。要约于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即6月3日生效。
2、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即6月9日承诺生效。
3、要约可以撤回。撤回生效的条件是: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故该要约不能撤回。
4、本题中要约可以撤销。因为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本题中,撤销要求的通知是于6月6日到达受要约人乙的,而乙发出承诺通知是在6月7日。
5、甲乙之间的合同没有生效,因为甲的要约被依法撤销了;甲和丙之间的合同也没有生效,因为此时丙是要约人,甲还没有承诺。本案的处理应当是:判定甲乙互不履行合同。该案件与丙没有关系。

F. 经济法基础案例分析 3

(1)银行可以将其担保债权作为破产债权申请受偿。依据规定,被申请破产的债专务人为他人担任保证人的,保属证责任不因保证人被宣告破产而免除。债权人在得知保证人破产的情况后,享有是否将其担保债权作为破产债权申报受偿的选择权。

(2)甲企业提前偿还丙企业未到期债务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依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行为是无效的,是违法行为。

G. 经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

1、因为构成犯罪要被刑事处罚而承担刑事责任;因为酒后、超速驾驶要被内暂扣驾驶证、记分等而承担行容政责任;因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要进行赔偿而承担民事责任。
2、如果被害人只是受重伤,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因为魏志刚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又具有酒后、超速等情形仍构成犯罪而要承担刑事责任,另外还要承担行政、民事责任。(按照出题意图,估计出题人认为被害人重伤的话,魏志刚不构成犯罪,所以有可能认为只要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
3、魏志刚没有交通肇事的话,只需承担行政处罚责任。

热点内容
香港伪造证据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1 19:02:29 浏览:322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认识举例 发布:2025-08-11 19:01:42 浏览:109
法院序列流转 发布:2025-08-11 19:00:53 浏览:482
ppp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发布:2025-08-11 18:59:17 浏览:788
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吗 发布:2025-08-11 18:48:29 浏览:147
用法治治水 发布:2025-08-11 18:48:27 浏览:828
2014年黄韦博行政法系统强化讲义 发布:2025-08-11 18:43:26 浏览:912
行政法中的驳回诉讼请求 发布:2025-08-11 18:36:12 浏览:455
全椒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8-11 18:34:39 浏览:919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学制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590